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一章(第2/3页)

“我的孩子就要死了,”莱拉说,“就在我的眼前。”

“他们不会死的,”玛丽雅姆说,“我不会让他们死的。一切会好起来的,亲爱的莱拉。我知道该怎么办。”

那天极其炎热,玛丽雅姆把布卡穿上,和拉希德一起步行到洲际饭店。如今,公共汽车的车费也成了负担不起的奢侈,等到爬上那座陡峭山丘的峰顶,玛丽雅姆已经累得筋疲力尽。在爬坡的时候,她感觉到阵阵眩晕,有两次她不得不停下来,等待眩晕的感觉过去。

在酒店门口,拉希德和一个门卫打招呼、相互拥抱。那人穿着红色的西装,戴着大盖帽。他们聊起天来,看上去彼此很友好。说话的时候,拉希德的手放在门卫的手肘上。他指了玛丽雅姆一下,他们两人朝她匆匆看了一眼。玛丽雅姆隐隐约约记得这个门卫很面善。

门卫走进酒店,玛丽雅姆和拉希德在外面等待。从这个高地,玛丽雅姆能见到理工学院的景色,再远处是古老的卡尔卡纳区和通往马扎的公路。朝南看,她看到久已废弃的塞罗面包厂,连年的战火在它那灰黄色的墙面炸开几个大洞。南边更远处,她能望见达鲁拉曼宫殿的空旷废墟;许多年前,拉希德曾带她去那儿野炊。有关那天的记忆是一段往昔的遗迹,只是看上去,她仿佛不曾度过那段日子。

玛丽雅姆的注意力集中在这些事情和显著的建筑物上。如果不让自己的思绪游荡开去,玛丽雅姆生怕自己会失去勇气。

时不时有吉普车和出租车驶到酒店门口。门卫跑上来迎接那些乘客。他们都是些男人,带着兵器,留着大胡子,穿着长袍,他们下车的架势全都一样:顾盼自雄,耀武扬威。他们一边交谈,一边走进酒店大门,玛丽雅姆零零碎碎听到了一些话。她听到了普什图语和法尔西语,但也有乌尔都语和阿拉伯语。

“这些人才是我们真正的主人,”拉希德压低嗓音说,“巴基斯坦人和阿拉伯的伊斯兰教徒。塔利班是他们的傀儡。这些人才是真正的棋手,阿富汗则是他们的棋盘。”

拉希德说他听到一些传闻,据称塔利班允许这些人在全国各地设立秘密的营地,一些年轻人在那儿被训练成人体炸弹,为圣战组织卖命。

“他怎么去了这么久?”玛丽雅姆说。

拉希德呸的一声,踢起泥土盖住那口痰。

一个小时之后,他们——玛丽雅姆和拉希德——跟在那个门卫后面,走进了酒店。他们穿过凉快的大堂,鞋跟一路嗒嗒地踩在铺了瓷砖的地板上。玛丽雅姆看见两个男人坐在皮椅上,中间摆着两把来复枪和一张咖啡桌,他们喝着红茶,吃着一盘涂着糖浆的饼干和撒着糖粉的面包圈。她想起爱吃饼干的阿兹莎,然后移开了目光。

门卫领着他们走到外面的露台。他从口袋里掏出一个小小的黑色无线电话,还有一张上面写着电话号码的纸片。他跟拉希德说那是他的领班的卫星电话。

“你最多只能打五分钟,”他说,“不能再长了。”

“谢谢你,”拉希德说,“我不会忘记你的恩情。”

门卫点点头,走开了。拉希德拨了号码。他把电话交给玛丽雅姆。

玛丽雅姆听着咔嚓、咔嚓的铃声,思绪翻飞。她想到了最后一次见到扎里勒的情景,十三年前的事情了,当时是1987年的春天。他站在她房子外面的街道上,拄着拐杖,身边是一辆赫拉特牌照的蓝色奔驰,一道白线从中间将车盖、车顶和车厢分成两半。他在那儿站了好几个小时,等着她,不时呼唤她的名字,就像她曾经在他的屋子外面呼唤他的名字一样。玛丽雅姆曾有一次把窗帘分开,只分开了一点点,朝他看了一眼。只是一眼,但足够看清他的头发变得蓬松而灰白,看清他已经有点驼背。他戴着眼镜,系着红领带,胸前的口袋依旧插着一条折成三角形的白色手帕。最令玛丽雅姆吃惊的是,比起她记忆中的他,扎里勒消瘦了,瘦了很多,暗棕色的西装上衣松松垮垮地搭在他的肩膀上,裤管在他脚踝堆积起来。

扎里勒也看见她了,只不过是刹那间。隔着窗帘的缝隙,他们的目光相遇了;多年以前,他们的目光也曾隔着另一道窗帘的缝隙相遇。但当时玛丽雅姆匆匆把窗帘合上。她坐在床上,等待他离开。

如今她想起了扎里勒临走时留在她门口的信。那封信她保留了几天,放在枕头底下,时不时把它拿出来,两只手轮流拿着它。最后,她没有把信拆开,而是撕成碎片。

这么多年过去了,如今她来到这儿,给他打电话。

现在,玛丽雅姆为她年轻时那愚蠢的骄傲而后悔不已。她希望当时她请他进屋。请他进去,陪他坐下,让他说出他想说的话,这样有什么害处呢?他是她的父亲。他曾经不是一个好父亲,这没错,但是时至今日,和拉希德的恶毒比起来,或者和她已经见识过那些男人之间彼此冲突的残暴比起来,他那些错误显得那么平常、那么值得原谅。

她希望她当初没有毁掉他的信。

有个浑厚的男声在她耳边响起,通知她说已经接通了赫拉特市长办公室的电话。

玛丽雅姆清了清喉咙。“您好,大哥,我在找一个生活在赫拉特的人。他以前住过赫拉特,很多年前。他的名字是扎里勒汗。他住在沙里诺区,拥有那家电影院。您知道他现在住哪儿吗?”

那个男声中的愤怒清晰可闻。“这就是你打电话到市长办公室的原因?”

玛丽雅姆说她不知道还能打给谁。“原谅我,大哥。我知道您有重要的事情要处理,但这是生死攸关的大事,这通电话关系到一些人的生死。”

“我不认识他。电影院很多年前已经关闭了。”

“或许您那边会有人认识他,有人……”

“这里没有其他人。”

玛丽雅姆闭上眼睛。“求求你,大哥。事关几个孩子的生命。很小的孩子。”

一声长长的叹息。

“也许那边有人……”

“这边有个大院管理员。我想他在这里生活了一辈子。”

“好啊,求求你问问他。”

“明天打过来。”

玛丽雅姆说不行。“这个电话我只能打五分钟,我不……”

电话那端咔嗒一声,玛丽雅姆以为他挂掉了。但她能听到脚步声,说话声,遥远的汽车喇叭声,还有一些不时被滴答的声音打断的机器嗡嗡声,也许是电风扇。她换了一只耳朵听电话,合上了眼睛。

她想像扎里勒对着她微笑,把手伸进他的口袋。

啊。对了。嗯。给你。不用再惦记啦……

一件树叶形状的挂坠,上面有几个被雕刻成月亮和星星的硬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