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 禅让 3.纯种汉人去哪儿了(第2/3页)

总之,北朝留下了大量灿烂的文化。但少数民族建立的帝国也有一些不仁不德的传统,北魏最强盛的时候,做了一些和奥斯曼土耳其有些像的事情,就是只要立储,立刻就把储君的母亲杀掉,因为害怕太后把持朝政或篡权。奥斯曼土耳其是苏丹一继位,立刻就把兄弟杀掉,害怕他们篡位。这就保证最有能力的儿子才能继位。后来奥斯曼土耳其的一位苏丹心太软,没有杀兄弟,而是把他们关起来。之后便形成了惯例。这些被长年囚禁的皇子一个比一个软弱,有些后来继承皇位,导致了奥斯曼帝国走向衰落。

慕容鲜卑建立了几个国家,拓跋鲜卑建立了北魏,还有鲜卑的部落,它们都有立储杀母的传统。后来北魏迁都到洛阳,接受了汉化改学儒家思想之后,大家觉得这个传统有点不太好,每次都把太子的母亲杀了,似乎不够仁孝,于是就放过了一位太子的母亲,结果导致北魏后来的外戚专权,分崩离析成东魏和西魏。东魏归了我们老高家的高欢。这应该是我们老高家第一次站上历史舞台。高欢扶持了一个傀儡皇帝孝静帝,建立了东魏,定都邺城,然后就开始搞禅让的那一套,让皇帝封自己为公为王。

高欢开启了华夏第二帝国的第一次禅让,但他没当上皇帝就死了。高欢死后,高洋继位,建立北齐,追封高欢为神武帝。北齐建立隔年,高洋以毒酒毒死了东魏的孝静皇帝。西魏那边的皇帝跑到了长安,投奔了宇文家族,宇文家族也照搬禅让的那一套流程,建立了北周,后来北周灭了北齐,又禅让给了隋,隋又禅让给了唐。以上这些朝代都是正儿八经地走了禅让的流程,唐朝到了最后又禅让给了朱温。朱温早年曾参加过黄巢起义,后来脱离了黄巢的大齐政权归了唐,自己又改名叫朱全忠,最后从唐哀帝手中夺取皇位,建都开封,建立了大梁,是为梁太祖。至此进入了五代的后梁、后唐、后晋、后汉、后周,唐朝禅让给了后梁,后晋、后汉、后周分别只是一段小插曲,加起来才十几年,最后后汉禅让给了后周。后周通过陈桥兵变,禅让给了宋。总之,从北朝开始,一直延续到宋被蒙古灭亡,从法理上来看,这期间的朝代都是靠禅让传承下来的。虽然中途因为战乱,国玺被弄丢了,但我认为国玺其实在北朝时代就已经丢了,虽然这个东西目前无法考证,但至少有书写着法理的文件,一代代地传了下来。这个延续了好几百年的帝国,我们就管它叫华夏第二帝国。

有关魏晋南北朝的事情就讲到这里。

关于华夏第一帝国和华夏第二帝国的划分,其实只是我个人的浅见,在许多前辈大师的面前,我只是班门弄斧地将我们的历史,跟西方的帝国进行对比,因为西方的大帝国也是由很多的姓和很多朝组成的。我觉得从禅让的法理角度,可以这么划分。

如果大家想了解更多有关魏晋南北朝的有趣故事,有两位前辈大师的著作可供大家参考,一位是魏晋南北朝的大专家——陈寅恪大师,另一位是钱穆大师,他也有很多关于魏晋南北朝的精彩论述。不过,虽然钱穆大师是我的大偶像,但因为他没有留过学,所以他对于西方的历史和歌颂西方历史,以及拿西方历史跟东方历史做对比这些事情比较抵触,大家看的时候要注意一下这方面的问题。

下面跟大家讲几个和禅让有关的好玩的小故事。

我们已经讲过,几乎所有通过禅让得到皇位的人,都有一个第一必备条件,那就是要先把自己的女儿嫁给前朝的皇帝,嫁不了女儿就嫁妹妹,还有嫁姑姑和姨妈的,反正除了没有把自己的妈妈嫁出去的,其他的女性亲戚都可以嫁给前朝皇帝。总之,要跟前朝皇帝攀上姻亲。

北朝出了一个特别厉害的人物,中国历史上都没有跟他一样的人,这位兄台叫独孤信,他把自己的三个女儿都嫁给了皇帝。当然,曹操也曾经把自己的三个女儿都嫁给了汉献帝,但三个女儿只有一个能当皇后,剩下的两个是当皇妃。但独孤信的三个女儿,分别当上了三朝的皇后或皇太后。这位独孤信所在的独孤家族,是没有来得及改姓刘的,姓刘的独孤家族是跟着拓跋氏到了洛阳的那一支,而独孤信这一支是留在塞北坚守的军事贵族,号称西魏的八柱国之一。柱国的等级在丞相之上,都是边镇大将、藩镇大将。

独孤信手中有一个国宝,一直传到了今天,是一枚煤精印,目前是陕西历史博物馆最重要的镇馆之宝之一。这块煤精印是一个多面体,一共有26个面,其中有14个面是正方形,大小不一,这些印面上的印文说明独孤信有多个官职。因为独孤信有三个女儿都当了皇后和皇太后,自己本身也是八柱国之一,所以他的官职特别多,又是大司马,又是刺史……出门的时候随身挂一大串官印,那肯定挺沉的,而且也有点不低调,所以他就用一块煤精做了一个印,当他想用大司马的官职时,就用大司马那一面的印,当用刺史的身份给皇帝上表的时候,就盖刺史这一面的印。

独孤信的三个女儿分别嫁给了谁呢?北周明帝、隋朝的开国皇帝隋文帝,以及唐朝的开国皇帝李渊他爸爸,前两个女儿当上了皇后,最后一个成了皇太后。隋唐时期的皇后都特别有名,比如独孤皇后、长孙皇后,光听名字就知道她们都来自少数民族,所以说,隋唐后代的皇帝,能有几分汉族的血统?独孤信的三个女儿,导致整个周隋唐之间的禅让,全都是姻亲之间的禅让,还导致了一个极为有趣也极为复杂的问题,那就是大家相互之间该怎么称呼。北周静帝要禅让给隋文帝的时候,一开始隋文帝不同意,因为他觉得自己还没到能当皇帝的地步。结果北周的皇家内部出了叛徒,内臣说,杨坚你要是不来接受皇位,那我们就自己干了。杨坚只好赶紧跑过来,跟北周静帝走那一套的禅让流程,先封为随国公,然后通过禅让成为隋文帝。那么隋文帝和李渊又是什么关系呢?李渊和隋炀帝杨广是表兄弟,因为李渊的妈妈和杨广的妈妈是亲姐妹,也就是独孤信的两个女儿。

李渊和杨广首先是表兄弟,后来李渊又把外甥女嫁给了杨广,而杨坚跟北周明帝是连襟,最后杨坚又从自己的外孙子手里禅让来了隋朝。禅让给杨坚的虽然不是他女儿亲生的,但也算是他的外孙,因为他女儿毕竟是正牌皇后。总之,这辈分是非常混乱的,但是没关系,大家为了得到和巩固权力,亲戚关系越复杂越好。而且以上这些还不是最乱的,最乱的是隋朝的隋炀帝跟李渊之间。《隋唐演义》里面把隋炀帝杨广骂得一塌糊涂,其实他执政前期还是可以的,到了后期才开始变得暴虐起来。隋炀帝和李渊是什么关系呢?李渊把自己的外甥女嫁给了杨广,杨广的女儿和两个侄女全都嫁给了李世民。李渊最后从杨广的孙子手里禅让来了唐朝。那么,杨广的孙子隋恭帝应该管李渊叫什么?这是一道错综复杂的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