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三章 再遇故人啊!原来是他呀!(第2/3页)

“哎?用这种桃果去做点心?不会太酸了吗?”萧紫依好奇地问道。不管是什么样的桃果,现在这种没长成的状态又酸又涩,除了那个怪胎南宫笙,还有谁会吃啊?

南宫笙轻笑道:“兰味坊的点心,哪会有不好吃的?公主如果不信,有机会就到兰味坊来坐坐吧。”

萧紫依疑心又起,这个兰公子说话嚣张的样子,简直和南宫笙一模一样。她低头看着手中的桃果,毫不犹豫地放入口中。

南宫笙看着萧紫依在吃桃果之前就摆好了的苦瓜脸上渐渐现出意外的神情,不禁心情复杂地把双手背负在后面。到底是希望她看穿呢,还是别看穿呢,他自己也不知道。

不过她替他做了选择。这下她尝出来这个桃果和他家里的桃果味道不一样,肯定不会再怀疑他的身份了。

可是南宫笙没想到的是,萧紫依不止吃了这两个桃果而已,还要加上他遗留在现场的那个。三个桃果哪两个味道一样,一吃就品出来了。

萧紫依缓缓地含着青桃,感觉到果汁渐渐蔓延在嘴里。这个桃果是有一点点酸涩,和南宫笙的那颗酸得要命的确实不一样。可惜,他的这个欲盖弥彰的举动更让她加速找到了答案。

她面前的这个男人就是南宫笙,就是那个有着厚重的刘海和满脸大胡子的南宫笙。

现在回想起来,汉人长满脸络腮胡的还是少数,尤其南宫家的人都是那么的清秀出众,不可能有血统变异。现在仔细看着她面前的这个人,还是隐约可以找得出和南宫姐弟相似的地方。例如那双眼睛。

“公主,有什么地方不对吗?”南宫笙发现萧紫依盯着他发呆,有些心虚地问道。

“没什么。”萧紫依心念电转,表面上笑容却越发深了起来,别有深意地说道,“只是这果子没有我想象中的酸,有些意外。”

“那是,用来做点心的桃果自然不会太酸涩。”南宫笙面上的笑意也为之加深。

萧紫依看着他含笑的眸子定在她脸上,突然有种不敢直视的感觉,很自然地避开视线,转向旁边色彩斑斓的壁画。

这男人,隐姓埋名地瞒着家里的人在外面做生意,到底是因为什么呢?唉,她该怎么办?直接点出他的身份让他别装了,还是要继续装作不知道?不过,好歹要找点话题说吧,要不然这样愣在当场多尴尬?小云渲到底去哪里找那个隆基道长了啊,怎么还不回来?

这种寂静的情况并没有维持多久,南宫笙首先扬起笑,打破沉默地说道:“看来公主很介意和在下说话。不过也是,在下只不过是一介商人嘛。”

萧紫依诧异地回头,正好看到他嘴角自嘲的笑容,哑然失笑道:“没想到兰公子这等人物,还会介意什么士农工商的说法。”难道是这个原因?因为不想被人知道户部尚书的儿子在经商,所以才改头换面?

南宫笙向前一步,和萧紫依并肩站在壁画前,仰头看着壁画缓缓说道:“士农工商,没错,做商贾之人的就是没有地位,例如范蠡助勾践灭吴,居功至伟。但是归隐后经商,虽然富可敌国,但是仍然因为做商人的规矩而必须穿着一黑一白的鞋子。”

萧紫依扑哧一笑,低头看着他脚下的缎面靴子,笑问道:“那你现在可有穿一黑一白的鞋子?”

南宫笙一怔,不自然地说道:“自然没有。现在已经没有这种规矩了。”

萧紫依一摊手,轻笑道:“这不就得了?你说的是春秋战国时期的事情吧?这士农工商的说法也是那时候提出来的吧?”

“的确,是出自《管子》。公主是想说时代已经不同了吗?呵呵,可能是公主在宫中呆得久了,并不知道商人在生活中所受到的待遇。士为首,民为本,工和商的子弟甚至都不能参加科举。但是偏偏,商贾手中握的财富已经足可以让一个天灾的损失降到最低点,甚至比朝廷所能做的事情还多。必要的时候……也可以使半个国家瘫痪。”南宫笙说到最后半句,悄然压低了音量,让萧紫依能恰好听见。同时双眸闪过一丝得意,却很快小心地隐藏了起来。

萧紫依愣愣地看着面前忽然间神采奕奕的俊颜,忽然有点不确定自己之前的判断了。这个南宫笙说不定真的是穿越来的,他规划的事情,是在暗地里希望以经济掌控国家,把中国从封建社会直接转化到资本主义社会。

从那天她的表弟沈夕夜出现在南宫家这件事可以看出来,他甚至还联手了沈家。而他现在话语里提到的天灾,也正好是旱情严重的那几天,他并没有回答她的算术题的时候。

原来是他不在家。不用想就知道去救济灾民去了。

“知道经济危机吗?”萧紫依唇间忽然间蹦出来这个名词,速度快得连她自己都没想到。

南宫笙一呆,绝不似装的样子追问道:“经济危机?那是什么?”

“……”

这个南宫笙,你到底是从哪个年代穿越过来的啊?

或者是哪个国家?

“公主?你还没有回答我的问题?”南宫笙好奇地问道。

萧紫依头脑一片混乱,没办法回答问题的时候就反问对方问题。萧紫依硬着头皮反问道:“南……兰公子,你方才的话是认为,商人的地位不应该如此被人歧视吗?”呼,差一点就叫错名字,幸亏两个字音差不多。

南宫笙缓缓地点点头道:“在下见过很多事,虽然说钱不是万能的,但是没有钱却是万万不能的。‘千金之家比一都之君,巨万者乃与王者同乐。’连司马迁都把巨富比作君王,可以见得掌控钱财相当于掌控天下。”

萧紫依摇头不敢苟同道:“天下熙熙,皆为利来,天下攘攘,皆为利往。商人更是利字当头。我且问你,若是同样一袋大米,卖给甲能赚五两银子,卖给乙能赚十两银子,正常的商人会怎么选择?”

“自然是卖给乙喽!”南宫笙想都不想地回答道。他年少萌生这个想法的时候,曾经试着自己做些小买卖,初期便一路顺风一直到现在。所以心理上难免有种优越感,更觉得身边的人没有一个是志同道合者,因此在扮演南宫笙的角色时越发的愤世嫉俗。

“好,那么如果甲其实是一个旱灾区普通的百姓,而乙却是王府的管家,那么一个正常的商人又会怎么选择?”萧紫依笑眯眯地继续问道,发现南宫笙的唇微微一动准备不假思索地开口时,萧紫依又抢先道,“请理智地回答,我是在问一个正常的商人,而不是你这种想着长远利益又或者心肠好的商人。”

南宫笙微动的唇抿了起来,答案是什么可想而知。他本是聪明人,可惜认定的一件事并不是那么轻易扭转,但是萧紫依这么两个简单的问题却让他多年来的自信开始有了裂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