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 卷 第十章(第3/3页)

“但是,不,不是我疯了,就是她对我有了好感:我越是对她表现得冷淡和恭敬,她越是要跟我来往。这样做很可能是故意的,是装假;但是我出其不意地出现时,我看见她的眼睛立刻亮起来了。巴黎女人,难道她们这样善于装假吗?我才不在乎呢!表面上看起来对我有利,那就让我享受表面带来的快乐吧。我的天主,她多么美丽啊!她那双蓝色的大眼睛从近处看,而且像它们经常那样望着我的时候,使我感到多么喜爱啊!今年春天和去年春天多么不同啊!那时候,我在那三百名恶毒而肮脏的伪君子中间,过着不幸的生活,全靠着性格力量才勉强支持下去。我几乎跟他们一样恶毒。”

在疑心重重的日子里,于连想:“这个年轻姑娘在戏弄我。她和她的哥哥串通好来骗我。但是,她看上去是那么瞧不起她那个缺乏魄力的哥哥!‘他勇敢,不过也仅此而已,’她对我说。‘他没有一种想法是敢于背离习俗的。经常是我不得不站出来为他辩护。’一个十九岁的年轻姑娘!在这个年纪上,自己对自己做出的玩弄虚伪手段的规定,能每时每刻都严格遵守吗?

“另一方面,每逢德·拉莫尔小姐用她那双蓝色的大眼睛,带着一种奇怪的表情,盯住我看的时候,诺贝尔伯爵总是立刻走开。在我看来这是很可疑的。他不是应该对他妹妹看中他们家的一个仆人感到气愤吗?因为我曾经听到德·肖纳公爵就是这样称呼我。”想起这件事,愤怒代替了任何别的情感。“是这个怪癖的公爵好用陈腐的说法吗?

“不管怎样,她漂亮!”于连继续想下去,露出了猛虎般的目光。“我要得到她,然后远走高飞,谁要是想阻止我逃走,那就活该他倒霉了!”

这个念头完全控制住了于连;他没法再想别的事。他的日子过得很快,快得一天就像一小时。

他时时刻刻都在尽力想干点什么正经的事儿,但是他的思想远离了一切,等到一刻钟以后他清醒过来,心怦怦地跳,脑子里乱哄哄,光想着这个念头:“她爱我吗?”

[1]玛格丽特王后(1553—1615),法国国王亨利二世的女儿,嫁纳瓦拉国王亨利(即后来的法国国王亨利四世)。1599年为其夫所休。

[2]可能指葡萄牙修女玛丽阿娜·阿尔卡弗拉达(1640—1723)写给一个法国军官的五封充满爱情的信,译成法语后,书名叫《葡萄牙书信集》。

[3]《欧那尼》,法国作家雨果的剧本,1830年2月25日在巴黎上演,上演期间在古典派和浪漫派之间引起了一场激烈的斗争。

[4]密诏,有法国国王封印的信件,其中是不经审判即行监禁或放逐的命令。1790年经制宪议会废除。

[5]塔尔玛(1763—1826),法国著名悲剧演员。

[6]河滩广场,巴黎塞纳河边的一个广场,曾是罪犯执行死刑的场所。1806年改为市府广场。

[7]德·阿朗松公爵(1554—1584),名弗朗索瓦,是玛格丽特王后的弟弟。

[8]圣日耳曼,巴黎附近的一个村镇,有城堡。

[9]查理九世(1550—1574),法国国王,亨利二世的第四个儿子,是玛格丽特王后的哥哥。

[10]卡特琳·德·美第奇(1519—1589),意大利佛罗伦萨人,法国王后,是查理九世和玛格丽特王后的母亲。

[11]八月二十四日是天主教的圣巴托罗缪节,1572年8月24日在巴黎发生了屠杀胡格诺教派的惨案,死数千人。

[12]多比涅(1552—1630),法国作家,他写过一部世界史。

[13]布兰多姆(1540—1614),法国回忆录作者,作品有《法国名人和战将传》。

[14]瓦尔特·司各特(1771—1832),英国历史小说家。主要作品有小说《艾凡赫》、《威弗利》等。

[15]亨利三世(1551—1589),法国国王,查理九世国王的弟弟。

[16]莱图瓦尔(1546—1611),法国回忆录作者,他的日记体的《回忆录》记录了亨利三世和亨利四世时代的许多轶事。

[17]神圣联盟,1576年在法国由德·吉兹公爵为首组成的天主教联盟,目的是保卫天主教,反对新教,但其真正企图是推翻法国国王亨利三世,由德·吉兹家族的人登上王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