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月二十八日(第2/3页)

|唐山大地震爆发|

下面来说一说我们新中国历史上最惨痛的一次灾难。纯粹由自然灾害导致的伤亡,唐山大地震应该是新中国历史上伤亡人数最多的一次,是非常惨痛的。

唐山大地震当时波及周围很多城市,包括北京也发生了强烈的地震。但是我幸运地没有赶上,当时我在上海,也不知道为什么我的这些家人,当然我们家有好几位都是科学家,他们就老觉得要地震,后来就把我送到上海,我家在上海有很多亲戚。地震以后我才从上海回到北京上小学,回到北京以后我还是赶上了很多次余震,当然余震已经很小了,但也把我吓坏了。我记得当时躺在床上,突然觉得好像有人在踢门,当当当地响,很大的声音,打开门一看根本没有人,特别害怕。我还把门特意锁好,锁得特别严,一会儿又当当当地开始响,紧接着就听见外面有人喊:“余震啦!余震,余震!”我这才又出去。这次亲身经历的余震都把我吓坏了,真正大地震的时候肯定就更厉害了。

地震的时候,我爸爸妈妈都在北京,据他们讲当时是非常恐怖的。大地震发生那天是7月28日,正是非常炎热的夏天的深夜,以至于从楼里冲出去的所有人都衣衫不整,大家也不敢回去拿衣服,也不敢回家做饭。我们当时住的清华园大院还比较好,国家首先要保证那些重要大院的安全以及住宿。当时院里开进来好多军队的大卡车跟吉普车,没有孩子的青年教师的家庭,每家一辆吉普车,大家就住在吉普车上,有孩子的家庭,比如我们家,就分配给一辆大卡车,那种带篷子的大卡车,我们就住在大卡车里。这是因为我们那个大院算是北京最好的大院之一,比普通的北京老百姓受到的照顾要多得多,普通老百姓全都是自己搭抗震棚。我记得当时去同学家玩的时候见过很多抗震棚,就是在路边挖一个小坑,然后搭一个棚子,住在里面。当时不管是住卡车,还是住抗震棚,每家都会用一只瓶子倒立在旁边,瓶子倒了,有时候是因为地震倒的,有时候是因为风吹倒的,有时候是因为呼噜声太大给震倒的,反正不管是什么原因,只要瓶子一倒,大家都会大喊“地震啦”,然后赶紧跑出去,这些都是当时非常恐怖的经历。当然对于我们这些小孩来说特别高兴,因为大家都不住在家里了,全都住在一起,住在外面的卡车里、地震棚里,孩子们能天天在一起玩,也不用去上学,大家都觉得特别高兴。

唐山大地震是新中国有史以来由于自然灾害导致的伤亡最大的一次,我妈妈有两位大学同学,当年在唐山的建筑设计院工作,地震的时候都失去了生命。

我的很多同龄人都是地震的亲历者,我的很多朋友,后来在美国的也好,在中国的也好,每当谈起唐山大地震,大家都记忆深刻,那是中国重大的伤痛。

1976年是中国的多事之秋,我们的毛主席、周总理、朱总司令都是在那一年去世的,再加上唐山大地震,这应该是新中国历史上最惨痛的一年吧。

|著名音乐家巴赫去世|

1750年的今天,著名的音乐家巴赫去世。巴赫在今天的世界古典音乐史上是和莫扎特、贝多芬齐名的,如果说三大古典音乐家,那应该就是这三位。巴赫的儿子也非常有名,为了和他的儿子区分,有的时候大家会把他称作老巴赫。

巴赫出生于一个音乐世家,他的爷爷、爸爸、叔叔、哥哥等等,都是当时优秀的音乐家。德国在当时有非常好的音乐传统,大家知道欧洲的音乐传统是全世界最好的,德国在欧洲又是最好的。当时的德国分裂成了近三百个小国,有王国,有公国,有伯爵国,有子爵国等等,差不多一个城堡就是一个小国。德国本来也不大,还分成这么多小国,但这些小国每个都会有一支大乐队,可见德国的音乐之普及。德国有那种强烈的热爱音乐的传统,所以音乐家在德国是很容易生存的,你想近三百个国家每个国家都有乐队,你可以跑到这个国家,也可以跑到那个国家,除了这些国家的乐队之外,还有很多教会的乐队。

巴赫当年就是在一个教会的乐队中,他是一个非常虔诚的教徒,巴赫一生的音乐都跟教会有关,这也是巴赫在生前没有特别出名的原因,而像贝多芬、莫扎特等等在生前就已经很出名了。巴赫觉得自己做音乐就是为了献给上帝,他觉得音乐是上帝的声音,所以巴赫生前每天做的事情就是为教堂写曲子,曲子演奏完了就把它放在书架里,巴赫从来没有想过要把这些曲子拿去出版,使自己成为一个著名作曲家。他只是觉得自己应该默默地为上帝写作,为上帝写音乐。其实在教会的乐队中,他的主业还不是作曲家,他主要是个演奏家。巴赫是个非常优秀的演奏家,当时在德国甚至在欧洲,他都是最优秀的管风琴演奏家,同时是优秀的小提琴演奏家,他在很多乐队做过首席小提琴手,还做过大提琴手,所以他在演奏方面的才能比贝多芬、莫扎特要好很多。贝多芬主要是作曲家,在演奏方面只会弹弹钢琴,还达不到演奏家的级别。而巴赫是各种乐器都优秀的演奏家,他主要是靠演奏为生,同时做指挥,他生命的最后二十七年一直在做一个乐队的指挥,但也只是一个教会的乐队的指挥。巴赫的一生致力于教会音乐,他并没有做出很多突破性的贡献。

巴赫生前一直很贫困,当时的演奏家、音乐家跟在中国的地位差不多,也就是个艺人,跟园丁差不多的地位。所以巴赫一生也没有享受过什么荣华富贵,什么名望都没有,但是他也不在意,他就是一个虔诚的教徒,默默地为上帝写着音乐。巴赫十岁就成了孤儿,他九岁的时候母亲去世,十岁的时候父亲去世。所以巴赫的音乐中融入了非常浓重的悲怆的因素,他曾经目睹过自己父亲、母亲的去世,目睹过自己的十一个孩子去世。他一生共有二十个孩子,第一个妻子生了七个,妻子去世后他又娶了第二个妻子,又生了十三个孩子,所以一共有二十个孩子,其中十一个在他活着的时候就已经夭折了。他的一生目睹了这么多亲人的离去,我觉得这样的一生,如果没有宗教做支撑,是很难坚持下来的。所以巴赫的音乐比贝多芬、莫扎特的要悲怆得多,贝多芬的音乐被称为“上帝的怒火”,莫扎特的音乐被叫作“上帝的欢笑”,而巴赫的音乐被后人称为“上帝的语言”。巴赫的音乐也是最严谨的,他创立的古典音乐复调作曲技法,融合了法国、意大利、德国音乐的风格,融会成巴洛克风格,对整个古典音乐的风格都产生了重大影响,所以他应该被称为古典音乐的创始人。巴赫的曲子没有莫扎特那么浪漫,也没有贝多芬那么恣意、自由,大家管他的音乐叫上帝的音乐,但他在世的时候并没有贝多芬和莫扎特那么出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