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四课 失落了的文笔(第2/2页)

好,说过了一系列现代的反面现象,我们可以回到司马迁的写作特色了。他一路朴素,反而使他的叙事魅力毕现,使叙事中的悲剧美和喜剧美毫无修饰地感人至深。他向我们证明,中国语文的最高本领是质朴叙事,而不是抒情铺陈。在质朴叙事的过程中,司马迁还会有一些警句、格言式的点化之笔,提挈全篇。这也就使质朴与哲理Ⅱ乎应。

我想临时问一下各位,《史记》中有哪一些话,被你记住了?

金子:我想到了《屈原列传》中的“举世皆浊我独清,众人皆醉我独醒”,这两句话就把屈原的形象描述得淋漓尽致。好像它们只能出自屈原之口。

王安安:我发现一个规律——一个句子里动词比较多的话,就会很生动、简洁、直指人心。比如,司马迁说“项庄舞剑,意在沛公”、“士为知已者死,女为悦已者容”,这些句子里充满了动词,从戏剧的角度来看,它们是充满动作性的。人在对动作性的体验和感受当中,能够获得一种快感。

余秋雨:对,动词会使文字出现生气。因此我们要寻找的警句,最好是一个个“行为结构”。

魏然:司马迁的名言警句,常使我一看到就想起相关的故事和图景。比如“狡兔死,走狗烹,飞鸟尽,良弓藏”,会让我想到范蠡、文种、越王勾践,甚至会想到西施;“图穷而匕首见”、“风萧萧兮易水寒”让我想到荆轲。我们每当引用这些名言警句的时候,都会面对它背后体现出的一个故事,一个情景。

余秋雨:这就是中国语言和西方语言的一点差别:它的哲理品质,一直不离形象。

王安安:我觉得一种表达如果形成一个反差,在两个极端游走,也会有魅力。比如刚才举的例子,“图穷而匕首见”,“图”是很美很柔的东西。结果出现了一把“匕首”,句子一下子就显得非常有张力。现在很多网络作家也会用这种方式,但都是些形容词,比如什么“冰冷的火焰”、“凛冽的激情”之类,虽然不乏才华,但搞得很矫情。

余秋雨:我最后要补充一个意思:当一个句子成为警句格言,在一个缺少哲学素养的国度里,就有一种近似于法律的职能。“士为知己者死”,这个逻辑建立至今,不知道中国历史上有多少人为之而慷慨赴死。但是,这个死亡很可能是没有价值的,因为对方可以打扮成“知己者”让你去死。我们乡间的很多老人,往往用格言来说明一切事情,可以不懂法律,不讲公理,甚至也不看简单的人情,而是遵从格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