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 马鲁姆火山,地狱也是天堂(第2/8页)

行李装机完毕。帕斯卡开车赶过来,机场通知他去拿我们丢失的行李,我们的绳子回来了。之前的种种不快一扫而光,最后的装备也归队了。我们准备飞往安布里姆岛,向火山进发。

帕斯卡说:“接下来的路程得你们自己去了,我不能跟着你们去火山。”

为什么?跟索马里摩加迪沙仇视美国人一样,安布里姆岛土著仇视英国人和法国人。

瓦努阿图是1980年才独立的,之前的150多年,这片岛屿群一直是被英、法两国殖民的。到20世纪中叶,还发生了多次大规模的反殖民、反白人运动。独立后,土著们依然很痛恨白人。

因为昨晚的一场误会,帕斯卡一直跟我们道歉。

在火山监控中心,我们查看了马鲁姆近一个月的活动状态。

开飞机的老板好威风,直接把飞机开到我们和行李跟前。保安和他的小伙伴们都惊呆了。

帕斯卡帮我们联系了在安布里姆岛上的另外一个向导乔伊斯。此人是当地土著的首领。那个岛是属于他的,无论是他的族人还是我们这些外来者,上了岛,一切生杀大权,全由他掌控。

最后,帕斯卡重复交代,跟当地土著打交道是很危险的我们一定要谨慎。很多国外的探险队,都在他们身上吃过苦头一伙新西兰人曾经被安布里姆全岛土著追杀,因为他们亵渎了火山,亵渎了土著的图腾、神灵。

我们的向导是酋长

瓦努阿图此刻在我们面前,展现了它最美的一面。岛屿链如一盘珍珠,撒在南太平洋上,83个岛屿星罗棋布。湛蓝的海,甚至让我们觉得很假,不像真的,怎么可能这么蓝!

晴空万里,飞机无法出没云层。俯瞰下去,是只有在电影里才能看到的景象,真实立体地呈现在我们眼前。原始丛林莽莽如一张绿色的地毯,将一些岛屿覆盖住。远处火山带烟雾缭绕,犹如仙境。

这一飞的目的地,不是马鲁姆火山,而是伊索尔火山这一带共有四座火山,另外两座已经沉寂,成了死火山;近几十年,只有马鲁姆火山和伊索尔火山还在不定时喷发。

先简后难,伊索尔火山的地理位置相对较低,山顶环境也比马鲁姆火山温柔很多。我们要先去看看,拍摄一些视频、照片,不打算下去。

到达伊索尔火山上空,天气立马变脸,开始降雨,和火山排气相撞,周围立马一片云雾,能见度就100米左右。飞机在山区飞行,这个能见度就是个噩梦。飞行员是个高手,为了满足我们拍摄的要求,几乎让固定翼飞机处于悬停状态,一点一点地往火山口那儿蹭,技术难度相当高。

机会难得,我和魏凯想尝试一下航拍。但是机门怎么也打不开,驾驶员腾出手来打手势,两人合力终于推开了。

风大雨大,打在脸上特别疼。但是门一打开,什么疼都值了。整个火山都呈现在眼前,那个画面,是我这些年走遍天涯海角,都不曾见到过的人间胜景。一时想不到更好的比喻,像是一锅煮沸的红油火锅。这座火山看不见岩浆池,因为它一直持续喷发,一种放礼花的感觉,但是颜色要浓、要重。还伴随着很大的冲击波和阵阵涛声。岩浆四溅,那种力量让大地在震动。

天已经黑了,风越来越大,达到每小时200公里。酸雾也涌进了飞机,飞行员有点Hold不住,我们得撤。

飞机把我们送到安布里姆岛,直升机在那儿等着我们。还有土著。

火山气候下试飞,鸟瞰郁郁葱葱的雨林。

眼前是一个村子,无数的萤火虫在村子上空飞来飞去,特别美。这种情景,我12岁以后就没见过了。

我们没有心情去欣赏夜景,这个村子里的人,就是我们即将要面对的土著。他们是一群什么样的人,是不是还过着茹毛饮血的生活?他们会不会拿着弓箭长矛包围我们,会不会允许我们上马鲁姆火山?特别是乔伊斯,会不会留着长长的头发,戴着面具,穿着草裙,身上嵌着动物骨?脑子里全是顾虑。

突然,刚才还只有萤火虫光的村子,一下子就亮堂了起来,无数火把点燃,还有灯。我们直面土著,见到了乔伊斯的真面目。跟我们原来想象的样子不搭边,一个30多岁的中年汉子,面目和善,穿着一身略嘻哈的户外运动装,完完全全一个现代都市人。

乔伊斯刚刚继承了父亲的位置,成为了安布里姆的酋长。他也是这里唯一一个如此“盛装”的人。其他人,部分上了年纪的套着短裤,剩下的,就跟我们原来想象的差不离了:戴着草帽,树叶蔽体。所有人都光着脚。

我一直相信,真诚和笑容是世界通用的语言,对索马里人也好,对这些土著也好。我们每个人都保持着微笑,还将从中国带来的小礼品送给他们。但是他们对我们的礼物不感兴趣,觉得不太实用。我们陷入了尴尬。

这时,一个老者走到我面前,跟我比画,意思是问我有没有烟。我大感意外,掏出烟来赶紧发。在安布里姆,烟是奢侈品。土著们很开心,一根接一根地抽。不到一个小时,两条烟发光了。香烟外交,立竿见影,跟他们并肩抽着烟,友好的关系很快建立起来。

乔伊斯的英语水准跟我差不多,知道些词汇但是没有章法,都要靠肢体语言来辅助,所以我俩直接交流反倒很投机他是个很豁达的人,举手投足,透着一股大气。他说自己和子民们都是很友好的人,日出而作、日落而息,守护着这片丛林。

他指了指不远处的几棵大树,那就是他们的房间——树屋。

能够体验一把土著生活,是我们此行额外的收获。同时我们还收获了朋友,拿到了去马鲁姆火山的入场券。

马鲁姆火山是安布里姆土著的神,非常神圣。土著们高兴的时候、不高兴的时候,都会去火山边,跟火山诉说。

地狱之门,天堂之眼

直升机把我们送到火山上,第一拨上来的魏凯和乔伊斯不见了!

六个人上山,我们四个,向导乔伊斯,他还带了个助手说是厨师,上去给大伙儿做饭。乔伊斯跟之前的探险队上去过好几次,路熟,他还知道哪儿有块平地,那就是我们扎营的位置。

乔伊斯和厨师的行李,就是人手一把砍刀。他们不会在山顶上杀人越货吧?乔伊斯说,刀是他们部族人的生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