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有方向,怎么走都是游荡

现在,我希望你能放下手头所有的工作,点开一首舒缓的略带小清新的音乐,和我一起运用想象力来做一件有意义的事。

想象一个美好的周末清晨,你在九十点钟醒来,阳光明媚,周身舒畅。打开窗户,呼吸到新鲜的空气,放眼望去,一片新绿。这是一个没有工作、没有压力的周六的早上。

起床之后的你和自己心爱的人,可能是家人,或是那个ta,共进早餐,吃的是你最爱的食物。接下来你们打算一起去旅行。

你们一起驱车前行,周末城市的郊外宁静而美好,充满梦幻的色彩。谈笑间,你们来到了一座欧式风情的白色木屋前。

里面人头攒动,你们决定进去一探究竟。你突然发现,屋里居然站满了与你的生命息息相关的所有人。家人、朋友、同学,一切你所珍视的人都在这个房间里。你很吃惊,但是似乎没人发现你,大家目光平静,互相交流着。

你想和他们打招呼,但大家对你视而不见、听而不闻。于是你站在一旁,在一定距离之外静静地打量着。过了一会儿,所有人都入座,逐一站在台前发言、分享。你没有仔细听大家在说什么,只是很好奇。过了一阵你发现没人上台去讲话了,于是你决定走到台前把自己的想法也和大家分享。

你站起身来,带着些许紧张和忐忑,但还是保持着向前的勇气。一步、两步、三步、四步、五步、六步、七步,七步之后,你站到台前,转过身面对大家,深吸一口气,准备说出心中所想。

正要开口,你突然发现在你右手边不远处的桌上放着一个木盒。你很好奇,之前并没有注意到它,你想去看看里面到底装着什么。

你正打算打开盒子,却看到了盒子上有一张你的黑白照片,肃穆而沉重。抬头一看,头顶横幅上写着一行字:沉痛悼念×××。

没错,这就是你的葬礼。

读到这里,你可能以为自己买错书了,怎么一本励志书变成了一部悬疑小说?但如果刚才你在阅读时真的将自己代入这个场景,那你或许会经历些许灵魂的洗礼。——这也是国外流行的“墓园疗法”的一个环节。

不要停下来,你还在葬礼中,一个会在五十、六十,甚至一百年后真实发生的葬礼。从古至今,一个人自出生那一刻起,便是向死而生,没有任何一个人能逃离死亡的命运。

1987年,美国著名小说家雷蒙德·卡佛被诊断为肺癌。在最后的诗作《最后的断片》中,他写道:

这一生你得到了

你想要的吗,即使这样?

我得到了。

那你想要什么?

叫我自己亲爱的,感觉自己

在这世上被爱。

这首诗刻在卡佛的墓碑上,也是电影《鸟人》的开篇。

对雷蒙德·卡佛来说,面对死亡,他知道了自己最想要得到的是爱,希望自己是别人“亲爱的人”。

那么,我们呢?

我们希望在生命结束时,如何回顾自己一生的得失?又希望别人在我们的葬礼上如何悼念自己?

我思考过很多次,还曾跟我的学生进行过互动,答案各不相同。有个英文名叫威廉的中国学生说,他希望,对于他的妻子,他是一个好丈夫;对于他的孩子,他是一个好父亲;对于社会,他是一个有贡献的人;而对于他自己,只愿此生无悔。很难想象这是一个14岁男孩说的话。

另一个15岁少年说出的话更让我震撼——他当时竭尽全力用英文(这是我在英语课上做的活动)来表达自己的愿望,翻译成中文是:他希望“他的死亡代表了一个时代的终结”。

每个人终将离开这个世界,在我看来,生命的意义蕴于当下的每一刻和每个选择之中。假设明天是你生命的最后一天,你是否还选择做你当下从事的事情?是否能坦然离开这个世界?

如果说这个问题对于之前的我而言,更多是一种假设,那么经过父亲的葬礼,我终于能够感觉到这个问题是那么实在。

父亲在我距大学毕业还有15天的时候去世了,父亲的早逝是我人生的一大遗憾。

更让我遗憾的是,因为不善表达感情,我从来没有告诉过他:我尊敬他,我爱他。我也从未真正去了解过他,我不知道他都做过什么事,也不知道别人对他有什么评价。

他的葬礼在喀什老家举办,尽管他已经离开老家很多年了,但葬礼上还是来了将近四百个人。很多农民朋友风尘仆仆从各地赶来,只为送父亲最后一程。从他们那里我才了解到,父亲这一生居然做过那么多好事。甚至他的骤然辞世也是因为帮助他人。

2011年6月14日深夜,父亲和7个同事去新疆霍尔果斯县三道河乡检查新修好的太阳能路灯,那是路灯正式投入使用的第一个晚上。这个地区之前一直没有路灯,晚上这里一片漆黑,驾车有危险,行人就更看不清路了。父亲之前在科技厅工作,通过自己的努力,招商引资,为乡民修建了很多生活设施,这些太阳能路灯也是其中之一。

夜里11点,漆黑的道路终于被路灯照亮,所有人都沉浸在喜悦中。

就在此时,两个19岁的少年,骑着一辆摩托车以超过90公里的时速撞向人群,不偏不倚撞到了正在检修路灯的父亲。大家迅速把父亲送到了医院,尽管医生已经全力抢救,但因为伤势过重,他再也没有醒来。

父亲所做的这些事我都不知道。在我心里,他是个严肃、严厉甚至显得有些冷血的人。当我知道这些的时候,我深深地感到,他早已经活出了生命的意义。

“生命有如文章,不在长短,而在内容。”尽管我们的人生道路完全不同,然而,我希望用自己的方式让父亲的名字继续存在,他给我的鼓励一直都在,永远都在。

人们很容易知道生命的起点,但终点在哪里却不清楚——下个月,明天,还是下一分钟?在生命结束的那一刻,有几个人真正活出了生命的意义?

我在想,如果长眠的不是父亲,而是我,又会得到怎样的评价?人们可能会说:这位北大才子英年早逝,他一辈子唯一的成就就是证明他很会考试;他能力优秀,但只顾及自己的感受;他天赋超人,却没为世界留下美好。

我真的不希望自己留给世界的印象就是这些。父亲的葬礼过后,我下定决心要有所改变。

前一阵,微信朋友圈有个热门应用,朋友们可以匿名写下对你的评价。尝试一下,你会发现在别人心目中的自己,往往与你想象中的相去甚远。如果你不希望这是你在自己的葬礼上得到的评价,那从这一刻起请你改变。

一艘船在海上航行,最怕的不是遇到风浪和海怪,而是没有方向。如果失去了方向,那么所有方向吹过来的都是逆风,它永远都是在无尽的虚无中徘徊。这个痛苦无边无际。正如V.S.奈保尔在《大河湾》中所说:“世界是其所是,那些无足轻重的人,那些听任自己变得无足轻重的人,在这个世界上没有位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