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93章 只见江湖,不见刀光(第2/2页)

也不晓得怎么搞的,一日这文公子醉酒,与那商贾大闹起来,竟尔血溅天音楼,闹出了人命。

现如今,这文公子押在大牢,却是坚称自己不曾杀人,说当日只是厮打,而且他虽是武将之子,却是文人,手无缚鸡之力,根本不可能打死人,也不曾向人要害动过拳脚。

但当日天音阁中许多人亲眼目睹,就是二人厮打当中,那商贾倒地毙命。

而且,谁也不曾想到,这商贾竟是大司农高英杰的小舅子。高大人闻讯岂肯善罢甘休,当即便向三法司施压,要求判处文韬死刑。

剑南关守将文傲得了消息,因军务在身,不能擅离,却也是派出了亲信的副将张狂赶往京师搭救。

这张狂不只是文傲的副帅,还是他的结拜义弟,也就是文韬的叔父。这一傲一狂,是一辈子的好兄弟,义气的很。他一来京师,便去拜见了太尉荼单。

荼太尉虽然仍未出面,却派了自己的管家陪他游走三法司,这态度,已经表现的再明白不过了。

结果,今日就传出廷尉曹敏被剑南副元帅张狂痛殴了一顿。

堂堂朝廷大臣,居然在公堂之上公然斗殴,朝廷体面何在?

更何况,曹廷尉那是三公九卿之一,权高位显,远在张狂之上,武将竟殴文官,下官竟殴上司,一向沉稳持重的彭太师也是勃然大怒,今日竟也亲自临朝,关注这件事的处置。

面对教导自己长大的老师,孟展压力山大啊。

更加叫他不安的是,荼太尉居然仍没有出面。

彭太师一怒,也就只有荼太尉能与他分庭抗礼了。

可荼太尉明明是站在武将们一边的,他却始终不露面,不清楚他的态度,这才叫孟展更为焦虑,这一文一武,本来是相互制衡的,荼太尉不出面,他的这个平衡架构就出了问题,岂不是逼他表态站队?

孟帝又开始焦虑起来。仔细想来,始作俑者,可不就是那两个叫百丽儿和伊娃的美女?

女人,是祸水啊!

……

水轰鸣,浪拍岸。

今日河上大雾弥漫,站在岸边,人也是影影绰绰的。

那滔滔河水,只有拍到岸边的水花,才能看的清晰。

忘川水师都督林仁担心瀚军趁机袭击,已令全军戒备,而他本人也是一身披挂,亲临前线,严阵以待。

只是,此刻站在岸边的他,手里却展着一封书信,看罢内容,他的心情也似那拍击不停的浪头似的,澎湃不息。

林仁全是一个很纯粹的军人,身为武将,大敌当前,他的使命,就是守御国土,抵抗外虏,余此,不作他想。

但是,武人真能做到只问武事,不问政治么?

剑南关的文傲、张傲,那是他的袍泽,可以不闻不问?

武人,从来不是一个个独立的个体,他们也需要抱团,也需要互助,才能在一向强势的文官集团面前,不至于被打得丢盔卸甲。

守忘川、守剑南、守南海的,都是偏离富庶的中心城市的地方,现在也只有这些地方,还在他们的控制之中。

朝廷的武将,大部分已经变成彭太师的人了,荼太尉在京城早有被架空之势,就算戍卫京畿要地的禁军,现在也只剩下南衙还在荼太尉控制之中,北衙也早落入彭太师的控制之中。

作为一名武将,他能不考虑这些?

信,是荼太尉写来的,信中详述了文傲之子文韬入狱的始末。最后,荼太尉斩钉截铁地告诉他,文韬之事只是一个引子,这是文官们向他们发起的一场阴谋,最终是籍由此事,夺下剑南关的控制权。

只要剑南关的军权落入彭太师手中,他们就可以籍由此事继续扩大化,并且籍由甚而制造事端,引起皇帝猜忌,最终把他们彻底打垮。就这一点来说,荼太尉对他的皇帝女婿的性格可谓看得十分透澈。

荼太尉告诉林仁全,瀚军压境,是危机,也是机遇。他在京师,正在策划反击,但是现在形势对他们不利,毕竟一切的公开证据,都是有利于彭太师一方的。

他要林仁全想办法制造一场失利,前线战事吃紧,皇帝就不敢临阵换将,对文傲和张狂不利,从而对战斗在一线的林仁全部,也要谨慎对待。

那么,荼太尉在京师的压力才能小一些,才有可能在先失一城的前提下,向皇帝和文官集团施加压力,进而发动反击。

林仁全看完这封信,心头立刻浮现出四个字:“养敌自重!”

这,不就是养敌自重么?

真要这么做么?

这本是最违背林仁全一个武人的道德准则的事情,可现在……

林仁全的披风在风中猎猎发响,他叹了口气,慢慢松开手,看着那封信被风迅速地卷去,拍打在水面上,然后被那湍急扭曲的河水迅速扭成一团,被滚滚浊浪卷着奔向远方,长长地叹息了一声。

照做,还是不照做呢?

太尉啊,你可是……给我出了一个大难题啊。

林仁全苦笑着,脸上的苦笑还未完全绽开,就听浓雾之中突然发出“嗵”地一声。

耳膜只是微微一震,然后密集的鼓声便从浓雾中扑面而来,震耳欲聋。

林仁全瞿然一惊,沉寂足足两个多月,瀚军,终于动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