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四卷 王娇鸾百年长恨(第5/5页)

莫论妾愁长与短,无处箱囊诗不满。题残锦札五千张,写秃毛锥三百管。

玉闺人瘦娇无力,佳期反作长相忆。枉将八字推子平,空把三生卜《周易》。

从头一一思量起,往日交情不亏汝。既然恩爱如浮云,何不当初莫相与?

莺莺燕燕皆成对,何独天生我无配。娇凤妹子少二年,适添孩儿已三岁。

自惭轻弃千金躯,伊欢我独心孤悲。先年誓愿今何在?举头三尺有神祇。

君往江南妾江北,千里关山远相隔。若能两翅忽然生,飞向吴江近君侧。

初交你我天地知,今来无数人扬非。虎门深锁千金色,天教一笑遭君机。

恨君短行归阴府,譬似皇天不生我。从今书递故人收,不望回音到中所。

可怜铁甲将军家,玉闺养女娇如花。只因颇识琴书味,风流不久归籄E沙。

白罗丈二悬高梁,飘然眼底魂茫茫。报道一声娇鸾缢,满城笑杀临安王。

妾身自愧非良女,擅把闺情贱轻许。相思债满还九泉,九泉之下不饶汝。

当初宠妾非如今,我今怨汝如海深。自知妾意皆仁意,谁想君心似兽心!

再将一幅罗鲛绡,殷勤远寄郎家遥。自叹兴亡皆此物,杀人可恕情难饶。

反复叮咛只如此,往日闲愁今日止。君今肯念旧风流,饱看娇鸾书一纸。

书已写就,欲再遣孙九。孙九咬牙怒目,决不肯去。正无其便,偶值父亲痰火病发,唤娇鸾随他检阅文书。娇鸾看文书里面有一宗乃勾本卫逃军者,其军乃吴江县人。鸾心生一计,乃取从前倡和之词,并今日《绝命诗》及《长恨歌》汇成一帙,合同婚书二纸,置于帙内,总作一封,入于官文书内,封筒上填写“南阳卫掌印千户王投下直隶苏州府吴江县当堂开拆”,打发公差去了。王翁全然不知。

是晚,娇鸾沐浴更衣,哄明露出去烹茶,关了房门,用杌子填足,先将白练挂于梁上,取原日香罗帕,向咽喉扣住,接连白练,打个死结,蹬开杌子,两脚悬空,煞时间三魂漂渺,七魄幽沉。刚年二十一岁。始终一幅香罗帕,成也萧何败也何。

明霞取茶来时,见房门闭紧,敲打不开,慌忙报与曹姨。曹姨同周老夫人打开房门看了,这惊非小。王翁也来了。合家大哭,竟不知什么意故。少不得买棺殓葬。此事阁过休题。

再说吴江阙大尹接得南阳卫文书,拆开看时,深以为奇。此事旷古未闻。适然本府赵推官随察院樊公祉按临本县,阙大尹与赵推官是金榜同年,因将此事与赵推官言及。赵推官取而观之,遂以奇闻报知樊公。樊公将诗歌及婚书反复详味,深惜娇鸾之才,而恨周廷章之薄幸。乃命赵推官密访其人。次日,擒拿解院。樊公亲自诘问。廷章初时抵赖,后见婚书有据,不敢开口。樊公喝教重责五十收监。行文到南阳卫查娇鸾曾否自缢。不一日文书转来,说娇鸾已死。樊公乃于监中吊取周廷章到察院堂上,樊公骂道:“调戏职官家子女,一罪也;停妻再娶,二罪也;因奸致死,三罪也。婚书上说:‘男若负女,万箭亡身。’我今没有箭射你,用乱捧打杀你,以为薄幸男子之戒。”喝教合堂皂快齐举竹批乱打。下手时宫商齐响,着体处血肉交飞。顷刻之间,化为肉酱。满城人无不称快。周司教闻知,登时气死。魏女后来改嫁。向贪新娶之财色,而没恩背盟,果何益哉!有诗叹云:一夜思情百夜多,负心端的欲如何?若云薄幸无冤报,请读当年《长恨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