鸦片战争与疝气(第2/2页)

一八五四年六月十八日,派克在中国度过五十岁生日。到这时为止,他的医院已经医治了五万二千五百个病人;早在一八四七年,他已将麻醉术传入中国。他半生在中国行医,对我国现代医学的贡献十分重大。但是名气大了,责任也不由自主地加重。由于他粗通中文,美国第一位驻华全权公使顾盛任他为美国代表团的祕书兼通译。派克的中文当然不精,每逢草拟公文,他都要口头译成中文,由一位全然不懂英文的助手笔录下来。中美之间的《望厦条约》,由耆英与顾盛代表双方签订,正赖派克居间促成。一八五六年,派克更升任美国驻华专员,任务是安排美国的外交代表常驻北京,并且无限地扩展美国的对华贸易。

派克野心勃勃,竟想联合英、法的代表向清廷共施压力,以促进古老帝国的改革。英、法的外交官本来就不喜欢他固执的个性,对他的理想主义更有恶感。美国的同事嫌他时而执拗,又时而动摇。中国的官吏把他说成「老谋深算」,「满怀敌意」,而又「固执不化」。据说咸丰也感到他好与人争,认定他心机深不可测。派克自己也忙得不但传教无期,甚至行医也无暇。公务不利,人缘又差,他在失意之余,乃渐渐迁怒于华人,认为华人生性不改,只会逃避责任,歪曲真相,误解条文。

后这位愤怒的美国专员竟向华府建议派兵佔领台湾,以应英国之佔新加坡与香港。他说:「无论是为了人类、文明、航运与商业,美国政府都势必对台湾採取『行动』,尤其是对目前只住野人的东南沿岸;深望我美国政府不致『退缩』。」

美国总统皮尔斯对此大感震惊,乃于一八五七年四月把派克召回国去。派克在美国度其余年逾三十载,死于一八八八年,享年八十六岁。可敬又可悯的派克,在中国先后奋斗了二十三年,始于仁爱,却终于愠怒。牧师派克要拯救中国的灵魂,医师派克要照顾中国的肉体,外交官派克要佔领中国的土地,西方文明对华夏古国的心情,何其複杂而又矛盾。

一九八二年二月五日

附识:本文多段取材于一九八○年企鹅版史班斯所着《改变中国》一书。派克为林则徐治疝事,见该书四七至四八页,原见《中国档案》八卷(一八四○年)六三四至六三七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