第二节 尴尬是困境也是出口(第2/4页)

进一步说,如果别人夸奖的不是你本人,而是你的孩子,这个原则就显得更加重要。因为中国式家长通常有两个顾虑,一是怕别人觉得自己拿孩子显摆,二是怕孩子被夸多了就骄傲起来。之前有个新闻说的是,有个小孩跟别人讲:“我的父母,配不上我这么好的儿子。”这戳中了很多父母的痛点,纷纷表示“孩子有了自信就不服管了!”所以面对他人对自己小孩的赞美,反而是比自己被夸奖的时候更紧张。

其实,这里的问题不在于孩子,而在于家长。不是不该夸孩子,而是应该找对夸奖的角度。认真想想就会发现,不是孩子太难管,而是家长自己太自卑,害怕孩子有了自信,自己就管不住。而正是因为这种中国式的担忧,才导致整个教育文化都吝于给孩子赞美和肯定,反而让小孩普遍缺乏自信,这实在不是一个好现象。

所以,你不要觉得不该夸孩子,只要找对夸奖的角度,就能适当地鼓励孩子,也能照顾到听众的感受。举例来说,当别人称赞“你家孩子真聪明”的时候,你完全不用否认这一点,但是可以把话题引向“努力”这个方向。比如说:“这孩子,是挺努力的,也不怎么出去玩,放假了,也是天天在家看书。”或者说:“嗯,他对这方面是挺有兴趣、挺专注的。”

这样的回应,既没有否认对方的说法,又没有打击自己孩子的积极性,反倒是提醒孩子要继续努力,不要躺在成绩上睡大觉。把成绩归功于努力、兴趣或是平时下的功夫,别人听起来,也不会觉得反感。

总之,不管人家夸的是你孩子还是你,诀窍就是顺着对方的话讲下去,但是少说先天的天赋,多说后天的努力。这样一来,既不用否定对方,又不用否定自己,更不会让人觉得你得意扬扬、自我膨胀,可谓一举三得。

+•延伸思考

接受批评,只需要虚心就可以,但是接受表扬,则需要在谦虚和真诚之间掌握平衡。也就是说,你必须真诚地意识到你做出了一定的成绩,对方夸奖得有道理;又要谦虚地认识到自己的能力还有不足,以后还得继续努力。

而最简单有效的方法,就是把话题引向你为现在的成绩所付出的努力上。最妙的是,背后付出了多少努力,只有你知道。所以别人也不好否认,说你只是为了表示谦虚才这么说的。这样一来,既避免了对方层层加码的表扬带来的尴尬,对方也会默默觉得你真是个谦虚谨慎的人。

进一步说,中国人一向不太习惯接受表扬,特别是当对方表扬自己的孩子时,中国式父母几乎会本能地对孩子进行否定。其实大可不必这么担心,夸奖孩子的努力,保护孩子的自信,完全可以并行不悖。

被人戳中痛处,怎样提醒下不为例

有时候,

用枪得不到的东西,

却可以用鲜花得到。

〇•可能遇到的问题

家庭聚会时,亲戚长辈总爱提到我的前任。我很不高兴,又不好当场翻脸给长辈难堪。这种时候该怎么说,才能让他们消停一些呢?

常见的说法:“我真的不想再提到他了!别说这个了。”

更好的说法:“我想到就难受,别说这个了。”

?•为什么要这样说

每个人都有不想被提起的过去。而不管是有心还是无意,当别人戳到这些痛处的时候,勃然大怒不是明智的选择。因为这会让那些本来就想伤害你的人窃喜,让那些只是无心之失的人觉得受到冒犯。

可是另一方面,你也可能会觉得,如果情绪表达得不够激烈,别人还是不理解问题的严重性,万一下次再犯怎么办?难道就没有既不反应过激,也不留下后患的办法吗?

当然有,那就是:强烈地表达感受,而非激烈地表达想法。

比较一下刚才提到的两种说法。“我真的不想再提这件事了,你能不能不要再说了?”这是一种激烈的情绪,表达的是你的想法,是对于他人的要求,容易激起对方的反弹,觉得你小题大做。

而“我真的很难受,你能不能不要再说了”虽然也是一种强烈的情绪表达,但它表达的却是你自己的感受,就算同样也是在提要求,听起来却会好受得多。因为这时候你的请求,是希望对方体谅你的痛苦,而非被你强烈的情绪胁迫。也就是说,听你的,是因为爱你,而不是因为怕你。

当然,对于前任,最好的做法是解开心结,当成一个熟悉的陌生人,不要有负面的态度。但是如果你实在做不到这一点,那至少也不要用负面态度去看待提及前任的人。这是因为,亲近的人戳到你的痛处,大多数时候都是无意的。而你之所以觉得他们掌握不好说话的尺度,是因为每个人对不同话题的敏感度都不一样。

同样的话,对某个人可以聊,对其他人就未必能聊。就像关于前任的话题,就是有人能接受,有人不能接受。如果你不把自己的底线表达清楚,一厢情愿地期待对方自己揣测,也就难怪经常会感到受冒犯了。

这种预设对方“应该”了解自己感受的误会,在心理学上叫作“自我透明的错觉”。顾名思义,你对你自己来说是透明的,所以就误以为自己在别人眼中也是透明的。可是在别人看来,完全不是这么回事。他又没有读心术,怎么可能理所当然地知道你想说什么,又不想说什么呢?

具体来说,你可能觉得,前任是任何人都不愿提及的话题。可是对亲戚(特别是长辈)来说,他们可能误以为这是一个对你有吸引力,又能接近两代人关系的共同话题,适合用来表示对你的关心。所以你真正需要的,绝对不是怼人,而是很真诚地表达你的感受,请求他们不要再说了。

你要知道,越是难过,越不要用言语暴力逼对方屈服。因为敌意只能激发敌意,求助才能收获善意。即使你有非常强烈地阻止对方继续说下去的冲动,也不能抓狂,而是要照顾对方的感受,用他易于接受的方式,表达你的要求。想要耳根清净,就得接受一个事实——有时候,用枪得不到的东西,却可以用鲜花得到。

所以,你可以说:“请你别说这个了,我会难受的。”或者也可以用更软的语气说:“拜托啦,别提这个了,我心里不太舒服。”这不是命令,而是请求。对于无意中伤害你的人来说,请求一定比命令更有效。即使对方再怎么神经大条,无法察觉你的心情,你把话讲明白了,他们也总是会收敛一些的。

+•延伸思考

在任何提到让你不舒服的话题的场合,都可以这样做。比如,老同学拿你当年的糗事开玩笑,其实你心里仍耿耿于怀。与其自己憋着装大度,倒不如真诚地表达你的感受。毕竟,装是装不长久的,你自己难受,最后却只能换来对方一句“你介意的话怎么不早说?”这又何必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