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月四日(第2/2页)

再有一个就是向上通道,在西方叫作socialladder(社会阶梯),就是你怎么爱这个国家,你为什么爱这个国家。西方为什么分裂成那么多小国,因为大家并不爱这个国家,大国也好,小国也罢,国家跟我有什么关系?西方都是贵族之间通婚,然后生儿育女,生的孩子不够,再远远地通婚。统治者都是公爵,最小也得是伯爵、侯爵,这些人到处统治,跟我们老百姓有什么关系?所以在西方的历史上,唯一的向上通道就是通过军功、通过战争。罗马帝国最终崩溃就是因为统治者最后也没想出来,这么大一个帝国的人民,怎么才能通过socialladder进入上层,无法产生凝聚力。从恺撒大帝开始,罗马帝国就只剩下一条普通人的向上通道,那就是战争。最后只能走上穷兵黩武、民穷财尽这条绝路,这个帝国就崩溃了。所以庞大的军事帝国是不能长久的,因为它的向上通道是战争,是武力,人民没有向上通道,形不成一个大帝国的强大的凝聚力,于是就分裂成很多小国。而中国因为有这个科举制度,你在广东也好,你在甘肃也好,你在东北也好,不管你在哪里,这套体制给你提供了向上通道,你就会觉得这个国家是属于我们的,就会有归属感,就会去努力。所以中国从隋朝开始建立了科举制度之后,几乎再也没出现过全部由贵族统治的朝代,元和清出现过贵族当宰相,而在其他所有朝代,绝大多数的宰相都是平民出身,更不要说其他的部长——尚书以及各省的巡抚了,大多数官员都是平民出身,都是通过考试上来的。这样就形成了一个阶层,就是官僚阶层,或者叫士大夫(即知识分子)阶层。这个阶层一直统治着这个庞大的国家,中间不管这个国家怎么分裂,最后都能凝聚成一个大国。

我觉得科举制度是人类历史上最有智慧的制度之一,它建立了一套官吏分开的制度,人们必须通过考试中了进士才能做官(当然也有举人做官的,海瑞就是举人)。如果你没有通过考试,你就只能是个吏,一般而言吏是永远做不了官的。比如中国历史上宋江就是个吏,不可能说明天县太爷死了或者调走了,宋江就升上去,从一个刀笔小吏变成县太爷,那不行。县官以上的所有官都必须通过考试上来,否则只能是吏,而且吏永远都是吏,这里面有一套严格的制度。我觉得官吏分开是非常好的一种制度,如果官可以由吏一直升上来,那基本上做官的都会是本地人,由本地人管理自己,这样就很容易造成分裂。而科举制度中官全部都要通过考试,考上之后再分配到各地去,他们不是本地人,这样就都是外地人来当地做官了。但不是本地人就存在一个问题,就是他不了解这个地方,那他怎么管理这个地方呢?于是就由本地人来做吏,外地人来做官,这样整套制度的设计其实是非常先进的。今天西方的民主制度,就非常像中国科举制度中的这套官吏分开的制度。西方现在是民选官,然后官任命吏,吏可以当很久,但官有任期,官和吏永远是分开的,不能说这官没了,吏升上来当这个州的州长或者当市长,那不行,还得大家重新选举,就像我们要重新考试一样。所以科举制度是非常先进的一套制度,这个应该说是中国历史上以政治智慧,而不是以军事能力,维持一个大帝国的重要手段,先前一直维持着应该算是世界上历史最悠久的大帝国。

其他靠军事手段维持的大帝国,包括罗马、蒙古、奥斯曼土耳其、西班牙等等,最后都崩溃了,因为他们都没有建立这样一套非常优秀的充满智慧的政治制度。

这里还要特别跟大家分享几件有意思的小事情,一个就是大家知道的犹太人,他们在世界各地坚守了两千年,一直都没有被同化。当然这也是因为世界各国都没有给犹太人一个socialladder,也就是向上通道,所以他们融不进去。

犹太人在欧洲两千年始终没有被赋予分配土地的权利,大家知道犹太人很会经商,也很有文艺才能,其实这都是因为这些人不能干别的,因为没有土地,他不能种地,只能去经商、搞文艺。唯独到了中国之后,由于科举制度对他们一视同仁,犹太人便逐渐融入了这个社会。宋代有一支两万多人的犹太人队伍从中东一带辗转来到开封。起初几百年他们一直保持着自己特有的宗教信仰与风俗习惯,名其宗教为“一赐乐业”(“以色列”的谐音)。由于中国人对他们从不歧视,只要他们学好儒学经典,通过科举考试,就可以名正言顺地做官当老爷,上升到统治阶层,所以鸦片战争后,来华欧美人士前去调查时,发现他们中的不少人已经融入当地社会了。到20世纪时,他们的后代虽然还能从长辈口中知道自己是犹太人,但是风俗习惯与周围人群已经没有什么不同了。犹太人从不被同化的历史第一次在中华大地上被改写了。所以从这里也可以看出来,这科举制度对于一个强大的国家的凝聚力是多么重要。

另外再跟大家说说唐代的三大诗人李白、杜甫、白居易,这三大诗人都跟科举有很有意思的关系。李白因为他爸爸是商人,所以不能参加科举考试。

在古代,中国历朝历代都推行“重农抑商”的政策,所以参加科举考试的成员主要是号称“耕读起家”的乡绅,而住在城镇的商人与工匠是不能前去应试的。由于那些当官的乡绅在退休回家后往往会捐资助学办私塾,让本家族的子弟也走读书做官的路,所以古代乡间的教育水平并不比城镇差,甚至还会超过城市,一直到现代才变成城市里的教育水平超过乡村。中国的科举考试基本都是乡村的孩子们来参加,而城市里商人的孩子是不允许考的,因为商人唯利是图,朝廷就觉得你来当官不好。李白特别倒霉,就因为这个没能参加科举考试。

另外一位大诗人杜甫倒是去参加了科举考试,但杜甫当时赶上的主考官正好是李林甫。李林甫是唐明皇时代的宰相,是有史以来心眼儿最小的一个官。

那个时候他当主考,居然创下了一个都没录取的科举历史纪录,杜甫和高适两位大诗人就是因为他当主考才谁都没有考上的,但是也挺好,虽然两个人没有当成官,却成了两个大诗人。

第三位大诗人是白居易,白居易也参加了科举考试,但他非常像现在的高考移民。当时的科举制度也是朝廷经过诸多考量后才决定实行的,不会让它变成只凭文章好坏的一刀切制度。朝廷也希望代表不同地域的人能够从考试中被选拔出来,不能只录取文化水平最高的某一个地方的人,否则几乎所有的状元进士都会是江浙一带的人,因为那边的教育水平最高。因为大家在一个统治阶层,不能全是某一个地方的人。所以当时的科举考试分过南北榜,各地录取率不同。白居易本来籍贯在山西,最后利用家里的关系,就跟今天的高考移民一样,把户口调到了宣城,因为这边名额多,这叫“冒籍”。后来白居易通过这种方式通过了乡贡考试,被推举去长安考进士,他一举考中,从而开始了仕途生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