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四课 文化集权下的沉闷(第2/2页)

顺治十八年(1661)江宁巡抚朱国治诬陷苏州、松江、常州、镇江四府和溧阳县“抗粮”不交者一万三千多人,衙役二百五十多人,要求朝廷严办。结果现任官降二级调用,士绅被黜籍者有一万多入,三千多人被捕。考中的进士、举人、生员被罢免了,斯文扫地,学校一空。

余秋雨:我很高兴,你们掌握的材料不少。我希望大家对明、清两代的文化专制主义有更深刻的认识,因为这是中国文化的一个巨大沼泽地。中国文化在近代和现代的悲哀,都与这个沼泽地有关。

我想告诉大家两点:第一,明、清两代的文化专制主义,在中国古代史上是空前的。秦始皇虽然也做过“焚书坑儒”的事,但那毕竟只是一个孤立的事件,不像明、清两代,构成了对文化人的整体重压和整体消解;第二,文化专制主义的最坏成果,在于全社会对文化人的遭难习以为常,在于文人中揭发、告密、批判者异常活跃,并永远不会受到惩处,在于文化人频频遇害却不知由头,投诉无门,永无昭雪之日。这种气氛,造成了文化创造势头的僵滞和终止,造成了文化人尊严的溃散,造成了中国文化自己卫护机制的失落。

这就像现代医学中所说的“免疫机制的消失”,结果十分可怕。中国文化几十年的最大病症,就在这里。

但是,中国文人还是有一种危难中的坚守,中国文化还有不少抵制破坏机制的生命力。明清两代仍然产生了不少文化成果,而且有不少还是前无古人的。

我非常希望在座的同学们来为明、清两代的文化成果投个票,看看在明清五百年当中哪些文化成果最值得我们年轻一代重视。为了节省时间,我昨天晚上把我认为比较重要的十一个项目列了出来,大家来投个票,看哪一个比较重要。

第一个文化成果,是在哲学上程朱理学的发扬,心学的创立。心学的创造者是王阳明;

第二,编撰了《永乐大典》、《古今图书集成》和《四库全书》;

第三,小说创作繁荣,出现了《三国演义》、《水浒传》、《西游记》和《红楼梦》;

第四,戏剧创造也不错,出现了《牡丹亭》、《长生殿》、《桃花扇》,昆曲延续了两百年;

第五,京剧产生;

第六,出现了以李贽、徐渭、金圣叹、八大山人、扬州八怪等具有奇特生命状态的文化人;

第七,出现了黄宗羲、顾炎武、王夫之这些具有启蒙倾向的思想家;

第八,出现了以考据为治学主干的乾嘉学派;

第九,出现了旅行家、地理学家徐霞客;

第十,出现了《农政全书》、《天工开物》等实用型的科技著作;

第十一,通过传教士和其他途径,西方文明大规模传人。

(同学们进行投票,由王牧笛、王安安统计。)

王牧笛:秋雨老师,投票结果出来了。

第一是心学的创建,哲学上的;

第二是小说的繁荣;

排在第三位的是黄宗羲、顾炎武、王夫之的启蒙思想;

排在第四位的是《永乐大典》、《四库全书》等的编撰;

第五是京剧的产生;

排在第六位的是昆凸剧本的创作;

排在第七位的是西方文明的传入,西学东渐;

第八是那些具有奇特生命状态的文化人的出现;

排在第九位的是一些实用性的科技著作如《天工开物》等的出现;

第十是出现了以考据为治学主干的乾嘉学派;

排在十一位的是徐霞客。

余秋雨:你们的投票结果使我深感安慰。在一些最关键的选择上,你们与我基本一致。

首先,论中国文化在明、清两代的最高成果,我也赞成把王阳明和曹雪芹放在最前面。但是,我可能会把他们两人的次序作一个交换,把曹雪芹放在前面。这两个人都是文化创新的大人物,但是,真心以艺术形象深入人心的创新,是由曹雪芹完成的。创新是否被广泛接受,是辨别它成败的重要标准。当然,除了接受标准之外,还有一个等级标准。曹雪芹和王阳明都处于文化的最高等级上。因此,我们下一次会专门讨论他们。

这里有一个区别需要说明。你们投票选出的是“小说的要素”,而我则只把曹雪芹放在最前面,因为《红楼梦》和其他几部小说,完全不在一个等量级上。

黄宗羲、顾炎武、王夫之等人的社会思想评论难能可贵,但是今天我们不能不放在更广阔的对比坐标上来评价。与他们同时,欧洲的近代思想家已经出现。相比之下,他们就成了能“按脉断病”却不能“开药治病”的一群人。

京剧和昆曲的排列,我也希望把昆曲放在前面。这不仅是因为昆曲比京剧更有历史,而且是因为昆曲在汤显祖、孔尚任、洪舁等人手中更有文化高度。京剧的唱腔和表演很优秀,但文化内涵薄弱,思想倾向封闭,文学等级较低。

对于以朝廷的权力编纂辞书,我不像社会上一般评价的那么高。那只是一种特殊的文化保存方式,在当时,却几乎无法为社会所用,更没有欧洲狄德罗“百科全书派”那样的精神引领作用。

相比之下,我反而更加看重“西学东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