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爱人类 追随神灵 读《沉思录》(第2/2页)

死亡结束了一切宠辱得失,结束了此生。死亡,就像远方永恒的黑暗。谁都会去,但是谁也没有回来。尘世的灯光只能照见自己的影子和终将逝去的脸庞。面对永不可逆而神秘莫测的死亡,谁都会意识到自己的渺小和卑微,而在内心升起无尽的遥想。诚实的哲学思考总是直面死亡,并从因死亡的存在而活跃的精神中产生对此岸的超越。奥勒留想照亮那一片未启的黑暗。他反复告诫人们不要蔑视死亡,也不要畏惧死亡。

他以一种自然而平常的,仿佛季节来去和云雨化合的眼光来看待死亡。在死亡的宏大背景下,世间的一切都轻如云烟。“他们已化为尘土和传说,甚至连传说也够不上。”而奥勒留在表达死亡的残酷与黑暗时,并没有为此寒冷。他平静地接受这一切。他相信死亡不是意味着非存在。尽管在思考层面上他无法分辨死亡究竟是一种彻底的消亡还是依然富有生机的消散。但在信仰层面上,他相信死亡仅仅是一种原子的分解,一种消散,一种另一形态的融合与生长。死亡不是生命的反面,而是以另一种形态重新进入了生命。生与死周转不息,而本质相通。奥勒留说:“死是合乎本性的。”

奥勒留是那种有着稳定信仰的哲人,无论从哪一个角度进入问题,他都能从中找到合乎本性的支撑。他沉稳而沉静地思考着,从不飘摇动荡。他的思考因其稳定而大气的特质而具有了某种王者气概,一种充盈于天地之间的大宁静,对此奥勒留的态度非常坦率而平实。他说:“宁静不过是心灵的井然有序。”他是以自然的方式触及了根本并在那里安下了心来的人。很多人一生都没有认真地看过一次星星,而奥勒留却熟知它们的运行。

2002年9月26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