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二章 须磨(第2/8页)

①远浦指须磨海边。鸟边山即鸟边野火葬场葵姬化作烟云之处。

源氏公子出门之时,众侍女都来窥看。其时月落西山,光辉转明。源氏公子映着月光,愁眉不展,神情异常清艳。即使是虎狼,看见了也会泣下,何况这些侍女都是从小与他亲近的人。她们看到他那优美无比的容貌,心中都异常激动。确实如此。老夫人的答诗云:“烟云不到须磨浦,从此幽魂远别离!”

哀思越来越多,源氏公子去后,满堂之人尽皆泣不成声。

源氏公子回到二条院私邸。但见自己殿内的众侍女似乎昨晚没有睡觉,群集在各处,都在悲叹时势的乖变,侍从室里人影全无,这都是平素亲近的人,他们为欲随从公子赴须磨,都回去与亲友道别了。与公子交情不深的人,惟恐来访问了将受右大臣谴责,因而增多烦恼。所以本来门前车马云集,几无隙地,如今冷冷清清,无人上门了。此时源氏公子方悟世态之炎凉与人情之浇薄,感慨系之。餐厅里的饭桌半是尘埃堆积,铺地的软席处处折叠起来了。源氏公子想:“我在家时尚且如此,将来我走了,更不知何等荒凉呢!”

来到西殿,但见格子窗还不曾关,大概紫姬通宵凝望、不曾就寝。众青年侍女及女童都在各处廊下假寐,看见公子来了,大家起来迎接。她们都作值宿打扮,憧憧来往。源氏公子看了,又不免伤心,他想:“今后再经若干年月,这些人不耐寂寞,势必纷纷散去。”平日向不在意之事,现在都触目惊心。他对紫姬说:“昨夜只因有这些事,直到破晓才能回家。想你不会疑心我胡行乱为吧。至少在我还居住于京都的期间,是舍不得离开你的。但是现在即将远行,牵怀之事,良然甚多,岂能闭门不出?在这无常的世间,被人视为薄情而唾弃,也毕竟是痛心的。”紫姬只回答道:“除了此次之事以外,世间哪有更大的飞来横祸呢?”她那伤心苦思之状,异于他人,自是理之当然。因为父亲兵部卿亲王一向疏远,她从小依附源氏。何况父亲近来惧怕权势,对公子音问久疏,此次亦绝不前来慰问。旁人见此情形,定然讪笑,紫姬深以为耻。她想:当时不教父亲知道她的下落,倒反而干净。

兵部卿亲王的正夫人——紫姬的继母——等人说:“这妮子突然交运,立刻倒霉,可见是命苦的。凡是关怀她的人,母亲、外祖母、丈夫,一个个都抛弃她了。”这些话泄露出来,传到了紫姬耳中。她听了非常痛心,从此也绝不与娘家通问了。然而此外全无依靠,身世好不孤单!

源氏公子谆谆开导她说:“我离京之后,倘朝廷犹不赦罪,多年流放在外,那时虽居岩穴之中,我亦必迎接你去同居。惟现在与你同行,深恐外人指责。身为钦犯之人。日月光明也不得见,倘任情而动,罪孽更加深重。我今生虽未犯过,但前世必有恶业,故尔有此报应。何况流放犯携带家眷,古无前例。在这无法无天的世间,可能遭受更大的祸殃呢。”翌晨,到了日上三竿之时,公子方才起身。

帅皇子及三位中将①来访,源氏公子换穿衣服,准备接见。他说:“我是无官位的人了!”就穿了一件无纹的贵族便服,样子反而优雅。容貌清减了,也反而俊美。为欲整理鬓发,走近镜台,望见消瘦的面影,自己也觉得清秀可爱,便道:“我衰老得很了!难道真象镜中那样消瘦么,可怜!”紫姬眼泪汪汪地望着公子,样子十分难过。公子吟道:“此身远戍须磨浦,镜影随君永不离。”

紫姬答道:

“镜中倩影若长在,

对此菱花即慰心。”

她自言自语地吟唱,把身子躲在柱后,借以隐藏脸上的泪痕。源氏公子看见她的样子异常可爱,觉得平生所见无数美人,没有一个比得上她。

①帅皇子是源氏之异母弟,三位中将即前之头中将,左大臣之子。

帅皇子对源氏公子谈了许多伤心的话,到了日暮方才辞去。

那个花散里为了源氏公子之事无限悲伤,常常寄书慰问,这原是理之当然。源氏公子想:“若不与她再见一面,她将恨我无情。”便决心在这天晚间前去访问。然而又舍不得紫姬,所以直到深夜方才出门。丽景殿女御喜出望外,说道:“寒舍亦得列入数中,蒙大驾亲临!”其欢欣之状,不须缕述。这姐妹两人生涯实甚清寒,年来全赖源氏公子荫庇,孤苦度日。目前邸内景况已够凄凉,将来势必更加困苦。其时月色朦胧,源氏公子怅望庭中池塘、假山、茂林等岑寂之状,便想象今后流放中的岩穴生涯。

住在西面的花散里以为公子行期已近,不会再到这里来了,正在颓丧之中。岂料当此添愁的月光幽艳地照临的时候,忽闻空谷足音,随即飘来芬芳无比的衣香,不久源氏公子悄悄地进来了。她便向前膝行几步,与公子在月下相会。两人在此情话绵绵,不觉夜色已近黎明。源氏公子叹道:“夜何其短!这等匆匆的会面,不知今后能否再得?想到这里,便觉以前久疏问候,空度岁月,教人后悔莫及。如今我身又变成了古往今来的话柄,想起了但觉心如刀割!”两人又谈了许多旧事,远近鸡声连连报晓。公子忌惮人目,连忙起身告辞。

其时残月西沉,花散里以前常将此景比拟源氏公子别去,此时又见,倍感悲伤。月光照在花散里的深红色衣袖上,正如古歌所云:“袖上明月光,亦似带泪颜。”①她就赋诗:“月中衣袖虽孤陋,愿得清光再照临。”②源氏公子听到这哀怨之词,不胜怜惜,想安慰她,便答诗道。

“后日终当重见月,

云天暂暗不须忧。

惟瞻望前程,渺茫难知。堕尽忧疑之泪,但觉心绪黯然。”说罢,便在黎明的微光中退出了。

①古歌:“相逢诉苦时,我袖常不干。袖上明月光,亦似带泪颜。”见《古今和歌集》。

②月比喻源氏。袖比喻自己。

源氏公子回到二条院,就准备行装。他召集一向亲近而不附权势的一切忠仆,吩咐他们分别管理今后邸内上下一切事务。又从其中选出数人,带赴须磨。客中所用物件,仅选日常必需之品,并且不加装潢,力求朴素。又带些必要的汉文书籍。装白居易文集等的书箱和一张琴,也都带去。其余铺张的用具和华美的服装,一概不带。竟把自己装成一个山野平民模样。

自侍从人等以至万端事务,都托付紫姬掌管。领地内庄园、牧场以及各处领地的契券,亦皆交与紫姬保藏。此外无数仓库和储藏室,则由向来信任的少纳言乳母率领几个亲信的家臣管理,吩咐紫姬适当支配。源氏公子自己房里的中务君、中将等宠幸的侍女,过去虽然常恨公子薄情,但能时时相见,亦可聊以慰情;今后群花无主,尚复有何乐趣?大家垂头丧气。源氏公子对她们说:“我总有保全性命而平安归来之一日。凡愿意等候的人,都到西殿供职。”教上下人等都迁往西殿。源氏公子按照各人身分,赐与种种物品,以为临别纪念。小公子夕雾的乳母及花散里,当然也都受得富有情趣的赠品。此外关于诸人日常生计,无不顾虑周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