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言(第2/2页)

事实上,恐惧确实会催生悲剧和痛苦:孤独源自恐惧,自省源自恐惧,苦恼源自恐惧,怯懦源自恐惧。恐惧极其隐秘地破坏着我们的生活,等我们意识到的时候,已经很晚了。当一个男人看到一个被虐待的孩子或者一位正在被殴打的妇女时,他对自己说:“这不关我的事”或者“别人会管的”。后来,他得知那个孩子或是那位妇女死了。他的内心一定会被恐惧占据,这种恐惧会间接地毁了他,会让他此后的生活被自责和悔恨占据。然而,当时他只需要对施暴者说一句话就好,一句“住手,否则我就报警”就能解决问题。多么简单!

一位恋爱中的女士,整天害怕某一天自己的爱人不爱自己了,害怕爱人“劈腿”,害怕爱人离开自己,于是,她无法全心全意地去爱自己的爱人,还时不时地来个骚扰或纠缠。正是因为这位女士自己内心的恐惧,她的爱人“劈腿”了,离开了她。因为他厌倦了,他觉得自己整天被莫名其妙地怀疑,他受不了她爱他的这种方式。一位母亲,一边把自己的孩子从一条神色悠然的狗狗身边拉走,一边夸张地大叫着“别碰它,它会咬你的”,把自己想象出来的恐惧强加在孩子身上,同时,也强加在那条并不懂她在说什么的狗狗身上。也许,它真的会咬人,因为恐惧十分有感染性。请注意,判断形势、评估风险、确定步骤,都和非理性的恐惧无关。恐惧只是一种情绪反应,在大多数时候,还是一种不好的、毫无依据的情绪反应。恐惧会让人陷入自我厌恶,然后使他们走向自我毁灭。还有,如果我们不自爱又怎么能够真正地爱人?不自爱又怎能奢望被爱?

我想起朋友之间的一次闲聊。那是新世纪之前的一个晚上,我们十二个人聚在一起,大家都还算是有文化、有辨别能力的人。但是我突然意识到我们当中有四个人是真的害怕那个会在12月31日午夜发生一连串灾难的传说。这种灾难论的传说造成了一种恐慌。其中一位女士特别担心,她对我们说今年她要回家,“这样的话,至少我们能死在一起”,于是我说起了前不久刚刚看过的一些关于这方面的东西:那个推算耶稣诞辰的修士在推算过程中有两三年的误差,也就是说,我们当时已经处在2002年或者2003年了。所以,只剩下一种可能——计算机不喜欢“2000”中的这一串零。说完,我看到那四张紧张的面孔终于有所放松。理智摧毁了深埋于他们心中的虚幻的恐惧。饶有趣味的是,我并没有深究这位可怜的修士是不是真的在计算过程中出现了失误。

在类似的2012年末日论面前,不少人也有同样的表现。他们购买《2012生存手册》(大概120欧元),甚至在内华达州的沙漠上买三星级的地堡掩体(一座地堡的价格相当于巴黎七区一套三居室的公寓的价格)。至少,真的有些人是这样做的!

而这种恐惧的意义在于造就了一个利润丰厚的市场。被这种恐怖论洗脑的人绝对买了不少原本毫无用处的东西,还做了无数损失惨重又令自己后悔不已的决定。

据说,下次世界末日来临是2020年。这样一来,我们就有时间去储备蜡烛和干豆角了。看吧,你有没有发现这些世界末日都特别青睐一些数字序列?2000,整数。21-12-12,用英语写出来就是12-21-12。如果换了别的数字可能就显得没有那么帅气了,比如19-06-13之类的。还有,2020,就是20-20。

有点儿跑题了,这属于“外在”恐惧的范畴,虽然这些“外在”恐惧也在我们“内在”的恐惧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以上这些纯粹是为了保罗·拉马尔什写的。他并没有意识到自己一直屈服于内心的恐惧,在被人揭穿内心的恐惧时会恼羞成怒。他,会害怕?当然不会。他有必要对自己有一个正确的认识。

他匍匐了很久,只为了在某一天能站起来,能大步前进,能好好生活。


(1) 莱姆病是由伯氏疏螺旋体感染引起的一种自然疫源性急性传染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