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十

流浪的达尔马提亚狗在青铜骑士后面听到某种有点熟悉的、被雨声盖过的奇特声音。它稍稍加快速度,追上雕像,抬起鼻子,想要捕捉那骑士嘴里吐出的东西。从理论上讲,这对它来说并不困难,因为它的达尔马提亚就是多位恺撒的出生地。它熟悉那门语言,但它分辨不出口音:

 

请勿去做恺撒,请勿迷恋紫色,此事并不鲜见。过简单的生活,纯洁严肃,真诚自然,做正义的友人,虔诚善良,慈悲为怀,不懈工作。竭尽全力满足哲学之希求。敬畏神祇,拯救众人……
勿让未来惊扰你,你终归要抵达未来,若你必将抵达,请保持你现今拥有的理智。
万事皆同,体验相近,转瞬即逝,其构成如粪土;如今之人即我们昨日埋葬之人。
若神祇存在,离群索居则不可怖,神祇不会让你身陷不幸……
抗拒任何既成之事即背离自然。
人们为了彼此来到此世。要么理解他人,要么忍受他人。
宇宙即改变,生活即观念。
永远去走捷径,自然之路即捷径。
想象不止,你便思想不止,因为心灵是由想象上色的。
爱那让你返还以对的彼物,返回哲学时不应如同面对严师,而应怡然如有奴仆手持浴绵侍奉,或如受领膏药,或如静享热敷……
整体的观念即社会。
最高贵的惩罚即拒绝变得同你的敌人一样。
有害蜂房的东西亦有害蜜蜂。
关于痛苦:我们无法承受的重负会使我们脱离生活;能够持续的东西便可承受。理解在出神中保持其宁静,自制的自我不会每况愈下;道出痛苦的应是那被痛苦损害的部位,假使它尚有余力开口。
三种事物同你有关。其一为你的周围;其二为促成万事万物的神意;其三为与你同时生活的人。
不带骄傲地接受,不带争斗地放弃。

 

之后便再无任何动静,除了雨点在米开朗琪罗的石板上溅出的声响。达尔马提亚狗冲过广场,如同一块出土的大理石。它无疑跑向了古代,耳朵里还回响着它的主人、即那座雕像的声音:

 

世事你看了百年还是三年,其实并无差异。

一九九四年


[1] 本文原题“Homage to Marcus Aurelius”,首发于《艺术》(Artes)杂志,入选《1995年美国最佳散文选》(The Best American Essays of 1995)。俄文版题为“Дань Марку Аверлию”。马可·奥勒留(121—180),罗马皇帝(161—180在位),同时也是一位斯多葛派思想家,著有《沉思录》12篇。

[2] 这里的“古代”(antiquity)主要是指古希腊罗马时期。

[3] 这里的“幸灾乐祸”用的是德语“Schadenfreude”。

[4] 卡里古拉(12—41),罗马帝国第三任皇帝。

[5] 这里的“解放者”用的是西班牙语“libertador”,指的就是被用作旅馆名称的玻利瓦尔,玻利瓦尔(1783—1830)是拉美革命家,被誉为“解放者”。

[6] 苏埃托尼乌斯(70—130),古罗马历史学家,著有《罗马十二帝王传》。

[7] 据传是奥古斯都的六大史家之一。

[8] 普赛罗(约1017/1018—约1078),拜占庭历史学家。

[9] 此处“奥古斯都们”用的是拉丁语“augusti”。

[10] 卡诺瓦(1757—1822),意大利雕塑家,其作品标志雕塑从戏剧化的巴洛克时期进入以复兴古典风格为追求的新古典主义时期。

[11] 托瓦尔森(1770—1844),丹麦雕塑家。

[12] 此处“少女”用的是意大利语“fanculla”。

[13] 康茂德(161—192),马可·奥勒留之子,罗马皇帝(177—192年在位)。

[14] 波伊提乌(480—524),古罗马哲学家,著有《哲学的慰藉》。

[15] 爱比克泰德(55?—125?),古罗马新斯多葛派哲学家。

[16] 指公元前27年至公元180年罗马帝国统治下的和平时期。

[17] 哈德良(76—138),罗马皇帝(117—138在位),哈德良无嗣,在马可·奥勒留很小时就刻意栽培他,哈德良收庇护(86—161,138—161年间的罗马皇帝)为嗣子,条件是庇护收奥勒留为嗣子,最终为奥勒留走上皇位铺平道路。

[18] 查德金(1890—1967),法国雕塑家,这里提及的雕塑名为《被毁灭的城市》,1953年立于鹿特丹,布罗茨基曾称这座雕塑为他最喜欢的纪念碑之一。

[19] 荷兰又译尼德兰,其名称Netherland原意指海边的低洼地带。

[20] 此处暗指一部1962年首演的百老汇音乐剧《去广场的路上,出了滑稽事一桩》(A Funny Thing Happened on the Way to the Forum),音乐剧的背景为古罗马。

[21] 此处“灵魂”的原文为拉丁语animus。

[22] 作者在这里耍了一个文字游戏,马可·奥勒留的座右铭“泰然”(Equanimity)由“equ”和“animus”两部分组成,“拼错”的词为“Equinimity”(即a误为i),而Equine即为“马”。

[23] 意大利古城。

[24] 图密善(51—96),罗马皇帝(81—96年在位),他专横暴虐,后被其妻和近臣杀死。

[25] 见《战利品》一文第12节的注释。

[26] 罗马的图拉真广场由罗马皇帝图拉真为纪念征服达基亚人而建造。

[27] 哲学一词的古希腊原意为“爱知识”。

[28] 作者在此给出的年代似不准确,马克·奥勒留146年登基,卒于180年。

[29] 阿格里帕(公元前63?—公元前12),罗马帝王皇帝奥古斯都的宰相。

[30] 尼禄(37—68),罗马皇帝(54—68在位),古罗马最著名的暴君之一。

[31] 福斯蒂娜(135—175)。

[32] 爱比克泰德(55?—135?),古罗马新斯多葛派哲学家。

[33] 此处可能是在打趣恺撒遇到提伯坦女先知(Tibertine Sibyl)的传说。如今广场上常有游客晒日光浴。

[34] 齐诺(公元前340?—公元前265?),古希腊哲学家,斯多葛派创始人。

[35] 塞内加(公元前4—公元65),哲学家,尼禄的老师。

[36] 卡图鲁斯(公元前84?—公元前54?),古罗马抒情诗人。

[37] 卢克莱修(公元前94?—公元前55),古罗马诗人、哲学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