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章(第3/3页)

年龄:25岁

身高:1米84

职业:短跑运动员(主项男子400米短跑)

个人pb:400米短跑47秒67

项目潜力值:400米短跑(3分~5.6分)

当前竞技状态:35/100(状态欠佳,可食补)

体能:40/100(赛后疲惫状态中)

胡力的项目潜力值中,他的潜力数据竟然是3分到5.6分之间?

这个潜力值让苏白有些迷惑,他这还是第一次看到有波动区间的潜力值,并且胡力的这个波动区间大得有点过分了,按照苏白对系统评分方面的估算,这个潜力值的意思就是,胡力的个人潜力,在籍籍无名的国内选手和亚洲超一流选手的可能性之间波动?

这是怎么回事?

苏白想不明白,于是又点开了张伟的数据中进行查看,却发现张伟的数据状态和胡力竟然有些像,在张伟的项目潜力值中,他同样有着非常夸张的波动数值,数值是从2.7分到5.8分之间。

在今天之前,苏白观察过的用户中还没出现过这样的情况——难道沙雕系统在他不知道的时候更新升级了?

想到这里,苏白又重新点开了邱文、王深还有崔洛恒的个人属性面板,结果却发现,邱文和王深的个人属性面板并没有变化,而崔洛恒的属性面板也出现了波动。

崔洛恒原本的个人项目潜力值是7.5分,而现在,他的个人项目潜力值变成了7.0-8.0之间的波动。

……?!

8.0?!

之前苏白的关联用户中,项目潜力值最高的是队里女子链球项目的一姐,也是国内链球项目的一姐刘娇楠,而这位在世界范围内都排名前三的链球一姐,她的个人项目潜力,也就是8.2分而已。

苏白忍不住又看了眼崔洛恒——现在这数据的意思是,崔洛恒有可能具备世界顶尖的110米栏项目潜力?

可是原本还是固定的数值,为什么会突然之间出现波动的情况呢?

苏白有点想不明白这其中的道理。

不过,最近这一段时间以来,他一直都在盯着邱文的训练,在这期间并没有观察崔洛恒和王深的数据,他倒也说不清这个数据变化究竟是之前就有的,还是今天才出现的转变。

苏白揉了揉额头,将这个问题暂时抛到了脑后,然后看起了胡力和张伟两人的数据。

胡力和张伟两人,目前为止个人pb都不高,胡力是47秒67,张伟则在47秒70,作为已经24、5岁的两个田径短跑运动员,胡力和张伟两人目前理论上已经进入了各自的黄金年龄,现在正应该是成绩数据爆发的时候,可是他们两人截止目前为止,连国家级健将的47秒60都还没能达到。

这个成绩,实在不能算是理想。

s省田径队在400米项目上的底蕴并不深厚,在邱文之前,队里也没出过什么特别出类拔萃的400米项目人才,对于400米的训练理念,一直也都是相对传统的。

这个所谓的传统,就是指,国内对400米项目的领域研究到了什么地步,那么田径队这里会努力向国内的一流训练理念靠拢。

而从国内400米项目的进步停滞以来,国内就研究学习过许多400米项目的先进理念,只可惜这些理念在国内的实践中,并没能得到特别好的结果。

但是国内的不少教练却也从国外运动员对于速度控制能力的重视上,得到了另外一个思路——400米短跑项目的运动员,虽然需要绝对速度,但是对于绝对速度的快慢其实不需要强求。

这和国内早年间的400米项目训练思路不谋而合,于是,国内大多数的教练在挑选400米项目的运动员时,都并不特别追求运动员的绝对速度,在训练中也是,对于速度训练相对轻视,而是着重在速度耐力的训练上,希望提高运动员的速度耐力,让运动员能够尽可能全程都在相对匀速的状态下,跑完400米全程。

这个训练理念,有时候也说不上对错,反正国内的不少队伍,在挑选400米运动员的时候,就不怎么管运动员的绝对速度——绝对速度要是快的话,也有可能已经直接被队里拉去训练100米或200米了。

这就造成了现在尴尬的400米现状,运动员拼命训练速度耐力,但是本身的绝对速度不足,哪怕速度耐力上来了,但是他们的绝对速度也难以支持他们跑进更好的成绩里。

可以说,胡力和张伟,也是s省的田径队在抱着这样的训练理念之下,挑选出来的绝对速度并不怎么快的选手。

包括苏白仔细看了一眼胡力和张伟的日常训练,对绝对速度的训练也相对较少。

想到这里,苏白大致打定了主意,等第二天重新开始训练了之后,需要重新对胡力和张伟两人的各项数据做一次新的测定才行。

而邱文……看这次的比赛结果,邱文的训练也需要进入一个全新的阶段了。

苏白这里在默默地想着训练的事情,正在吃饭的邱文、张伟还有胡力不知道为什么,吃着口里的美味,三人却几乎同时打了个寒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