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9章(第2/2页)

当初谢谨行被送出府去养病,他们始终心里有愧,后来谢谨行又因为孙家那小子的横行霸道而落下足疾,他们就更觉得对不起这个孩子。

可他们错过了谢谨行那么多年的成长,再怎么想弥补,终归还是不够亲近。

有时候他们都觉得这孩子说不准要跟着他师父出家去。

想不到盛景意这个流落在外的妹妹倒是让他多了几分人情味。

谢谨行说道:“她是我妹妹。”

谢老爷子不再多说。

过了几日,谢老爷子便去答复太上皇,同意了这门亲事。

太上皇十分高兴。

他亲自当了回媒人,经由钦天监选了吉日为他们赐婚。

人老了,总想事事圆满,对过去的遗憾免不了耿耿于怀。如今有了弥补的机会,太上皇整个人都轻快了,赐婚旨意送去之后又派人请盛景意入宫相见。

孙皇后被废后宫中也没别的妃嫔,当今陛下被孙皇后折腾了那么多年,对女色早就看淡了,有时候看到女人想到的不是声色犬马,而是那血淋淋的断手或者惨死的尸首。

既然已经有了属意的太子人选,当今陛下也就不想这些了,只让人把昭康长公主请进宫。

朝廷南迁之后,皇室子息单薄,也就宗室里头人比较多,太上皇正儿八经的兄弟姐妹也就昭康长公主。

至于当今陛下,他兄弟被孙皇后给杀了,姐妹大多不亲近,都嫁到外地去了,一时半会也回不来。

他也就捎带个瑞庆郡王。

除了这四人之外,就是跟着昭康长公主来的韩端和王氏、身居宗正之位的赵程和唐氏了。

盛景意在受邀入宫时还有点紧张,听到宫里的人员构成后沉默了。

这和她预料中的皇室见面会不太一样,人加起来居然还没有谢家多!

还都是老熟人。

盛景意派人去问穆钧,要不要把大帅带去。她与瑞庆郡王那只狸奴有过一面之缘,挺喜欢那雪白雪白的小东西,说不准大帅可以和它交个朋友。

穆钧听后沉吟片刻,回信让盛景意下次再带。

再有灵性的动物,到底也只是动物,智商最高也不过是几岁的小孩。就连带着孩子出去都很难管束,更何况是只把他们的话听了个一知半解的狸奴。

两个人有商有量地把入宫事宜商量好了,便按着日子相携入宫。

太上皇父子俩分坐在殿中,下首的是盛景意许久没见的昭康长公主。他们看到穆钧与盛景意相携而来,都一阵恍惚,仿佛看见当初那两个少年郎立在他们身后,把这两个孩子带到了他们面前。

虽然其中有韩端和谢谨行他们的谋算在,可要不是冥冥之中有人指引,他们又怎么可能在十几年后并肩来到他们眼前?

太上皇连说三声“好好好”,和蔼地让盛景意两人不必拘束。

盛景意收了一溜好礼。

最后昭康长公主亲手把一支凤钗别到盛景意发间,感慨万千地说道:“真是想不到啊……”

三年前她在金陵见到这孩子时,怎么能想到其中有这么多牵扯与曲折?

盛景意应对自如。

瑞庆郡王倒是一直目不转睛地盯着盛景意看。

穆钧眉头动了动。

“铃铛球。”瑞庆郡王喊盛景意。

盛景意听明白了。她耐心地说道:“奴奴的铃铛球很漂亮。本来我今天打算把大帅带来和奴奴交个朋友,不过师兄说今天不适合带,下次我再带它过来。”

“大帅?”瑞庆郡王疑惑。

盛景意说道:“我今年刚养的狸奴。”

瑞庆郡王听了两眼一亮,欢喜地说道:“带来!”

两人交流得还挺顺利。

当今陛下看在眼里,心中有些复杂。若是在穆钧与盛景意订婚之前,他知道有人能和儿子这样交流,他说不准会冒着得罪谢家的风险为儿子求娶。

他没怀疑盛景意在做戏,因为他这个儿子虽然心智像个小孩,平时还不爱理人,但对别人的态度最为敏感。

面对那些刻意逢迎他、讨好他甚至爬上他床的人,他通常连眼皮都不抬一下。

可惜事已至此,说什么都没用了。

这次见面圆满结束。

第二日,当今陛下就正式降下两道旨意。

一道是择立宣义郡王之子赵钧为太子。

另一道是择立谢家六娘谢景意为太子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