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能设计(第2/2页)

我倾向,要在上述意义上承认宿命,接受这个不管是谁发明的烂摊子。宿命何因?只为局限。不敢承认自己的局限吗?我们生而为某一整体之局部、某一对峙着无限的有限,不是吗?因此,若向那冷漠的“造物主”讨要意义,你就永远都是个只会背台词的戏子,或被牵动着的玩偶。但一个有想象力的表演艺术家,是会让编导也吃惊的。譬如艺术,难道不是一种限制,或是由于某种限制吗?但其中却有着无限可能的路途。大凡存在者,都必有宿命为其前提。大凡自由,都是说,在某种局限下去做无限的寻求。尼采说,伟大的人是爱命运的。是呀,既不屈从它,也不怨恨它,把一条冷漠的宿命之途走得激情澎湃、妙趣横生,人才可能不是玩偶。那是什么?又如尼采所说:既是艺术品,又是能够创造并欣赏艺术品的艺术家。

所以,无论是“上帝造人”,是“智能设计”,是“大爆炸”还是“进化论”,都不影响人要对创世之神(秘)说是,否则你坚强地撞墙,终还是你倒,而墙巍然矗立;也都不妨碍人向着救世之神(性)的呼告与皈依,不然你就只在愤怒、沮丧、抑郁、绝望等子目录中选项吧——但要注意,其根目录是:愚蠢和仇恨。

因此可以这样说:“救世主”既存在于我们自己——永不熄灭地寻找着圆满与善美的心魂,又不是我们自己——即非那具被限定的肉身和偶然的姓名。拯救,即在有限向着无限的询问中、人向着神秘之因的谛听中;而大道不言,大道以其不言惊醒了人的智慧——唔,那原是一条无尽无休地铺向圆满与善美的神性之路!从而你接受宿命又不囿于宿命,从一个被动的玩偶转变成自由的艺术家,尊重原著又确信它提供了无限可能。圣灵即于此刻降临。所以,拯救必定是“道成肉身”。

这样,我就又看懂了一件事——说“上帝造人”跟说“大爆炸”,真的没啥不一样吗?作为创世的最初之因,二者的证据同样不足,为什么有人宁可相信“上帝造人”,而对“大爆炸”置若罔闻?另一些人则对“上帝造人”深存疑忌,却很容易就接受了“大爆炸”?是呀,看起来大家说的是一码事,其实呢,各存所念!后者必持无神论,相信宇宙的诞生不过是一次毫无道德倾向的物理事件,人呢,更是偶然生成,尤其是偶然生成的万物之主宰,于是乎人性便得其全面的自主和自由——但得强调:一不留神也就纵容了人性恶。前者当然是有神论,其根本在于相信人非万物之主宰,而是需要更高的精神引领。其愿望,尤其结果,是把问题引向了人的责任,引向了对人性恶的监督——譬如,士兵再聪明也得服从命令,导演再先锋也要尊重原作精神,而造假的商家终也躲不过“3·15”这一天。

二〇〇七年十一月十七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