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章 Attractive——情与爱的科学小秘密 第五节 爱情,为什么总有各种“作”?(第2/2页)

这种人是最为纠结的,因为他们既渴望爱情,又忍受不了真实的恋爱关系,近也不行远也不行,所以就显得戏特别多。我们一般说的在爱情里特别“作”的那种人,基本上都有这样的心理问题。

而在情侣关系中,两个“安全型人格”在一起是最完美的,两个“疏离型人格”在一起也可以井水不犯河水,两个“痴迷型人格”在一起,能把日子过成你侬我侬的琼瑶剧。最可怕的情况是,一个“回避型人格”和一个“痴迷型人格”在一起。前者对亲密有恐惧,总想保持距离,而后者却总是担心被抛弃,穷追不舍,导致两人总是处于你追我赶的紧张状态。

当然,这并不是说如果你是回避型或痴迷型人格,就注定找不到真爱。事实上,依恋模式只是一个大致分类,很可能每个人身上都具有某种程度的安全、痴迷和回避因素。更重要的是,依恋的感受并非一成不变,它会随着我们自身经历的变化而变化。研究者发现,哪怕是那些天性比较脆弱和敏感的婴儿,父母也可以通过更亲密、更多回应的照顾,来影响婴儿对于情感的反馈。也就是说,这个依恋模型可以被改变。对于成年人而言,更是可以有意识地进行自我接纳和调整。比如说,你可以问自己三个问题:1.我是怎样的人?2.我如何 对待喜欢自己和自己喜欢的人?3.面对自己心爱的人,我是否会有一些不自觉的心理障碍?

如果有,除了自我调节之外,你还可以坦诚地和伴侣交流,或者求助于专业的心理咨询师。毕竟,只要认识到问题的存在并愿意解决,办法总比困难多。总的原则是:痴迷型的人,要学会对自己负责;回避型的人,要学会对伴侣负责。

TIPS:

小学问:爱情中之所以有各种“作”,往往都是痴迷型和回避型人格在作祟。认识问题,才能解决问题,而不至于陷入相互指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