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二(第4/5页)

马尔美拉陀夫用拳头敲敲脑门,咬紧牙关,闭上眼睛,一个臂肘用劲地支在桌上。可是一会儿后,他的脸色突然变了,故意调皮地、厚颜无耻地瞥了拉斯柯尔尼科夫一眼,笑起来,说:“今天我去向索尼雅要了几个钱来买酒,解解宿醉!嗨,嗨,嗨!”

“她真的给你了?”从进来的人们那边有人叫道,边叫边哈哈大笑。

“这半希托夫酒就是用她的钱买的,”马尔美拉陀夫只对拉斯柯尔尼科夫说话。“她拿出三十戈比给了我,这是她身边仅有的几个钱,我亲眼看见……她一句话也没说,只默然对我看……在人世间可没见过这样的事呢,可是在那边……他们为人们发愁,为人们悲泣,而绝不责备,绝不责备!他们不责备,这更叫人难受,更叫人难受!……是的,三十戈比。可是,她现在不是也需要这些钱用吗?我亲爱的先生,您以为怎样?要知道,她现在必须保持整洁。要保持这种整洁,这种特殊的整洁,就得花钱,您明白吗?您明白吗?嗯,她也需要买化妆香膏,不买可不行啊;要穿上了浆的裙子,要穿时髦些的皮鞋,在不得不过水洼的时候,能把她那小巧玲珑的脚迈出去。先生,这种整洁是什么意思,您可懂得,懂得吗?嗐,可是我,她的生身父亲,拿了她的三十戈比买酒喝!我正在喝哪!我已经喝完了!……嗯,谁会可怜我这样的人呢?啊?先生,您现在可怜不可怜我呢?说吧,先生,可怜不可怜我?嗨,嗨,嗨,嗨!”

他想倒酒,可是已经一滴不剩了。半希托夫酒都喝完了。

“你为什么要人可怜?”酒店老板叫道,又出现在他们旁边。

一阵笑声哄然而起,甚至有人在斥骂。听的人和没有听的人都笑着、骂着,他们只看着那个退职的官吏。

“可怜!我为什么要人可怜!”马尔美拉陀夫忽然喊道。他霍地站了起来,情绪十分激昂,向前伸出一条胳膊,仿佛只等待着这些话似的。“你说吧,为什么要可怜我?对!不必可怜我!我应该受极刑,应该把我钉死在十字架上,不必可怜我,钉死我吧,法官,钉死我吧,钉死后,再可怜他!到那时,我自己会来让你钉死的,因为我不是渴求快乐,而是渴求悲痛和眼泪!……卖酒的,你以为,你这半希托夫酒,我喝起来是甜的吗?悲痛,我在壶底里寻找悲痛,悲痛和眼泪,我尝到了、找到了;那个怜悯一切人、了解一切人和一切事的人,会怜悯我们的;他是独一无二的,他也是法官。他将会在那一天来问:‘这个女儿在哪里?她为着凶恶的患肺病的继母,为着别人的比自己年幼的孩子而出卖灵魂。这个女儿在哪里?她那人间的生身父亲是个放荡的酒鬼,她不但不畏惧他的残暴,而且还怜惜他。’他会说:‘你来吧!我已经宽恕过你一次了……已经宽恕过你一次了……你那些深重的罪孽现在都得到了宽恕,因为你爱很多人……’他会宽恕我的索尼雅的,会宽恕的,我知道,他会宽恕的……前几天,我在她那儿,我心里就有这种感觉!……他将要审判一切人,并会宽恕他们,好人和坏人,聪慧的与和善的……等到他把他们审判完毕,他就会传唤我们,说:‘你们也来吧!喝酒的来吧,懦弱的来吧,无耻的来吧!’我们大家都会去的,不觉得羞惭,站在他面前。他会说:‘你们都是猪猡!作兽像,受兽印记〔13〕;但你们也来吧!’聪慧的和有理智的都会说:‘上帝啊!你为什么收受这些人?’他会说:‘聪慧的人们,我所以收受他们,有理智的人们,我所以收受他们,是因为他们当中没有一个人认为自己是受之无愧的……’他会向我们伸出手来,我们会伏在他的脚下……痛哭流涕……一切我们都会明白的!到那时一切我们都会明白的!大家都会明白的!……卡杰琳娜·伊凡诺夫娜……她也会明白的……上帝啊,愿你的国降临!”

他又坐到长凳上,精神衰颓,虚弱无力,对谁也不看一眼,仿佛忘记了周围的人们,陷入了沉思。他的话使人产生了某种印象;片刻的静寂。但一会儿又听到了笑声和谩骂声。

“他大发议论了!”

“他胡说八道!”

“是个官吏嘛!”

诸如此类的谈话。

“咱们走吧,先生,”马尔美拉陀夫忽然说,他抬起头来,又对拉斯柯尔尼科夫说:“您送我回去吧……柯赛尔的房子,在院子里的那所房子。是时候啦……该到卡杰琳娜·伊凡诺夫娜那儿去了……”

拉斯柯尔尼科夫早就想走,他自己也有意思要送他回家。马尔美拉陀夫的两腿比他的话语要无力得多,他沉重地压在年轻人的身上。有两三百步路。离家越近,这个酒鬼越感到惶恐。

“我现在不怕卡杰琳娜·伊凡诺夫娜了,”他不安地嘟哝说。“也不怕她扯我的头发。头发算得了什么!……我的头发没啥道理!这话是我说的!如果她扯起我的头发来,那倒好些;可我不怕扯头发……我倒……怕她的那对眼睛……是的……那对眼睛……我也怕她那脸颊上的红晕……我还怕她的气喘……这种病人在感情激动的时候,呼吸是多么急促啊,你见过没有?……我也怕孩子们号哭。要是索尼雅不养活他们,那……我不知道该怎么办!我不知道!可是我不怕挨揍……先生,要知道,这样揍我不但没有使我感到痛苦,反而使我感到快乐。因为不挨揍,我甚至活不了。挨了揍倒好些。让她揍我吧,好让她出口气……这样会好些……就是这所房子。柯赛尔的房子。他是个钳工,德国人,很有钱……领我进去吧!”

他们走进院子,就上四楼去了。越往上走,楼梯上越暗。大概已经是十一点光景。虽然在这个季节里,彼得堡没有真正的黑夜,但上面的楼梯还是很暗。

在最高一层的楼梯尽头,一扇熏得乌黑的小门洞开着。一个蜡烛头照亮了那间只有十来步长的极其简陋的屋子;从过道里就可以看到整个屋子里的情形。屋子里乱七八糟的,到处乱丢着东西,尤其是儿童的各种破衣服。后半间屋子用一条百孔千疮的被单掩遮着。被单后面大概摆着一张床。屋子里只有两把椅子和一张破旧不堪的漆布面沙发榻。沙发榻前面放着一张厨房里用的旧松木桌,没有油漆过,也没有铺上东西。桌边上摆着一个铁烛台,插在烛台上的蜡烛已经点完了。这样看来,马尔美拉陀夫是住在另一间屋子里,而不是住在那半间屋子里;可是他住的是条通道。通里边的笼子般的屋子的门半开着,这些屋子是由阿玛丽雅·李彼韦赫赛尔的——套房间分隔成的。那儿人声嘈杂,喧闹非凡。人们纵声大笑。他们大概在玩牌和喝茶。有时传出几句最下流的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