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为人父:生命中最好的奖励(第2/4页)

一年多过去,一个春节,有记者采访我,问:“过去一年中,你最难忘的是什么?”我答:“看着儿子从两个月长到一岁两个月。”后来记者可能觉得我的回答不是什么重大主题,因此将这个回答删去不用,我为他有些遗憾:因为这是我真实的回答,并且我不认为这个主题不够大。

孩子一天天成长,我竟慢慢发觉到,有了孩子,为此付出了很多的艰辛和时间,但他给我的似乎更多。

我开始知道恐惧。

很长的时间里,自己天不怕地不怕的,有了孩子,这一切都不同了,有时抱着孩子走到窗口,都会下意识地往后退几步,像怕开着的窗户有吸引力似的,妻子带着孩子出去玩,在家中自己就会无由地担心起街上川流不息的车辆……这样的恐惧开始增多,也就慢慢懂得为别人去考虑。多少年来,我们无所畏惧地活着,然后将这个世界破坏得不堪入目,如果我们心中都能有所畏惧,不再天王老子第一,世界会不会和平些可爱些?

孩子也开始让我重回自然。

好久了,在城市的钢筋水泥森林中穿行,绿色与大自然被悄悄地遗忘着。恋爱的时候,我和妻子也是属于商场派,更别说平时的忙碌日子。但有了孩子就不同,总不能带他到尘土飞扬的街道上玩吧!去商场酒吧也有些不合时宜,于是,很快,北京的一些公园就被我们跑遍了。清清的水绿绿的树,你会知道,这才和幼小的生命最为配套,而我也自然跟着他体味到难得的清静与悠闲,并感叹:自己过去是在所谓的忙碌之中,忽略了一些什么,而在这个城市之中,又岂止是我一个人忽略了这些?其实,在不是周末的公园里,清静与悠闲一直都在,城市的喧嚣被公园的围墙隔断,想象着围墙外面我们奔波的脚步,看看绿树下孩子的嬉戏,我也时常感叹,生活可以如此美好,因为人本来属于自然和绿色。公园去得多了,想带孩子回到真正大自然中的念头就更强,于是在郊外无人关注的小溪之中,小小的儿子快乐地玩水;远方吸引人的海边,我被儿子好奇的目光牵引,在沙滩上打滚,在浪边和他一起面对大海……这个时候,我感谢儿子,因为自己重新又知道了什么叫活着。

孩子五个月前,一直和妈妈在江苏的姥爷姥姥家成长着,五个月了,我坚决要求他们回来,因为做了父母,就必须让孩子在身边慢慢长大,否则,错过了成长中的风景,我会一生不安的,这张照片就拍于北京火车站,他们回来了。

当然有了孩子,我也可以把久违了的童心重新找回。

在孩子的面前,你是无法正襟危坐的,于是,和他满地打滚,给他当马骑,陪着他发出一些怪叫,做鬼脸,和他一起傻乐,玩他的玩具……平日西装束缚住的身体与灵魂又开始放松,生命里我乱了时差,忘乎所以地快乐。

有了孩子,我也真正开始知道“可怜天下父母心”这句话的含义。

以前听人说,在我们这个绝大多数人没有宗教信仰的国度里,孩子是我们的宗教。最初听到这句话,只当一个警句,而初为人父,才知道这是切身感受。

首先,我们曾是父母的宗教,成长的道路已经太过漫长,当初父母在自己身上的汗水与眼泪都在记忆里模糊,这一回,自己成了父母,一把屎一把尿中,开始重新品味出父母当初带自己的不易来,然后真正懂得了感谢,也懂得了“可怜天下父母心”这句话。

于是在带孩子的同时,赶快抓紧时间孝敬父母,心里还有些后怕,要是自己没孩子,对父母的感谢会淡一些和不够准确吧?

当然孩子给自己的远不止这几条,内容还有很多,然而总谈自己得到的好处,小气了点,大的话题也有,谈起来沉重了些,不过还是谈谈好,那就是:拯救男人从当父亲开始。这句话是两个意思。首先说说当父亲的人,改革这么多年,现代化的步伐一天快似一天,受到冲击最大的应当是男人。一天几份报纸一杯清茶闲天一聊就过去的日子一去不复返了,竞争之中,每个人为自尊为家人,为迎接别人的眼光拼争着,这其中,男人尤甚。成功是天经地义的,而不成功的男人怕是连自己都不能原谅自己,于是更是没白天没黑夜地在人群中摔打。因此现代化的步伐越快,这其中的男人越是可怜越是需要拯救。那为什么不在当父亲这一机会到来的时候,多给一些时间让自己和孩子待在一起,让那父子或父女之间的天伦之乐冲淡一下竞争中的残酷和疲惫。这是奔波中最好的良药,为什么要对此说“不”呢?看过一个调查,日本父亲平均每天和孩子待在一起的时间不到二十分钟,这个调查结果让我明白:为什么日本男人心理变态的比例高一些。但我想,中国的父亲大可不必如此,什么事情都是平衡着好一些。在过去的二十世纪里,母亲是最重要的词汇,父亲的概念只是朱自清留下的一个《背影》,新的世纪中,父亲能不能转过头来,把更多的快乐给孩子更给自己?如果这样,那这个世纪是可爱的。

拯救男人从当父亲开始,这句话的第二个意思是,在孩子的成长过程中,如果父亲的身影在他或她的身边多一些时间的话,也许我们这个民族,阳刚气会更多一些。

中国人中庸气质浓厚,野性与阳刚却一直缺乏,各种因素都有,改变起来是难了些,但不改变这种情况,我们民族的血性又在哪里?

看看我们的孩子吧!从幼儿园到大学,一路上的老师,女性占了十之七八,难怪我们的孩子阴柔多了而阳刚却不足。即使在家中,中国的传统也是母亲和孩子待在一起的时间多,而父亲总是甩手掌柜,因此孩子寻找阳刚,父亲这个老师却不在身边。

今后的父亲别再这样,带着你的孩子去球场奔跑去呐喊去游戏去强健身体,也许一代又一代,我们的野性与阳刚会重新注入到这个民族的血脉之中。二十一世纪,让父亲和孩子在一起的时间多一些再多一些吧!

拉拉杂杂,从小到大,说了太多当父亲的好处,但任何事都有正反两面,初为人父的负作用也是有的。

人常说,玩物丧志,孩子虽不是物件,但玩耍中,这样的危险还是有的。过去多少有些事业至上,自从有了孩子,就总想在家里多待上一些时间,找一个借口就往家跑,周末加班,内心里也有了抵触。诸如此类,奔波的脚步开始有些放慢,但却并不着急,因为快乐。

记得儿子降生不久,我获得了金话筒奖,本该激动,但可能因为儿子的到来,让我看到了另外一种奖励。金话筒奖励的是我的事业,而儿子的到来却是对我生命的一种奖励,因此不管怎样金灿灿的奖杯,也比不上行走在人群中,儿子信任地倚着我的肩膀安睡让我兴奋与感动,这是我获得的最高奖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