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三章 藤花末叶(第4/5页)

① 此句据《后撰集》所载古歌“或喜或悲同此心,一样泪流两不分”改写,强调明石夫人所流是欢喜之泪。

明年源氏大臣四十岁,应举行庆祝大会。自朝廷以下,各处都加紧准备贺寿。今年秋季,源氏太政大臣官位晋升,照准太上天皇待遇增加封户,又添赐年官、年爵①。即不如此,源氏之家早已万般富足,毫无缺憾了。但冷泉帝还是引用古代罕有的先例,为源氏设置许多院司。因此源氏身分异常高贵,出入宫禁很不自由,反而拘束了。但冷泉帝还嫌不够优待,他常恨不能把皇位让与源氏,恐被世人指责,为此朝夕愁叹。

内大臣升任了太政大臣。夕雾中将升任了中纳言,入朝谢恩。他那丰姿更加焕发,自容貌以至一切言行举止,竞无半点瑕疵可指。他的岳父新太政大臣看见了,甚为满意,心念云居雁与其入宫受人排挤,远不如嫁与夕雾之为幸福。夕雾有一次回想起从前有一晚云居雁的乳母大辅嫌他官位低微,曾说“嫁个六位小京官也太不体面了”的话②,便把一枝已经变成鲜美的紫色的白菊花送给大辅,赠以诗云:“浅绿当年秋菊小,谁知能变紫红花。

我不曾忘记当年失意之时你所说的一句话呢。”他一边吟诗,一边送花,姿态异常优美,脸上笑容可掬。乳母难于为情,无地自容,只得腼颜答道,“生长名园秋菊小,岂因浅绿受人轻?

何必如此斤斤计较?”她的语调十分亲切,心中颇感痛苦。

① 添赐年官、年爵,即赐官位于源氏之家臣,其俸禄则归源氏收用。

② 见本卷第450页。中将是六位京官,穿浅绿袍;中纳言是四位,穿紫袍,故下文的诗云云。

夕雾升官之后,威势日盛,寄居岳父邸内,颇感房室狭隘,便迁居以前太君所居的三条邸中。太君逝世之后,院宇略见荒芜。此次大加修理,并改变太君当年的布置,然后迁入。夕雾与云居雁居此邸内,回想以前初恋时情状,触景生情,不胜感慨。庭前各种树木,当年还很幼小,今已绿叶成荫,异常繁荣。当年所植的“一丛芭芒草”①,任意蔓延,乱侵阶除,便命人加以删整。庭中的池水里长满了水草,便命人清除。于是庭中景色,焕然一新。夫妇二人共赏夕暮美景,闲话童年初恋时好事多磨之恨,云居雁不胜依恋。回想当时旁人作何感想,又颇感羞惭。当年太君身边的侍女,都不曾散去,照旧住在各人的房间里。她们齐来参见这一对新夫妇,皆大欢喜。夕雾怀念外祖母,即景吟诗云:“岩前清水好,长守此园林。

知否当年主,行踪何处寻?”

云居雁吟道:

“清泉流石上,细水本无心。

不见当年主,泉中照影清。”

此时云居雁的父亲新太政大臣退朝,道经三条院,望见院内红叶如锦,不胜依恋,便停车过访。但见院内景象,较之太君在世之时无甚变迁,处处窗明几净,宜于居住。装饰尤为华丽。太政大臣抚今追昔,深为感慨.夕雾中纳言亦觉心情异样,脸上略泛红晕,态度更加沉静了。他与云居雁真是一对天成佳偶。云居雁不能说是盖世无双的美人;但夕雾确有无限清丽之相。老侍女们在新夫妇身边十分得意,竞将陈年旧事讲给他们听。太政大臣看见两人咏诗的稿纸放置在旁,拿来一读,也伤心起来,说道:“我也想向这泉水探问太君的消息呢。只恐老人多感,出言不祥耳。”便吟诗曰:“小松亲手植,转眼已成荫。

莫怪高年树,凋零化作尘。”

夕雾的乳母宰相君,至今不忘这位大臣当年对夕雾的狠心,此时得意洋洋地吟道:“双松植叶茂,自幼即同根。

我在双松下,终身仰绿荫。”

别的老侍女也都吟诗,意义大致相同。夕雾颇感兴趣,云居雁则一味面红耳赤,羞人答答地听着。

① 古歌:“一丛芭芒草,使君所手植。今已成草原,虫声何繁密。”见《古今和歌集》。

且说冷泉帝于十月二十过后行幸六条院。此次行幸。正值红叶盛期,兴趣格外浓烈,故冷泉帝曾致书朱雀院,请其同行。前皇与今上一同行幸,乃世间罕有的盛举。此消息惊动全国臣民。主人源氏竭力准备迎驾,其排场之豪华令人目眩。两帝于当日巳时临幸,先到东北的马场殿。左马寮与右马寮中的马匹都已并列,左近卫与右近卫的武土也都到齐,其仪式与五月五日的骑射相似。未时过后移驾赴南面的正殿。一路上的拱桥和走廊上,都翻饰锦绣。外面望得见的地方,都张挂软障,到处装饰十分华丽。道经东湖,湖中浮着几只小舟。宫中御厨里主管饲鸬鹚的人与六条院中饲鸬鹚的人,都已被召集在此,他们就在御驾经行时表演鸬鹚捕鱼。鸬鹚衔了许多小鲫鱼出来。这并非为供御览而专设的游艺,只是为一路上增添兴趣而已。各处山上的红叶,美色各不相让。但秋好皇后所居西院中的红叶特别茂盛。中廊的墙壁已经拆去一部,改设大门,故观赏红叶时全无障碍。

南殿上方,为冷泉帝与朱雀院设两个御座,主人源氏的座位设在下方。冷泉帝降旨请源氏同列。如此优待,在源氏己极光荣。但冷泉帝犹有遗憾,以为未尽应尽之礼。左近卫少将捧了湖中取得的鱼,右近卫少将捧了藏人所的饲鹰人从北野猎得的一对鸟,从正殿东边来到御前,跪在阶前奉献。冷泉帝便命太政大臣①以此二物调制御膳。诸亲王和公卿的飨宴,则由源氏办理,尽是山珍海昧,格式迥异寻常。日色将暮,诸人皆醉,即宣召乐人前来奏乐。不取正式大乐,但选富有趣味之舞曲,令诸殿上童都来舞蹈。此时令人回想起从前桐壶帝行幸朱雀院举办红叶贺之事。演奏舞曲《贺皇恩》之时,太政大臣家的男儿年方十岁,舞蹈姿态优美之极。冷泉帝从身上脱下御衣来赏赐他。太政大臣就代替儿子拜舞道谢。主人源氏回思当年在红叶贺中与太政大臣共舞《青海波》时的情状,便命折取菊花一枝,送交太政大臣,并赠诗云:“菊花增色泽,篱畔夸芳姿。

犹恋初秋日,含苞共放时。”②

太政大臣当年任头中将时,曾在桐壶帝御前与源氏公子共舞,两少年并称英俊。现在太政大臣亦高居人上,但总觉得源氏之尊贵无以复加。天心似乎有知,降下一阵时雨。太政大臣答谢道:“菊花变作层云紫,遥望青天仰景星。③现在正是你的全盛之时了。”

① 云居雁之父。

② 诗意:你现已升官,但犹不忘当年与我共舞《青海波》时之乐。

③古歌:“宫里菊花天上种,教人误认是秋星。”见《古今和歌集》。以星比菊,根据此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