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一课 “二十四史”的起点(第2/2页)

裘小玉:秋雨老师,我们经常会说历史是公正客观的,可是我们也清楚地看到司马迁个人的立场,或者说他自己的姿态、价值判断在《史记》里的强烈体现,这算不算客观?应该如何看待这一点呢?比如说,写到“垓下之围”,英雄末路的项羽,唱起“力拔山兮气盖世”,与心爱的虞姬告别,最后的几百个壮士也在这场战役中牺牲了。那么,是谁来目睹项羽临终前的一系列富有戏剧化的表现呢?司马迁没有告诉我们这个材料的来源,就把它写到《史记》里面,我们也把它当做事实接受了。这个传统延续到后面中国历史的书写当中,有怎样的影响呢?

余秋雨:你触及了一个重大的学术问题,牵涉到了西方近代史学和中国古典史学之间的差别。为此,我要为中国古典史学讲几句话。

其一,到现在为止,没有哪个西方历史学家敢于担保自己的历史表述是彻底客观的,尽管他们经常会以彻底客观的面貌表现出来。

史料漫无边际,而且永远可以被挖掘。我们不妨设想一下,几个朋友携带家人一起外出游玩,回来大家的回忆已经很不相同,如果再过半年,彼此的印象就更加五花八门了。这还只是一次人数不多的小小郊游。如果一个各色人等参与的大事件,彼此利益各有冲突,互相观点各不相同,所见所闻又各有角度,大家在记述中都包含着大量的隐讳和夸张,又缺少当场对证和辩驳机制,时间一长,所谓“客观”的历史几乎无从谈起。这一点,二十世纪的法国新史学已经尖锐地指了出来,他们到后来只相信“心中的历史”,或者说,只相信历史在集体心理中的个别投影。这就是说,过去大量看起来“确证无疑”的历史,其实都有明确的主观立场,只不过在西方现代,都被科学主义的客观形态掩饰了。司马迁很诚实地表达了自己的立场,这与当时流行的官场意志相比,已经比较客观了。他把官场不喜欢也不在意的那些群落,比如失败的英雄、孤独的侠客,和其他种种“边缘人物”也都一一写了进去,让我们看到了官场立场之外的世界。

其二,司马迁怎么知道项羽唱歌、虞姬自杀的具体情景?司马迁其实有过不少考察,不仅有当时留下的文字资料,还包括大量的传闻,他还亲自到过那些地方。但是,他不像当代的历史学家,要用大量的注释来证明资料来源,中国历来没有这个传统。如果司马迁还在,你问他,他会告诉你当时是根据多少资料的集中对比才做出最后选择的,但他没有机会说明这一切,也不知道两千年后还有一些西方学流派的博士论文必须以注释来证明每一个观点的来源。

因此,司马迁的史学是一种“文学化的史学”,而不是“科学化的史学”。这也是中国文化的一大特征。但是,司马迁毕竟是在写史,因此他的文学又受到严格控制。例如,写到传说的地方,他会让读者感觉到这是传说,彼此心照不宣。

过了几千年以后,我们年轻的读者才会对这样的传说产生了合理的疑问。司马迁其实没有消灭这些疑问,也没有消灭自己说法之外的其他可能性,这对于一个古代历史学家来说已经不错了。我们今天可以评判他的得失利弊,目的是为了我们今天写史,能够用更好或者更科学的方式。但是,从更宏观的历史悖论来看,我们现在的选择,真会比司马迁更好吗?其实我们没有这个信心。

萨琳娜:秋雨老师,您认为《史记》所确立的价值观念,对中国这个官本位的文化,有什么样的影响,是一种促进,还是有某种方面的制约呢?

余秋雨:司马迁的基本思维确实是“官本位”的。第一,他是一个史官,而不是现代意义上的“独立知识分子”;第二,身处英雄的时代,使他对汉武帝的业绩由衷钦佩,自然而然地成了他价值判断的主轴。

虽然我们不能在这个问题上对司马迁有多大的抱怨,但是还是应该认识到官本位历史观的严重局限。当代学者太懒,只会顺着两千年前司马迁的观点来看历史而不知放开,一切都是朝廷博弈,权谋高下,名士沉浮,责任已经不在司马迁。看中国历史,包括今天写出的中国历史,社会生态的各个方面少而又少,普通民众的心理状态不留踪迹,连写“文革”也总是停留在“红墙”之内的政治升降,派别胜负,而完全无涉几亿民众的真实生活。官场、官场、官场,政治、政治、政治,这种取向,恐怕连司马迁的在天之灵也会频频摇头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