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渊中的写作 与徐无鬼通信之二(第2/2页)

第二个让您得以抵御绝望的原因我想是您在本性上的天真和孩子气。您在人情世故上非常老辣,洞察如微。而在心性上您始终保持着一股纯然之气。我发现您对一些平凡的事物,比如昆虫翅膀上的花纹,怀有十分的好奇和观察的兴趣。这种浑然天成的好奇心我只在未泯世事的小孩那见过。人一长大,再被奴化的教育一摧残,对世界的好奇心也就所剩无几了。我想好奇心正是反映了一个人的想象力与创造力的旺盛与否。我们一起去过草原,我发现您对大自然有着一种天然的亲近与爱恋。你在草原上的大呼小叫,手舞足蹈让我感到您实在太像一个老顽童。您知道我也十分关注思考者身边的女性。经过这些天的相处,我发现杨老师实在是一位伟大的妻子和母亲。我在她身上学到了很多东西,关于这个我想我总要找机会写篇东西。您也多次对我说,若没有杨老师您怕早已不在世上了。我发现杨老师不仅在生活中无微不至地照顾着您,在精神上也隐隐地为您分担着疲惫和虚无。我跟杨老师断断续续地谈过好几次,她和您一样,也承认生命的无意义、万物的虚幻。但她认为在无意义中与其作恶,不如为善;与其虚伪,不如诚实;与其堕落,不如坚持。于是她的精神始终没有颓废、晦暗和虚空的色彩,从而表现得稳定而明亮。我想杨老师这种从容平和的精神状态对您的魔性和鬼气也是一种抚慰和分担。不管如何世事动荡、风雨如磐,在与爱人共守的小世界里,您从来没有遭受什么委屈、挫折和惊惶。相反,您得到的永远是抚慰、温暖、照顾和体贴。我认为这正是您面对外部的黑暗始终没有彻底屈服的底气所在。

我所说的这几个原因,似乎都与文字无关。而我认为对您这样写作与生活已水乳交融的写作者来说,文章其实不仅是老老实实写出来的,更多的还是随心所欲活出来的。因而我更多地从与您的生命、心灵密切关联的部分着眼,来考察您的写作。正是在这样成长与生活的背景下,这样的绝望与支撑中,这样四处萦绕的鬼气与人世的情意的交融中,您才呈现出现在这种境况和状态。既狂躁不安,又有着内在的大气和宁静;既有着高远缥缈的精神追求,又放不下半点现实中的不平事;既热情洋溢地体验着生之美好,又有着自虐自伤的悲凉心境;既对民主与平等有着深入骨髓的热爱,又有着君临天下的霸主气概;既鄙视权贵,又与之交往,在酒宴上笑笑骂骂……这些势不两立的矛盾在您身上非常奇异地得到了统一,这种统一让您时常显出一种神秘而难以穷尽的魅力来。我想,这种统一其实也是一种深刻的分裂,令您时而为哲人,时而为酒鬼。

说到喝酒,我不得不多说几句,您身边很多人都劝您少喝点酒。我对此感情有点复杂。每次见到您醉酒,痛快淋漓,嬉笑怒骂,我都暗暗羡慕您能挣脱束缚,得以至情至性。这样的痛饮对您积聚在心中的鬼气实在也是一种疏导,但您这样长年累月地喝下去对身体的伤害实在太大。关于这点我也就不再陈词滥调了。只希望您能适量饮酒。这个建议也许很有点委屈您的性情,不过从健康和更长远的写作的角度着眼,不要老是大醉而归终究还是有好处的。

这封信就先写到这。断断续续地说了一些对您文字和状态的看法,不知是否到位,您也就随便听听了。

2002年8月21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