狂人日记(第3/3页)

十二、

不能想了。

四千年来时时吃人的地方,今天才明白,我也在其中混了多年;大哥正管着家务,妹子恰恰死了,他未必不和在饭菜里,暗暗给我们吃

我未必无意之中,不吃了我妹子的几片肉,现在也轮到我自己,……

有了四千年吃人履历的我,当初虽然不知道,现在明白,难见真的人!

十三、

没有吃过人的孩子,或者还有?

救救孩子……

一九一八年四月。

(本篇最初发表于一九一八年五月《新青年》第四卷第五号。作者首次采用了「鲁迅」这一笔名。它是我国现代文学史上第一篇猛烈抨击「吃人」封建礼教的小说。作者除在本书(《呐喊》)《自序》中提及它产生的缘由外,又在《〈中国新文学大系〉小说二集序》中指出它「意在暴露家族制度和礼教的弊害」,可以参看。)

  1. 候补:清代官制,通过科举或捐纳等途径取得官衔,但还没有实际职务的中下级官员,由吏部抽签分发到某部或某省,听候委用,称为候补。
  2. 古久先生的陈年流水簿子:这里比喻我国封建主义统治的长久历史。
  3. 「本草什麽」:指《本草纲目》,明代医学家李时珍(一五一八─一五九三)的药物学着作,共五十二卷。该书曾经提到唐代陈藏器《本草拾遗》中以人肉医治痨的记载,并表示了异议。这里说李时珍的书「明明写着人肉可以煎吃」,当是「狂人」的「记中语误」。
  4. 「易子而食」:语见《左传》宣公十五年,是宋将华元对楚将子反叙说宋国都城被楚军围困时的惨状:「敝邑易子而食,析骸而爨。」
  5. 「食肉寝皮」:语出《左传》襄公二十一年,晋国州绰对齐庄公说:「然二子者,譬于禽兽,臣食其肉而寝处其皮矣。」(按:「二子」指齐国的殖绰和郭最,他们曾被州绰俘虏过。)
  6. 「海乙那」:英语hyena的音译,即鬣狗(又名土狼),一种食肉兽,常跟在狮虎等猛兽之后,以牠们吃剩的兽类残尸为食。
  7. 易牙:春秋时齐国人,善于调味。据《管子·小称》:「夫易牙以调和事公(按:指齐桓公),公曰『惟蒸婴儿之未尝』,于是蒸其首子而献之公。」桀、纣各为我国夏朝和商朝的最后一代君主,易牙和他们不是同时代人。这里说的「易牙蒸了他儿子,给桀纣吃」,也是「狂人」「语颇错杂无伦次」的表现。
  8. 徐锡林:隐指徐锡麟(一八七三─一九○七),字伯荪,浙江绍兴人,清末革命团体光复会的重要成员。一九○七年与秋瑾准备在浙、皖两省同时起义。七月六日,他以安徽巡警处会办兼巡警学堂监督身分为掩护,乘学堂举行毕业典礼之机刺死安徽巡抚恩铭,率领学生攻占军械局,弹尽被捕,当日惨遭杀害,心肝被恩铭的卫队挖出炒食。
  9. 指「割股疗亲」,即割取自己的股肉煎药,以医治父母的重病。这是封建社会的一种愚孝行为。《宋史·选举志一》:「上以孝取人,则勇者割股,怯者庐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