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年奇魔的灵魂之舞(代序)(第2/2页)

至于王翔的文笔,大概不能用优美这样平庸的赞叹去形容。仁者见仁,智者见智,读者自有评说。我的感觉是:刚出生的婴儿就讲话,给人一种怪骇不祥之感!我对王翔的文笔有一种惊愕。我老怀疑他写文章像个少年萨蛮教徒在那里讲神启神示,他自己醒后,都不知道说了些什么!例如他评鲁迅:“文字内部,却总有种黑暗的、深可不测的、冰冷的鬼气在萦绕游动。”这是一个八十岁的研究鲁迅的专家也说不出来的话!如果不知道王翔是个出了好几本诗集的少年诗人,你一定会为这几句比诗还要凝重的话而感到灵魂震撼,坐卧不宁!最不可思议的是(不可思、不可议,想不得、说不得)王翔分析甘地精神世界的字句:“甘地无论在阅读,行动,还是沉思与静坐中,都处于一种永不间断的自省里。自省是一种朝向高处和远方的仰望,不断的自我调整和对话。甘地济世的渴望与完美自身人格的渴望,是合而为一的。他不允许自己有稍微的偏离。自省,同时也意味着清醒的痛苦。他不断要求自己,不断滤去焦虑而获得更深处的统一与沉静,从而让内心井然有序。自省达到极点,往往会呈现出残酷的拷问的气质来。甘地是心中有神的人,同时心怀谦卑。他因其神性的光辉和比尘土还要轻的谦卑而平息了激烈残酷的内心挣扎。他在清除内在的毒素时所用的方式也是柔和的,他从不忽略内心的软弱和偏离。他不断振作,不断调整,然而心怀悲悯。这种沉静的、风云暗涌的自省精神,其实也是一种非暴力,一种更隐秘、内在,也更精神化的非暴力。甘地身上没有寸土必争、你死我活的气质。即使在与外界的冲突达到极点时,他也想方设法让损伤仇恨降至最低。他一直在理解和包容,在寻找一种健全的妥协。在他身上体现了一种如此伟大、几乎无所不包的宽容精神。也许这正是心灵最为和谐与健全的体现。”从王翔的这段话,以及我读到的他的文稿中许许多多类似的或者更精彩、更深刻、更难理解的话,我陷入迷茫与恐惧。这段话只有哲学家加国王如奥勒留才能写出、读懂,却出于一个孩童之口,我有一种深深的敬畏和忧虑。先哲云“察见渊鱼者不祥”,孩童讲哲人之语不祥,冬雷震、夏雨雪不祥,大奇大异、大才大德、大起大落……皆不祥。王翔这本书和他将要写出的更多更好、更奇异的书,我始终抱有一种喜忧参半的感觉。但愿王翔健壮而鲁钝一点,欢悦而悠闲一点,不要过多过早地挥霍和透支他的才华,留一点给成年之后,留一点给子孙后代,留一点给世间他人。要知道,造物的嫉妒比凡人的嫉妒更为可怕……王翔!节俭一点,施舍一点吧,阿们!

徐无鬼

2003年4月于阴山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