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7章(第3/3页)

话题的起因,还是因为田管中心正召集了国家队的教练们,所有人正在商讨9月上旬雅加达亚运会的田径教练名单以及各项赛事的可能参赛人选,另外也是同时在讨论各项赛事上,所有人的把握大小。

本次雅加达亚运会,田管中心已经发布了公告,计划在7月16日的g市全国田径大奖赛冠军赛上进行各个单项赛事的人员选拔,届时,如无意外,除了部分项目将有指定人员参赛之外,冠军赛各项目的冠亚军就将获选为亚运会的参赛选手。

在田径赛事上,100米和200米还有110米栏都算是夺人眼球的重点项目,100米和200米上,因为方宇和吴毅的存在,主要参赛人选基本没有什么太大的悬念,其余选手就是争夺另外一个参赛名额的水准。

讨论过这些重点项目后,也有例如400米短跑这样爹不疼娘不爱的项目,需要田管中心和国家队的人为之头疼。

在国内400米项目的全国纪录还维持在45秒25的现在,亚洲的400米顶尖水准大约在44秒上,当然,其中有一些归化选手的原因,可是再把眼光放到诸如日本这样的国家上,这些国家本土选手的400米实力,也不是中国选手目前所能追赶上的。

以国内目前成绩最好的选手张子义为例,他的个人pb是45秒57,但是他并不是经常能够达到这个pb成绩,甚至也并不是经常能够打开46秒大关,他通常的状态是在46秒靠近47秒的范围内打转,突破46秒与其说是靠实力,不如说运气的成分也居高不下。

张子义的成绩都是如此,更不用提别的一些选手了。

也是因此,在讨论到400米这个项目时,现场的氛围也是一阵的尴尬与沉默。

“最近国内,有什么400米项目的新的好苗子吗?”

坐在主持位置上的田管中心主任汪正声看着手里的资料,翻来转去,实在也没看到什么与400米相关的振奋人心的好消息。

“嗯……这个邱文……最近两次大奖赛分站赛出来的400米新人吗?连续两次的成绩都还可以,以前好像没见过这个名字?”

“哦,这个邱文的情况,我知道一点,他的天赋确实不错。”

回话的人正是之前去过s省田径队交流指导的吴胜平,他作为国家队短跑组的教练员,当然也在会议讨论的现场。

听到吴胜平的说法,汪正声有了点兴趣:“哦?怎么个说法儿?”

吴胜平看到汪正声对邱文有兴趣,也不介意多介绍一下,于是就把当初在s省田径队时了解到的邱文转项目的事情当场言简意赅地介绍了一遍。

在吴胜平介绍完这件事情之后,汪正声对邱文更感兴趣了,他重新看了一眼手里邱文的两场比赛成绩:“照你这么说,这也就3个月时间,他的400米成绩已经能稳定在47秒50上下了?那果然是很有天赋的!”顿了顿,汪正声想起吴胜平介绍中提及的指引邱文转项目的教练,于是又道:“你说的那个叫苏白的教练,看起来在400米项目上,也是很有水平的了。”

说到这里,汪正声突然想起,今天就是400米最后一个分站赛的比赛了,于是他直接叫来了一个田管中心的工作人员,让他去把今天400米的决赛成绩立刻要一份来看看——难得看到一个在400米项目上颇有天赋的选手,汪正声和在场的其他田径教练也都有了一点兴趣。

田管中心的工作人员效率很快,不过5分钟时间,他就拿着几份当日h市分站赛400米决赛的成绩表格回到了会议室,然后将成绩表格分发到了几个主要的领导和主教练手上。

在场的众人原本还只是报着看待’未来的人才’这种心态在看邱文,结果等所有人仔细看过一遍400米的决赛成绩表单之后,在场的所有人都有些惊呆了。

“等等,47秒19?这是逆风的成绩?!”汪正声是最先惊讶出声的:“这距离他的上一场比赛也不过半个月时间,这是pb又有提高?!”

“不对……今天的这个400米决赛,s省田径队的3个选手,包揽了400米的前三?!第四这个不是b市队的那个郭盾吗?这都被他们三个干下去了?”

看完这份今天的400米决赛成绩表后,在场的田管中心官员还有国家队的教练们都面面相觑——他们怎么不知道,s省他田径队什么时候成了这种在全国男子400米项目上具有统治能力的队伍了?

在愣了许久之后,汪正声才点着这份决赛成绩表,感叹道:“可以啊,这个s省田径队的400米教练叫苏白是吧?有点真材实料啊!”

田管中心主管竞赛的副主任姜文涛脸上也带着一丝欣赏,他于是问道:“老汪,这个苏白,是不是可以考虑调到国家队里来看看?”

汪正声思考了片刻,摇了摇头:“再等等,先等冠军赛的比赛结束后看看,如果这个邱文能进亚运名额,就刚好一起把这个苏白选调到亚运会的教练组来,如果不行,可以考虑把邱文选为400米的接力赛队员,一样把苏白调来,在亚运前的集训周期,好好观察一下再做定论。”

这个决定,算是一个慎重合理的决定,在场的其他教练员也都没有意见,于是这个议题在此暂时结束,而会后,从田管中心这里发了一份指导涵到了s省田径队,虽然并未正式提及会议上的讨论内容,但是指导涵中也暗示了s省田径队,在接下来的冠军赛中,务必要全力以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