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这些战利品中,人们偶尔也能撞上真正的杰作。比如,我就记得由费雯丽和劳伦斯·奥利弗主演的《汉密尔顿夫人》。我还想提一提当时还很年轻的英格丽·褒曼出演的《煤气灯下》。地下产业很是小心翼翼,有时在公厕或公园里,可以从一位可疑人士的手里买到一张明信片大小的男女演员剧照。一身海盗打扮的埃罗尔·弗林是我最珍贵的收藏,我在许多年间一直试图模仿他高高抬起的下巴和能独自上挑的左眉。后一个动作我始终未能模仿成功。

在结束这段马屁话之前,请允许我在这里再提及我与阿道夫·希特勒的一个相似之处,即我年轻时对札瑞·朗德尔的迷恋。我仅见过她一次,在那部名叫《走上断头台》的影片中,该片讲的是苏格兰女王玛丽一世[7]。我只记住了影片中的一个场景,即她那位年轻侍从头枕着他在劫难逃的女王的美妙大腿。在我看来,她是有史以来出现在银幕上的最美女人,我后来的趣味和偏好尽管相当得体,却依然是她的标准之翻版。在我试图对自己那些不成功的罗曼史作出解释的时候,奇怪的是,这一理论似乎出奇地令我感到满意。

朗德尔好像在两三年前死于斯德哥尔摩。此前不久,她推出一张流行歌曲唱片,其中一首题为《诺夫哥罗德的玫瑰》,作曲家名叫罗塔,这一定是尼诺·罗塔。其旋律远胜过《日瓦戈医生》中的拉拉主题,歌词幸好是德语,因此便不用我操心了。演唱者的音色近乎玛琳·黛德丽,但她的演唱技巧却更胜一筹。朗德尔的确在歌唱,而非朗诵。我时常想,德国人听到这样的旋律后便不再会齐步“向东方”迈进了。[8]细想一下,我们这个世纪创造了太多的伤感作品,胜过此前任何一个世纪,这个问题或许应该引起我们更多关注。或许,感伤作品应被视为一种认知工具,尤其在面对我们这个世纪巨大的不确定性的时候。因为感伤(schmaltz)的确与痛苦(schmerz)血肉相连,是后者的小弟弟。[9]我们大家均有更多的理由待在原地,而不是齐步行军。如若你最终只会迎头赶上十分伤悲的旋律,那么行军的意义又在哪里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