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 核辐射禁区:鬼城切尔诺贝利(第3/6页)

有一所房子,玻璃碎了,门已经破败。我们钻了进去,墙壁上还贴着孩子们的绘画作业,已经褪色,天真还在。

转了一个角,梁红大叫一声,吓得退了几步,撞到我身上前面一张床上,躺着一具尸体,是个娃娃的。身上穿着衣服头部腐烂得很厉害。看上去让人毛骨悚然。

树荫笼罩,光线很暗,加之里面的混乱破败,满地灰尘和腐烂的痕迹,让这个幼儿园更显阴森。我们鸡皮疙瘩都起来了。不用置景,这里直接能当恐怖片现场。外在自然的恐怖可以克服,但是经不住我们自己内心开始联想,就变成了心理恐怖,不敢再待下去。

盖革计数器突然狂响起来,我心想坏了,该穿防护服的我招呼魏凯拍几个镜头,大家赶紧撤。

出来后,魏凯说:“没拍到,我认,真怕了。”

从这一刻开始,我们才直面切尔诺贝利的恐怖。

10公里,一座鬼城

高楼大厦,社区林立,仿佛穿越一般,一座现代化的社区出现在我们眼前。

普里皮亚季,切尔诺贝利核电厂员工生活区。这里是苏联时代发展最快、最繁荣、最现代化的小镇。当时所有从事核工业的人,都视在切尔诺贝利上班、在普里皮亚季居住为莫大的荣耀。

眺望4号反应堆核废墟。不被允许进入,远观一下也算是一种慰藉。

曾经这里居住了近万人。可惜,一切都因为28年前的核泄漏事故而改变。普里皮亚季离4号反应堆太近了,只有三公里。大爆炸发生后,这个生活区,是最先被危及的地方。

事发后的30个小时里,1000多辆大巴,排成了20多公里长的队伍,到普里皮亚季疏散人群。

当时政府并没有公开事态到底有多严重,承诺他们很快就可以回来。所有人都匆匆离去。20多年过去了,再也没有人能够回到自己的家。

一栋栋大楼,安静地矗立在林海中。外墙经过风吹日晒都已斑驳,有的已经龟裂、坍塌。黑洞洞的窗户,像一只只眼睛看着这片区域。时光轮转,除了无边的死寂,再没有任何东西。

很多当时的公共设施,也安静地停留在社区里。铁质的锈迹斑斑,木质的腐朽不堪。蔓延的树枝,探进它们的缝隙里跟它们融为一体。它们曾经是属于普里皮亚季人的,现在,普里皮亚季是属于它们的。以后,它们也将永远留在这里,守护着这座空城。

我努力地在脑海里还原眼前这个游乐场遭弃前的情形孩子们在里面高兴地玩耍,父母们在旁边聊着天,老人们相互搀扶着下棋。滑梯、旋转木马、摩天轮、过山车,都还在这里安静地待着,却不见了玩耍的孩子们。

特别是那个著名的摩天轮,依然静静矗立,却找不到一丝快乐的痕迹。它从来就没有给人们带来过快乐,摩天轮竣工的时间,就是切尔诺贝利核电厂发生爆炸的那一天,它甚至还没来得及正式开放运营。

摩天轮没有留下孩子们的笑容,只留下了灾难的印记。

我们想继续往厂区、4号反应堆前进。向导摇头,他是向导,其实也是军方派来监视我们的人。就我一个人去,他也坚决不许。他说厂区里面布满了摄像头,有警察和安保人员,他们穿着防护服戴着防毒面具,荷枪实弹。如果有人进去,他们会无理由开枪。

难道这儿就是我们切尔诺贝利之行的终点?我有些不甘心,还有太多的东西我没看到。扭头四顾,楼房和茂密的树木挡住了我们的视线。至少,我得找个高地,看看4号反应堆吧。

不能近睹,远观也行。

我指了指一栋楼,有16层高,说我们想上去看看。

向导依然不点头,最后只能用中国方式来说服他同意了——塞钱。这一招放诸四海而皆准,他同意了。允许我们上去15分钟,必须保持安静,不要弄出声响,否则被厂区里的警察看见了,可能会被击毙。最后,出了一切事情自己负责。他和司机不上去,在下面等着。

爬16层楼梯也是个挑战,这期间我窜了几个门。

当时人们匆匆撤离,几乎没带什么东西,他们的生活物品,仍全留在了这里,原封不动。生活气息很浓,家具、电器、生活用品、照片,依然在安静地守护着没有主人的家。

这个摩天轮的竣工日期,与核电站爆炸是同一天。它还没来得及运营,就已被历史定格。

站在高楼之巅,感受4号“魔鬼反应堆”的震慑之力。

令人毛骨悚然的丛林残尸,还好是个假人。

一片郁郁葱葱的死寂丛林。

如果允许拂掉灰尘,能全景再现28年前,居住在这里的人们的生活环境。普里皮亚季,就是一个大的20世纪80年代苏联实景博物馆。找到一卷废弃的胶卷,好奇作祟,我还是违反了不碰任何东西的承诺,打开了它。胶片上,记录着它主人们的生活。一位苏联的军官,威严俊朗;一个母亲带着孩子,在楼下游乐场外拍照,笑容灿烂;全家福,一家人笑得很开心,幸福洋溢。

推开一扇门,把我吓得不轻,又一具干尸出现在眼前,这次是真的,不是玩具。应该是一头窜上来觅食的野狼,触碰或误食到了辐射源,死在了这里。我又想起了电影里,那些变异动物们的模样。越想越恐怖,要真从哪儿钻出来一头,我们扛不住。

这干尸让人瘆得慌,我拦住梁红,没敢让她看。

终于爬上了楼顶。遍地尘埃,零落青苔。盖革计数器疯了似的嘶鸣,显示30毫西弗,超过了警戒线100倍。我算了算,距离累加辐射值还有点儿空间,我们还能在上面再多待一会儿。

魏凯拿着机器拍摄,高辐射之下,我们说话的声音像被电波干扰般,夹杂着“咝咝”的声音,听不清楚,干脆就对口型了。

登高望远,极目远眺,整个普里皮亚季尽收眼底。空旷的楼顶、高耸的烟囱、被树叶遮盖的街道,安然静候。路灯和电线杆钻破了绿色,但使命已不再。透过密林的缝隙,能看见许多已经坍塌的楼房。

此时,我唯一的感觉就是震撼,整个世界,“震耳欲聋地安静。关掉盖革计数器,可以想象一下这种场景:置身于一座城市的中央,站在一栋大厦顶层,没有人声鼎沸、没有鸡鸣狗吠、没有车水马龙,连鸟鸣啾啾都没有。没有任何城市的声音,只有风声。感觉不到任何人类活动过的踪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