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人工智能来了(第4/8页)

机器翻译

打破语言界限,用自动翻译工具帮助人类进行跨民族、跨语种、跨文化交流,这是人类自古以来就一直追寻的伟大梦想。1799年发现的罗塞塔石碑(Rosetta Stone)更是将这种交流推动到了跨时空的层面。借助罗塞塔石碑和语言学家的智慧,我们能够读懂数千年前的古埃及文字,了解古埃及人的所为、所思、所述,这真是一件无比奇妙的事。

图10 罗塞塔石碑(©Hans Hillewaert, CC BY-SA 4.0,Wikipedia)

今天,虽然还不尽完美,基于人工智能技术的机器翻译工具正帮助世界各地的人们交流和沟通。在所有流行的翻译工具中,谷歌翻译是支持语种最多,翻译效果最好的。

2016年9月,谷歌宣布已经在谷歌翻译的中译英的模型中应用了深度学习的一种最新算法,并大幅提高了中文到英文的翻译准确率9。

图11 谷歌翻译2016年9月更新算法后的中译英效果

图11是谷歌翻译2016年9月部署的最新算法对本书一个中文段落的翻译结果。可以看到,机器翻译的结果已经与人类的英文表达相当接近,除了一些用词和句法处理有待斟酌外,整个英文段落已经具备了较强的可读性,几乎没有什么歧义或理解障碍。

2016年11月,谷歌又发表论文,宣布已突破了跨语言翻译的难题,可以在两种没有直接对应的语料样本的语言之间,完成机器翻译。举例来说,如果我们没法在网络上收集到足够多的中文和阿拉伯文之间的对应语料,那么,谷歌的机器翻译技术可以利用英文到阿拉伯文之间的对应语料,以及中文到英文之间的对应语料,训练出一个支持多语言间相互翻译的模型,完成中文和阿拉伯文的双向翻译。这种技术可以轻易将翻译系统支持的语言对的数量,扩展到几乎所有主要地球语言的相互配对组合。10

事实上,谷歌早年发展机器翻译技术时,技术团队就是将“罗塞塔石碑”用作机器翻译产品的内部代号。数千年前的罗塞塔石碑,和21世纪的人工智能算法一道,正穿越漫长的时空隧道,为人类的顺畅沟通而努力。

自动驾驶

毫无疑问,自动驾驶是最能激起普通人好奇心的人工智能应用领域之一。由计算机算法自动驾驭的汽车、飞机、宇宙飞船曾是绝大多数科幻小说中最重要的未来元素。想到未来某一天,我们可以不考驾照,不雇司机,直接向汽车发个命令,就能便捷出行,每个人都会兴奋不已。但很多人似乎还没有意识到,自动驾驶汽车本身,或至少是相关的科技成果其实已经在我们身边发挥作用并创造巨大的商业价值了。

谷歌的自动驾驶技术在过去若干年里始终处在领先地位,不仅获得了在美国数个州合法上路测试的许可,也在实际路面上积累了上百万英里的行驶经验。但截至2016年年底谷歌自动驾驶团队独立出来,成立名为Waymo的公司时,迟迟没有开始商业销售的谷歌自动驾驶汽车似乎离普通人的生活还很遥远。

相比谷歌的保守,特斯拉在推广自动驾驶技术时就比较激进。早在2014年下半年,特斯拉就开始在销售电动汽车的同时,向车主提供可选配的名为Autopilot的辅助驾驶软件。计算机在辅助驾驶的过程中依靠车载传感器实时获取的路面信息和预先通过机器学习得到的经验模型,自动调整车速,控制电机功率、制动系统以及转向系统,帮助车辆避免来自前方和侧方的碰撞,防止车辆滑出路面,这些基本技术思路与谷歌的自动驾驶是异曲同工的。

图12 自动驾驶汽车的AI算法通过传感器“看到”的实时路面情况11

当然,严格地来说,特斯拉的Autopilot提供的还只是“半自动”的辅助驾驶功能,车辆在路面行驶时,仍需要驾驶员对潜在危险保持警觉并随时准备接管汽车操控。

2016年5月7日,一起发生在佛罗里达州的车祸是人工智能发展史上的第一起自动驾驶致死事故。当时,一辆开启Autopilot模式的特斯拉电动汽车没有对驶近自己的大货车做出任何反应,径直撞向了大货车尾部的拖车并导致驾驶员死亡。

事故之后,特斯拉强调,在总计1.3亿英里的Autopilot模式行驶记录中,仅发生了这一起致死事故,据此计算的事故概率远比普通汽车平均每9400万英里发生一起致死事故的概率低。12同时,特斯拉也指出,事故发生时,由于光线、错觉等原因,驾驶员和Autopilot算法都忽视了迎面而来的危险。2017年年初,美国国家公路交通安全管理局(NHTSA)出具调查报告,认为特斯拉的Autopilot系统不应对此次事故负责,因为该系统的设计初衷是需要人类驾驶员来监控路况并应对复杂情况。事故发生时,特斯拉的驾驶员有7秒钟的时间对驶近的大货车做出观察和反应,可惜驾驶员却什么都没有做。美国国家公路交通安全管理局同时还强调说,特斯拉在安装了Autopilot辅助驾驶系统后,事故发生率降低了40%。13这表明,自动驾驶系统的总体安全概率要高于人类驾驶员,自动驾驶的商业化和大范围普及只是时间的问题。

在消费者市场之外,自动驾驶技术也许很快就会在一些特定的行业市场落地。在出租行业,优步和滴滴这样的领导者都在为自动驾驶技术用于共享经济而积极布局。优步的无人出租车已经在美国道路开始测试。在物流行业,自动驾驶的货运汽车很可能早于通用型的自动驾驶汽车开始上路运营。一些研发团队甚至憧憬过自动驾驶货车在高速公路上结成编队,快速、安全行驶的场面。而像驭势科技这样的小型初创公司,则提出了让自动驾驶汽车首先进入较为独立的社区道路,承担起小区通勤任务的想法。

无疑,在谷歌、特斯拉等科技巨头和传统汽车厂商、新兴创业公司等众多参与者的努力下,自动驾驶本身的科幻色彩在今天已越来越弱——它正从科幻元素变成真真切切的现实。

机器人

机器人是人工智能另一个经常让人浮想联翩的技术领域。工业机器人开始在制造业中发挥作用已经是很多年前的新闻了。在主流的汽车生产线中,甚至在富士康的手机生产线中,不使用工业机器人才是新闻。

其实,另一种对普通人来说相对陌生的机器人反而与我们的生活关系更近。今天,在亚马逊这种电子商务巨头的库房里,在沃尔玛的仓储中心,成千上万的机器人正代替人类完成繁重的商品摆放、整理,快速出库、入库等操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