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乙己(第2/2页)

自此以后,又长久没有看见孔乙己。到了年关,掌柜取下粉板说:「孔乙己还欠十九个钱呢!」到第二年的端午,又说「孔乙己还欠十九个钱呢!」到中秋可是没有说,再到年关也没有看见他。

我到现在终于没有见──大约孔乙己的确死了。

一九一九年三月。

(本篇最初发表于一九一九年四月《新青年》第六卷第四号。发表时篇末有作者的附记如下:「这一篇很拙的小说,还是去年冬天做成的。那时的意思,单在描写社会上的或一种生活,请读者看看,并没有别的深意。但用活字排印了发表,却已在这时候,──便是忽然有人用了小说盛行人身攻击的时候。大抵着者走入暗路,每每能引读者的思想跟他堕落:以为小说是一种泼秽水的器具,里面糟蹋的是谁。这实在是一件极可叹可怜的事。所以我在此声明,免得发生猜度,害了读者的人格。一九一九年三月二十六日记。」)

  1. 描红纸:一种印有红色楷字,供儿童摹写毛笔字用的字帖。旧时最通行的一种,印有「上大人孔(明代以前作丘)乙己化三千七十士尔小生八九子佳作仁可知礼也」这样一些笔划简单、三字一句和似通非通的文字。
  2. 「君子固穷」:语见《论语?卫灵公》。「固穷」即「固守其穷」,不以穷困而改便操守的意思。
  3. 进学:明清科举制度,童生经过县考初试,府考复试,再参加由学政主持的院考(道考),考取的列名府、县学籍,叫进学,也就成了秀才。又规定每三年举行一次乡试(省一级考试),由秀才或监生应考,取中的就是举人。
  4. 回字有四样写法:回字通常只有三种写法:回、囘、囬。第四种写作〔外「口」内「目」〕(见《康熙字典?备考》),极少见。
  5. 「多乎哉?不多也」:语见《论语?子罕》:「大宰问于子贡曰:『夫子圣者与?何其多能也!』子贡曰:『固天纵之将圣,又多能也。』子闻之,曰:『大宰知我乎?吾少也贱,故多能鄙事。』君子多乎哉?不多也。」这里与原意无关。
  6. 服辩:又作伏辩,即认罪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