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五章 一个桃果两个人(第2/2页)

“公子客气了,箫儿每日住在宫里未免也太过可怜,以后就让他和独孤炫一样,上课的时候每天派人接送吧。”萧紫依听到这种客套话从南宫笙的口中说出来,心中有些不是滋味,整理了一下心情也冠冕堂皇地说道。

“那就听从公主安排。”南宫笙规规矩矩地回道,之后就干脆闭口不言,来个“我就是不说话你能把我怎么办”的架势。

两人又陷入沉默,萧紫依专心致志地盯着南宫笙看,想等风吹再大一点,最好能把他脸上的刘海都吹掉了。可惜幻想终归是幻想,今天的风貌似没那么大。

南宫笙看着对面的萧紫依失望地微颦秀眉,额际现出几条可爱的波纹。他好笑地问道:“公主殿下,你今天来不会就是因为这个吧?”

萧紫依眨了眨眼睛,慌忙摆手道:“当然不是,我来是想问下,有关叶知秋的事。”

“叶知秋?”南宫笙略带好奇地重复道。

萧紫依抿了抿唇,叹气道:“我想你应该也知道,叶知秋被皇兄带回来了,同时回来的还有他的儿子叶寻。小寻一直被他爹是叛国贼这个问题困扰。我听小筝说过,公子您可能知道一些内幕……”

南宫笙微微沉吟,心下免不得暗骂自己妹妹多嘴。前几天好不容易才打发走了独孤烨,现在连萧紫依都来了,再往下呢?

萧紫依见南宫笙沉默不语,着急地续道:“或者,教我怎么化解叶寻心中的心结可否?”

南宫笙举起手顺了顺唇边的胡子,哑然失笑道:“公主殿下,就算你知道了当年的事另有隐情,又能如何?我相信叶知秋本人会更有发言权。既然连他自己的儿子都不说,那旁人知道了又能怎样?”

萧紫依注意到南宫笙举起来的是右手,手腕光滑无痕迹。耳朵里又听到他的话,顿时失望地垂下头。

南宫笙不忍地低回道:“当年的事我也只是通过一些情报妄加猜测,如果公主殿下想问个究竟,最好还是问问当事人吧。”

萧紫依不好意思地赧然道:“真是打扰了,今天我听到小寻的倾诉,太心急了。我抽空和他的父亲谈谈吧。”确实,孩子有问题她应该找家长嘛,找到南宫笙这里确实是为难他了。

南宫笙心平气和地一笑道:“无妨,公主是在下的旧友,打扰二字不必提。而这件事在下看,最重要的是皇上的态度。”

萧紫依的心又被他这句话里面的“旧友”这两个字说得吊了起来,而他的后半句听在耳内却并没有太在意。

这个人,是有意还是无意的呢?

萧紫依伸手从桌上的茶盘里拿起一个青桃,拿在手里端详着。青桃果是那种很可爱的青色,只有拇指的一个指节大小,青色的果皮上还有着细小的绒毛。萧紫依看着看着,想起方才南宫笙吃起来很可口的样子,鬼使神差地把青桃放进了口中。

呃……好酸啊……

“公主,这是在下小时候吃惯的,肯定不合你的口味啊!”南宫笙啼笑皆非地看着萧紫依俏脸上的五官全部都皱在了一起,酸得直咋舌。他赶忙倒了一杯凉茶,可是刚倒完茶他才发现,这林间的木桌上只有他自己用的茶杯,并没有准备另一盏。

萧紫依酸得差点要掉眼泪,一点都想不通为什么会有男生喜欢吃这么酸的东西。见南宫笙体贴地倒了杯茶给她,她想都不想,把桃核吐出来之后,立刻把茶杯拿起喝了起来。因为太过于酸涩,她一喝凉茶反而觉得牙缝里都在冒着凉气,所以只喝了半杯就放下了。

南宫笙惊讶地瞪大双目,最后索性微微苦笑。

“呼,真是够酸的……”萧紫依放下茶杯,仰头环顾头顶上那么多的桃果,心想这公子笙的嗜好还真是有点与众不同。“对了,为什么要起名叫幽兰苑?这里明明种着这么多的桃树。”难不成是自喻为空谷幽兰?可是面前的这个宅男样怎么看都不像是兰花样。

“呵呵,幽兰苑是家父所取,取自第一本手抄古琴谱《碣石调·幽兰》。是最早出现的文字谱,家父的珍藏之一。在文字谱出现之前,许多优美的音乐只靠人们口口相传,并不是像字画棋谱那样有确实存在过的证据。所以乐谱更是弥足珍贵。”南宫笙微笑地解释道,伴随着他带有磁性的嗓音,整个人散发着一种知性美。

萧紫依一愣,在这个胡子宅男微笑的那么一刹那,她居然觉得他会很帅。她眼花了吗?她使劲地眨了眨眼睛。而就在眨眼睛的时候,她突然看到南宫笙的背后不远处,若竹正催促地朝她招着手。

郁闷,谈个天都不行吗?萧紫依本来想装看不到,可是若竹威胁她似的向前走了一步,摆明了若再不告辞,若竹就自己上场了。

萧紫依不爽地吐出一口气,胡乱和南宫笙道了别。走出幽兰苑的时候,萧紫依从怀里掏出那个昨天救了阿布的青桃,想了片刻丢入口中。

“公主?”若竹见到萧紫依表情怪异得很,不禁关心地问道。难道是公主生气了?她也是为公主着想啊,还个花瓶能要多长时间?若是被有心人看去说闲话就划不来了。

萧紫依闭了闭眼睛,等酸劲过去之后,叹气道:“没事,我们回宫吧。”

真是,味道还都是一样的酸。

不过,吃过好像觉得会上瘾。

南宫笙眼见萧紫依的身影从苑门口消失之后,重新坐了下来,却再也看不进去手中的书了,只是愣愣地盯着桌上剩下的那半杯茶。

许久之后,他像是受了蛊惑一般,伸出手把茶杯拿了起来,想着方才在眼前的丽人那好像初春桃花瓣一般粉嫩的唇,不知不觉间抬起手,把自己的唇缓缓地印上茶杯沿上残留的唇印。

然后,一饮而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