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3年2月14日,第一届《感动中国》在央视一套黄金时段播出,第一届《感动中国》年度人物,包括王选、刘姝威、姚明、濮存昕等十位人物。

在制作第一届《感动中国》的过程中,还有一个小小的插曲,它用被迫的改变奠定了之后《感动中国》的朴素基调。

这一届的《感动中国》,在录制的时候,颁奖过程中穿插了几个文艺节目,演出者是包括钢琴家刘诗昆在内的绝对大腕。这种选择,一方面是希望少量的文艺节目烘托气氛与情绪,另一方面也是因为还不那么自信:仅靠画面和访谈,能吸引住观众吗?

顺利录制完毕,然而赵化勇台长在审完片之后,作了一个决定,将颁奖礼中所有的文艺因素拿掉,朴素一些,单纯一些。

事后证明,这是一个正确且关键的决定,人们需要的,正是最朴素的感动。

我身边是一直为中国人在日本打官司的民间志愿者王选。只因面对历史,日本总有人一贯地躲闪和暧昧,于是,王选为上一辈的同胞去讨公平。公平来得并不容易,她说:其实,我们也是在给日本一个机会。

播出的当天,我就接到很多短信,都是表达感动。其实,大家的这种情感我不意外,在录制的现场,观众们的情感投入,已经让我有了这方面的判断。

节目播出的第二天晚上,我去人民大会堂出席元宵节的联欢,贾庆林看到我,最先表达了对《感动中国》的称赞,他说:“昨天的节目我看了,真感人!”隔了一会儿,我又看到吴仪和周永康,他们带着情感地向我表达了对《感动中国》的喜爱之情,语言也都非常朴素:“太感人了!”

这个时候我明白,几乎在最短的时间,《感动中国》似乎获得了上上下下的一致好评,这也就意味着,《感动中国》触碰到了时代的敏感点,满足了大家心中有、可周围笔下无的内在需求。当然,也意味着打开了《感动中国》前行的空间。

其实回头看,出现这种上上下下都叫好的局面并不偶然。

在社会的道德底线被不断突破的背景下,人们心中向善的愿望并没有泯灭,甚至因此变得更强烈。生活中的人们,哪怕一些为自己的利益在做着不那么光彩事情的人们,面对屏幕时,也依然可能被感动,因为残存的良心以及与利益无关的尊重;更不用说芸芸众生们,中国人的内心原本善良。

当然,大家都感动,也来自于《感动中国》回到一种人性的表达,不是概念,不是口号,不用空话套话,而是用心讲述真正好人的故事,用细节用情感用回到土地的质朴来讲述。这就拆掉了人们心中的墙,这时,不管你身居高位还是普通百姓,都只复原到一个有血有肉的个体上面,感动,就变得简单。当然,也与社会的需求有关。法律只是一个社会最低层面的道德标准,仅维持这种最低是不够的,更何况,这种“最低”还时常被突破。在我们这个并不靠宗教来确立信仰的民族中,在时代巨变的转折阶段,在信仰缺失的空白地带,什么,是十三亿中国人的精神家园?

恐怕还是要向道德、人心与传统文化方面去寻找答案。于是,《感动中国》与上上下下内存与外在的需求一拍即合。

在第二年的《感动中国》刚刚播出之后,时任广电总局局长的徐光春,接到中央政治局常委李长春的电话,电话中,李长春说:《感动中国》这个节目令人十分感动……相信广大电视观众看了都会感动,我是含着泪看完这台晚会的。这台晚会再一次证明,主旋律的节目,只要坚持“三贴近”是不会枯燥的,而且是会有强烈的吸引力和感染力的……

在第二届的《感动中国》中,获奖者包括杨利伟、钟南山,还包括高耀洁与梁雨润,第一次有了外籍人士——一位反省历史的日本人尾山宏当选,也第一次有了集体奖——衡阳大火中牺牲的消防员。

《感动中国》在众人的关注下,开始悄悄地拓宽并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