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毛《撒哈拉的故事》等

还有人知道三毛吗?或许会有人猜错,以为是张乐平笔下的漫画形象。其实,我们也这样认为过,只不过后来才明白,这是一位女作家,成长于台湾,却不是用宝岛来吸引我们,而是书中的沙漠、爱情与梦中的橄榄树。

三毛的书,是一本又一本从北京各个书店买回来的,《撒哈拉的故事》只是其中的一本,放在这里,不过是让它当个代表,这一套书出版的时间有间隔,估计全过程持续了一两年甚至更长,才接近出齐,等待也就成了一种乐趣。不像现在,电视剧都能在网上一夜看完,爽快却少了盼望的美感。出版社是赫赫有名的友谊出版公司,它出版了大量海外华人的作品,如同打开一扇又一扇窗。

如果说在当初,琼瑶已经成为女生必读,武侠让男女生痴迷,那么三毛则属于青春。我见过不少三毛的女性爱好者,比男同胞多得多。或许,三毛作为女性,承载并实现了太多女性青春的梦想。然而,三毛又绝对不只代表女性,否则无法解释我们这些人为什么同样投入其中。或许,是因为我们自己走不出去,幸好有三毛在替我们远行。而每一个人心中,都有一个远方,都有一个沙漠与草原与荷西还有橄榄树,而三毛,提前到达。

如果仅仅是这些,也就罢了,远行之后渐渐收住流浪的脚步与心,走进中年与老年,开始琐碎与平常的日子,那么三毛于我们,也就只是一个过客,相逢过,然后慢慢遗忘。

然而,三毛并没有给我们这样遗忘的机会。

相识她的文字几年之后,突然传来消息,在台北公寓的卫生间里,她自缢身亡。

一个流浪天边的奇女子,最后却在城市这狭小空间里告别一切,无论如何,都是一种讽刺。或许,也正是这种狭小,让三毛绝望,彻底离开,才会重新开阔。又或许,流浪天涯,不管脚步到达多远,都走不出自己,最远的终点只在最近的心里。

于是,我们再也无法忘记,因为三毛已经以一种永恒的方式成为我们青春的一部分。而不幸的是,她出发了就拒绝再归来,她已不会再老,可我们却不得不继续,说不清,谁在书写悲剧?

留下十几本不厚的书,几首如《橄榄树》一样的歌,一头长发和一堆谜团,她潇洒地走了。

至于她书中所写,人或事、情或心是真的还是虚构?一切都已不重要,因为在三毛的文字中,我们都曾真实地远行过。这就够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