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说写了些什么鬼玩意,压根儿就不重要”(第2/3页)

如果我能为你写上一篇题为《不重要性的重要性》的文章,我会用我一贯的窑子风格向你展示:小说写了些什么鬼玩意,压根儿就不重要。不管身处什么时代、在什么时间节点上,只有施展了文字的魔力,才能写出真正的小说。而创作的主题只不过是作家想象力的一块跳板。小说艺术——如果现在还可以这么称呼它的话——从一无所有到能够人工合成只不过经历了300年的时间,现如今已经达到了如此完美的机械化程度,区分小说家的唯一方法就是看他们写的究竟是比尤特的矿工、中国的苦力、布朗克斯的犹太人还是长岛上的股票经纪人或是其他什么东西。所有的女作家和大部分的男作家写出的东西都毫无二致,或者至少是从半打已经彻底标准化了的产品中择选一种。除去那些不可避免的细微的差异(从长远看来这些差异可谓微乎其微),这些破玩意儿用机器也能做得出来,这种情况指日可待。到最后,只剩下一些写无可写的“作家”,瞎胡搞地整些幺蛾子。

我觉得你们都疯了。我要去干我的电影事业了。说不定甚至会去当个制片人。


[1]查尔斯·莫尔顿(Charles Morton)时任《大西洋月刊》(The Atlantic Monthly)编辑。

[2]此处所指应为1945年11月钱德勒在《大西洋月刊》上发表《好莱坞作家》(Writers in Hollywood)一文,文中对扼杀剧作家天才的好莱坞体系及剧作家受到的不公待遇进行了剖析及鞭挞。

[3]欧文•霍夫曼(Irving Hoffman)为《好莱坞报道》专栏作家。

[4]《好莱坞报道》(The Hollywood Reporter)是美国娱乐界行业杂志,由威廉·R.威尔克森(William R. Wilkerson)于1930年9月1日创办,最初只报道有关好莱坞的电影新闻,在1950年代电视普及后亦开始报道电视新闻。

[5]查理·威廉·布拉克特(Charles William Brackett,1892-1969),美国小说家、剧作家及电影制片人。

[6]此处应指《星期六晚邮报》(The Saturday Evening Post)杂志,1897年创刊于美国,雷蒙德·钱德勒曾于20世纪30年代为其撰文。

[7]小贝尔尼·雷(Beirne Lay Jr.,1909-1982),美国作家、航空作家及好莱坞剧作家,曾于二战期间服役于美国空军。

[8]此处指代的应为美国小说家詹姆斯·托·法雷尔(James T. Farrell,1904-1979)。詹姆斯因代表作《斯塔兹·朗尼根》三部曲(The Studs Lonigan Trilogy)而知名。

[9]儒勒·罗曼(Jules Romains,1885-1972),原名路易·法里古勒(Louis Farigoule),法国小说家、诗人、“一体主义”诗歌倡导者。罗曼从资产阶级人道主义出发,同情劳动群众,主张作家不仅应表现个人,塑造英雄人物形象,更应反映群众的共同命运和集体一致的心理。他还提出诗人个人的内心生活不应作为诗的题材,而群众的共同生活、人类的爱才是真正诗的题材。

[10]沃尔科特·吉布斯(Wolcott Gibbs,1902-1958),美国幽默作家、戏剧批评家、编辑、剧作家及短篇小说家。自1927年起担任《纽约客》杂志专栏作家直至辞世。

[11]《克拉丽莎·哈洛》(Clarissa Harlowe,又名《一位年轻女士的生平》)为英国十八世纪著名小说家塞缪尔·理查逊(Samuel Richardson,1689-1761)代表作,讲述了美丽娴雅的富家小姐克拉丽莎·哈洛在婚姻上的不幸遭遇,被称作是“感伤小说(Novel of Sentiment)”的源头。

[12]《最后一笑》(The Last Laugh,又名《最卑贱的人》(Der Letzte Mann)),改编自果戈理小说《外套》的德国默片,由德国无声电影大师卡尔·梅育(Carl Mayer)编剧,F. W.茂瑙(F. W. Murnau)导演,是20世纪20年代前期诞生的室内剧电影代表作。

[13]《杂耍班》(Variety),1925年德国默片,是德国著名演员埃米尔·简宁斯(Emil Jannings)步入影坛后主演的第一部名作,也是德国最早期影评人出身的导演埃瓦尔德·安德烈·杜邦(Ewald André Dupont)编导的第二部作品。

[14]《M就是凶手》(M.)为1931年德国剧情惊悚电影,由弗里茨·朗(Fritz Lang)执导,彼得·罗(Peter Lorre)主演。

[15]《梅耶林》(Mayerling)为1936年法国历史剧情电影。

[16]《荒林艳骨》(Night Must Fall)为1937年美国悬疑惊悚影片。

[17]《党同伐异》(Intolerance: Love’s Struggle Through the Ages)是1916年由大卫·格里菲斯(D. W. Griffith)执导的美国默片,被视为默片时代最伟大的作品之一。“最后一分钟营救”的叙述手段即出自该片。

[18]《小狐狸》(The Little Foxes)为1941年美国剧情电影,由威廉·惠勒(William Wyler)执导。

[19]《房东小姐》(The More the Merrier)为1943年美国喜剧电影。

[20]《亲爱的露西》(Dear Ruth)为1945年由美国剧作家诺曼·卡斯纳(Norman Krasna)创作的舞台剧。

[21]《野鸽之声》(The Voice of the Turtle)为1943年由约翰·范·特鲁顿(John William Van Druten)创作的百老汇舞台剧。

[22]《有前科的坦克瑞夫人》(Mrs. Tanqueray’s Past)是一部源自英国剧作家亚瑟•温•平内罗爵士代表作《坦克瑞的续弦夫人》[The Second Mrs Tanqueray(1893)]的戏剧作品。

[23]《俄克拉何马》(Oklahoma)为1943年百老汇著名音乐剧。

[24]《亲爱的布鲁特斯》(Dear Brutus)是英国小说家、剧作家詹姆斯·马修·巴里(James Matthew Barrie)创作于1917年的经典三幕喜剧。

[25]《结婚》(Getting Married)是爱尔兰著名剧作家萧伯纳(George Bernard Shaw,1856-1950)的重要作品之一,初演于1908年。

[26]尼曼奖学金(Nieman Fellowship)由美国《密尔沃基新闻报》(Milwaukee Journal)创办人鲁休斯·尼曼(Lucius W. Nieman)的遗孀艾格尼丝·尼曼(Agnes Wahl Nieman)于1936年捐款100万美元在哈佛大学设立。

[27]《利文沃兹案》(The Leavenworth Case)是被誉为美国侦探小说开创者之一的安娜·凯瑟琳·格林(Anna Katharine Green,1846-1935)的代表作。

[28]埃德蒙·威尔逊(Edmund Wilson,1895-1972),美国著名评论家、随笔作家,曾任美国《名利场》和《新共和》杂志编辑,《纽约客》评论主笔。

[29]此处应指伯纳德·奥古斯丁·德沃托(Bernard Augustine DeVoto,1897-1955),美国历史学家,作家,主要研究方向为美国西部历史。

[30]此处应指约翰·菲利普斯·马昆德(John Phillips Marquand,1893-1960),美国小说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