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茶、猫与旧家:町家古本屋与茶房(第2/3页)

日人爱猫者甚众,也常遇到爱猫的旧书店主人,譬如紫阳书院的镰仓先生。最初与他聊天,就是看店里贴了不少猫的照片,问他是否喜欢猫,对方喜道,是啊,你也喜欢?真是爱猫者最有效的交流方式。

挑了岩波书店版松村纪代子的《猫的书架》和淡交社版田中贵子的《可闻铃音——猫的古典文学志》,到柜台边问:“您也喜欢猫么?”看起来很酷的中村先生脸上顿时亮起笑容:“是啊!你也是?”又顺利打开话题。他十分和气,为我端来一张木凳,对坐谈天。

他说这间店三人轮班,有一位女生,自己的网店叫“滑落鼻尖的眼镜”,专注童书、昭和时代的食谱书、怀旧的绘本和小说,以及各种女性相关的书,可爱且神秘。另一位也很神秘,网店叫做“思考之外”,热心旧书展卖会等活动,常有些意想不到的创意。中村先生的网店叫“旧书蒲公英”,兴趣在日本文学、哲学、思想、美术、电影、海外文学方面。他说很喜欢张爱玲的作品,惜乎尚无日译版全集。还喜欢莫言。

“旧书店生意虽不好做,但还是想开一家实体店。三个人一起开,各自把喜欢的书拿出来,书店的风格也更综合多样。个性鲜明,又能奇妙融合。”

午后的阳光照进木格推拉门,影影绰绰,极安静,看得见空气中细细的灰尘

问他如何想到租这间町家民居开店,他笑说因为喜欢这种老房子,“最有京都的感觉”,最初对京町家也一无所知,去参加“京都·人与地区交流馆”的“景观·地域设计中心”举办的“町家研究班”,才了解了一些。京都町家成型于江户中期,大多数烧毁于蛤御门之变(1864年)的大火。选定的这座旧宅已有一百五十年历史,衰朽不堪。不要紧,一点一点来。从安装新锁开始,擦拭每一寸窗棂、墙壁,请来有二十余年工作经验的町家建筑职人设计改装方案。那是2009年3月末,料峭春寒,有大风。挨家挨户跟附近人家打招呼,说要努力经营一家令周围人都喜欢的旧书店,归来看到中庭绽开的蒲公英花已阑珊。一日一日努力,清水洗净的窗玻璃重又安好,洒进室内的阳光初生般明净。春天已经到来,过些时日樱花就要开,京都最美的时候。将原先泥土糊的墙壁全部撤去,换成更结实的竹骨架。旧土以水化开,混入干草屑、砂子,可以重新糊上竹墙。工程浩大,汗水滴在新土里,与这间屋子渐渐有亲近的感觉。崭新的面目益发清晰:多余的竹片劈开装饰四围墙壁;固定廊柱,刷新门框窗棂;将新写的招牌挂到门前;信箱上也可以写上店号;安装书架,布置图书……填补各处细节。女生心最细,书架空余处摆放一系列木头小娃娃。窗台上搁一只旧打字机,一把古老的算盘。和所有旧书店一样,在门口摆出特价书箱。某个瞬间清楚感知,这处空间流动的某种气息,独立生命已诞生,令他们兴奋不已。

他说,房租其实没有想象的那么贵,靠网店支持,实体店生意也能维持。还没有加入京都旧书店协会,某种意义上还没有得到同行认可,也没有融入某个圈子。问他为什么不加入,他笑道,入会费用很可观,暂时不太承担得起。争取明后年加入,以后就能参加集体活动啦。

原来京都一年三度的旧书市只有旧书店协会的成员才有参加资格。

交谈间有两位客人开门进来,一位大叔在墙角书架翻阅小说,一位妇人在食谱跟前流连不去。店里有很全的《生活手帖》,我也很喜欢这本杂志,细述日常生活种种细节,教你做菜、缝纫、园艺、手工,很符合我对未来家庭生活的想象与要求。

虽然店里书并不多,文学方面的书籍也有明显的私人喜好倾向,我却对这里怀有极大的好感。也许是处处用心的细节打动我,也许是木格窗筛进的阳光过于美好,也许是三位年轻人趣味迥异却能走到一起的因缘际遇令我心折。离开前说,一定再来,哪怕什么都不买,只是坐一坐,晒会儿太阳,像猫一样打会儿盹也不错。

平时逛旧书店,都只为买书,目的单纯。有喜欢的书就如获至宝,若价格合适,则如捡了便宜一样乐不可支。想来真是缺了许多趣味,也失了许多和店家谈天的机会。旧书店主人常有一肚子掌故,如果有幸聆听,真一点不逊于淘得好书。不知这间年轻的町家古本屋还将经历怎样的变迁,积累怎样的故事。

既然提到町家旧书店,不妨写一写离这家一公里左右的另一间町家茶房。沿小川通继续往南,到京都府厅西侧的油小路通,有一家叫做“词语之羽音”的茶室,店号标着“旧书与茶房”,只是这里的旧书不出售,仅供客人阅读。店家是一对夫妇,旧宅也有一百五十余年历史。如果不留神,几乎要忽略店门口小小的标志。和京都许多老店一样,这家门厅极朴素,也没有起眼的招牌,还以为是寻常人家。拉开木门,玄关寂静,左侧尚有一道进入内室的拉门。迟疑着是不是应该进去,会不会打扰门内的人?太安静。

离町家古本屋一公里左右的另一家茶房

木门内有一只竹风铃,拉动门时即叮咚作响。眼前是温馨家常的一幕。小方桌边围坐的人们或轻声交谈,或读书,或写作,或喝茶。有父亲和孩子来,在厅内长条木桌上做轨道模型。小孩子在草席地上滚来滚去,一会儿问父亲有没有完工,一会儿又凑上前帮忙。墙边靠着若干木质书架,摆满杂志、文库本、漫画,与私人书房无异。小音箱上摆着与猫相关的各色饰物,廊柱上挂着的手绘日历画的也是猫。屋子西首面朝庭园,在走廊内可以看到院内修剪得很随意的松、柊、山茶。青苔盆景蹲在水台边,竹筒内有水滴落下,漾起石钵清水的涟漪。阳台推拉门底部有很小的活动门,想是为方便猫的出入。廊内指向洗手间的方向画着小小的猫爪印,十分可爱。又是一家极爱猫的主人家,说是养了一只叫Okaki的女猫。

光阴静谧,好像已忘记如何到达这里。隔壁厨房杯盘响动,传来热油煎炸食物的滋滋声。邻桌男人与友人笑谈某本画集。在书架上取了小林秀雄的《近代绘画》翻看,似仍未在中国大陆见到小林秀雄的译本。台湾翻译过他一本《读书与人生》,还没有读过。

既是茶房,自然有茶水和点心,咖啡也好。一保堂的抹茶与牛奶,草莓热奶与手捏的小雪兔,猫脸冰激凌,都好。小桌留言本上有旅人们的字句,赞美店家的食物美味,店里气氛亲近怡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