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五章(第3/5页)

当母女俩来到贵妇人家里时,普拉塞德十分热情地接待了她们,还说了好多祝贺的话,还对她们嘘寒问暖,给予勉励。她的一举一动都流露出一种与生俱来的优越感,不过,她又表现得那么谦逊、那么关切、那么真诚,从而淡化了她的尊贵,几乎一下子便打消了阿格尼丝在这样一位贵妇人面前起初那种压抑的敬畏感,露琪娅很快亦是如此。她们甚至还觉得普拉塞德太太身上有着某种吸引力。总之,普拉塞德一听说红衣主教答应给露琪娅找个避难之地,便萌生了要促成主教这一善举的愿望,同时也想抢先接受这一善事,于是便自告奋勇地说要将这个年轻女孩带回自己的家中,在那儿,露琪娅不必特地做什么事,尽可随意地做些纺织针线的活儿。她末了还说,她会想办法去同红衣主教商量。

做这件事,普拉塞德太太除了看到这一善举具有的明显、直接的效果外,还看重并追求它的另一种在她看来可能更重要的效果,那就是指引这位年轻人,让她走上正轨。当她第一次听别人谈起露琪娅的时候,她就相信,一个愿意下嫁给一个恶棍、一个聚众闹事的无赖的姑娘一定有某种缺陷或某些潜在的邪恶的特征。俗话说,你告诉我你和什么人交往,我就知道你是个什么样的人。露琪娅的到来使她更加确信了自己的这一想法,但这并不意味着她认为露琪娅不是一个好姑娘,只是确定了她有很多需要改正的缺点。她一直低着头,像是把下巴埋在脖子里一样;她不愿意回答任何问题,或者只是像被迫一样支支吾吾地说几个字。这举止表面看上去倒是挺端庄的,但实际上却证明她是一个很固执的人——由此可以看出,这个年轻的姑娘有自己的种种想法。她那脸上时时漾出的红晕、那压抑的声声叹息,还有她那一双眼睛,也无不讨普拉塞德太太的喜欢。她确信露琪娅所受的灾难是源自于她对那个无赖的好感,上帝因惩罚她,以警告她要完全和他断绝关系。有了这些假设以后,她便决定协助上帝实现如此崇高的目标。正如她通常对别人和自己说的,她的一切愿望都要顺从上帝的旨意,但是她总是错把自己脑子里的奇思怪想当作上帝的意愿。然而,她从不表露我们提到过的关于她的另一个打算。对别人行善的时候,她不想让当事人发现她的这一意图,这是她为人处事的一条准则。

母女二人凝视着彼此。她们毫无选择,想到无论如何都摆脱不了痛苦的分别,她们便觉得这位夫人所提供的帮助是可以接受的,至少这个地方距离她们的村子不远,假设出现最坏的情况,她们还可以在以后的节日里相聚在一起。她们都从对方的眼神中看出她们对此建议的赞同,于是,她们转向普拉塞德太太,表示接受她的邀请并予以感谢。这位夫人又恢复了往日和蔼可亲的态度,并再次承诺会很快写信通报红衣主教大人这一消息。两位女子离开之后,夫人就让唐费兰特起草这封信。唐费兰特是一位博学多才之人,在后面的故事中我们还将更具体地叙述他的情况,每当遇到很重要的信函时,普拉塞德太太便会请他做自己的秘书。由于这封信函如此重要,唐费兰特在起草书信的时候倾其才能,并把初稿交由夫人誊写,并再三叮嘱她使用正字法书写——这是他所学的众多学问中的一门学问,也是他在家里能发号施令的少数几件事之一。普拉塞德太太极其认真地誊写了这封信,然后让人把这封信送到缝纫工手上。两三天过后,红衣主教大人便差人去接那母女俩返回家乡。

当她们到达神甫府邸时,红衣主教大人还没有去教堂。主教大人已经吩咐下来,只要她们一到,便立刻引去相见。堂区神甫最先见到她们,向她们说了主人的吩咐,但又让她们停留了片刻,为的是匆匆地向她们指点一下在红衣主教大人面前该注意的礼节以及对主教大人的称呼。这是他惯常的做法,但凡有机会,他都会背着主教大人叮嘱一番。可怜的神甫看到那些晋见主教大人的人都不太注重礼节,这使他非常恼怒。他对其他的神甫说:“这一切都源于这位大圣人太过于仁慈,待人接物太过于谦和了。”他还说自己不止一次听到那些来访的人竟以“是的,先生”或“不,先生”回答主教大人的话。

此刻红衣主教大人正在同唐阿邦迪奥谈论有关教区的事务,因此唐阿邦迪奥不能像其所希望的那样向两个女人做些指示。只是当他离开的时候,她们正走进来,他便趁机使了一个眼色,表示很满意她们的举止,并恳求她们对于那件事只字不提。

他们相互问候致意过后,阿格尼丝从怀里拿出那封信,并递交给红衣主教大人,说道:“这是普拉塞德太太给您的信,她说她和您交情甚深,我的先生,当然,想你们这些伟大的人物都相互认识,您看了这封信就明白事情的原委了。”

“很好。”费德里戈说道,他一读完信就知道唐费兰特在他华丽的字眼下面所隐含的意思。他很了解这一家人,因此更加确信夫人是出于善意才邀请露琪娅去那里。露琪娅住在那里,她便不会再次受到她的迫害者的陷害。我们无法确认红衣主教大人对普拉塞德太太的看法,也许他认为她并不是承担这件事的合适人选。但是,正如我们所说过的或暗指的那样,对于他本人来说,他不去扰乱别人主动要求做的事情,也不会亲自指示别人该如何把事情做得更好。

“你们要再一次面临离别的痛苦,也不确定以后会处于何种处境,但一定要心平气和地对待这一切,”主教大人补充道,“你们一定要相信这一切很快就会过去,上帝一定会按照自己的意愿结束这些事,但是请相信,他所希望发生的一切都是对你们最有利的。”另外,他还好好地叮嘱了露琪娅几句,还说了一两句安慰她们的话,为她们祝福以后,就让她们走了。走到街道街口的时候,一群亲朋好友立刻围了上来,甚至可以说全村的人都在等候她们,并欢呼着把她们送回家。那些妇女们争相表示祝贺,不断地询问情况,以表同情,但当他们听说露琪娅第二天又要离开的时候,所有人都感到很遗憾。男人们都争着要为她做点事——每个人都想在那天晚上守护她。为此,我们的作者想到了一个合适的谚语来描述这现象:你想要很多人随时准备为你服务吗?那就确信自己不需要他们的帮忙。

人们的热烈欢迎使露琪娅感到很困惑,甚至颇感惊讶,尽管从总体上来说,这对露琪娅也有好处,他们想通过喧闹欢乐的方式使她从悲伤的情绪中解脱出来,但当她走进自家门槛,回到自己的房间,看到那些熟悉的东西时,那些悲伤的回忆再一次充盈于她的脑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