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由平等”与“终极价值”(第2/2页)

为什么选定一个“神”字呢?一是因为,他神秘莫测地已然把人的处境安排停当;二是因为,他高不可攀到人休想与他讨价还价;三是因为,人类心中,早已先验地埋下了神命的受体,或对善爱的响应——宗教信仰的长盛不衰、历久弥坚即是证明。因而,神,意味着不容漠视,不可违背,不由分说,却又随时与人接近;这与装神弄鬼的强权,或骗吃骗喝的迷信,完全两样。

怎么两样?问题还是:如何区分!

最要紧的一点是:别让人——不管谁——从中插一杠子。神,拒绝中介,拒绝人写的“使用说明”。

那您现在的勾当算怎么回事?一切神说难道不是都由人传?那么,凭什么来辨认这是神的原著,那是人的改编?

凭的是:人说与不说,都是人躲不开的那些处境,比如生与死。凭的是:人再怎么智慧,也有其无可设问的那些事物,比如有与无。凭的是:无论谁心里都有的价值本能,比如相应于善与恶的爱与怕。

后一条缺乏证据吗?证据之一是:任何人干了坏事心里都不自

在,尽管显意识可以掩盖它,甚至掩盖到只在梦里莫名其妙地显现;而相反的行为则会让人心安理得,甚至引以为荣耀。证据之二是:素不相识者,只要语言相通,都可以毫无障碍地讨论善恶,无须先做界定;否则,没有价值标准,人与人之间其实不能说话。

既如此,神不多余吗?

但是,人会掩盖罪恶、夸大光荣、模仿激情、假冒真诚……神将揭穿这一切丑行。这揭穿,即证明神在,因为这揭穿的胆识不可能不是经由信念,而信念并不都由理性推出,而是站在理性尽头的那些伟大者,凭其眺望、凭其谛听、凭其感悟……总之,是凭其茫茫无路时对人类的一份执着的热爱所揭示的。人的躯体中,或灵魂里,确如浮士德博士一般,是一场魔鬼与上帝的赌局——或是善本能得到响应,或是恶本能日趋强化。

所以拒绝中介,要每个人直接与神对话,听到神的声音。上哪儿听去呢?不是上哪儿去听的问题,而是用什么去听——用心,而不是用耳。平心静气地听,谁都听得见——心底一直都在的那些正念,望眼欲穿,跃跃欲试,只等神子来把它点燃。不是脑袋发热,是心的照亮,一切真呀、善呀、美呀、公正呀、爱愿呀……被照亮的心都能立刻认出它们。不可能认不出。那不是智力的事。你凭什么说你认不出?你说你认不出什么呢?所以你已经认出了。

我们所以在“自由平等”与“终极价值”之间常绕得糊涂,并非因为二者有着非此即彼的冲突,而是因为我们受了“中介”的诱骗——比如诱骗亚当和夏娃的那条蛇,倒把气撒到了“终极价值”身上。

有理有据地取消了最高的中介,而非最高本身,人才能不受强权之害,而使自由平等得其保障。但自由平等却是底限,仅仅是底限,一个“限”字说明它是要确保的,比如说,即便是个游手好闲的家伙,你也得让他有个活路——而这却是出自最高判断,即神命,没人可以对此讨价还价。上线则不同。上“线”而不是上“限”,是说人对善与美的追求,对神秘事物的追问,是不受限制的——人的残缺令人无权去限制,而神的无限表明神不会去限制。上线不断被超越,正是神的期待、人的希望,是一曲演奏不完也欣赏不尽的天籁之音。

所以“上线”一定是高于“底限”的,但他们不是轻蔑与被轻蔑的关系,而是存在的必然,是保持存在的动态与和谐的必要。这个必然与必要,是不可以在其任何一点上被破坏的;而破坏,从来都在两个方向上显示:一是“上线”对“底限”的轻蔑甚至打击,即精英主义的过度;二是“底限”对“上线”的抹杀甚至敌视,通常是价值虚无的泛滥。

二〇〇八年八月五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