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章 五、易筋经(第2/2页)

老秋见他进门出门的时候,腰老是弓着,就问:“你腰是怎么了?”他说:“疼。”老秋说:“是练那功练的吧?”呼天成笑笑。老秋躺在草床上,说:“练那干啥?没有一点意思。最近你听广播了吗?”呼天成是很服气老秋的,老秋是上边的大干部,中央都挂了号的。呼家堡这个典型,也是人家老秋树的。可在这件事上,老秋的话却起了相反的作用。老秋认为没有意思,呼天成倒别上了。他心里说,我倒要看看究竟有没有意思。那好孬是一本书,写书总不至于是为了坑人吧?就又接着往下练,练的时候,腰疼仍然不止,他就强撑着,看到底会有个什么结果。谁知这腰疼一直持续了有半个多月的时间,在这半个多月里,每练一天,他就在土墙上画一道,一直到他画到十六道的时候,突然有一天,他的腰直起来了,竟一点也不疼了。到了这时候,他才猛然想起,他的腰原是受过伤的。早年,他小的时候,曾跟着父亲到外边推车运煤。推的是那种木制的独轮车,一去三天,还在野地里过了一夜,中了寒气,就是那个时候,他把腰扭伤了,后来还找接骨的先生治过……一想到这里,他顿时悟出来了,气是顺着脉络走的,凡是走到有伤症的地方,它就不通了。哪里不通哪里就会疼。这其实是自己在给自己治病呢,用内气把自己身上的病逼出来,再用自己的气冲它。这其实就是一种导气强体的循环方法。于是,他又想到了前番的牙疼,那也是因为他有一颗坏牙根所引起的,他的那颗牙早年就坏成了一个窠臼,吃饭的时候总是塞东西,这几日,那坏牙竟然被新长出的牙芽顶出来了……呼天成大喜。

有了经验,呼天成就不怕了。再遇上什么的时候,他也不慌了。这时候,那痛苦就成了一种历练,成了一种检验毅力和承受极限的工具。每一次疼痛都成了他新的体验,成了他可以傲视痛苦的资本,他能感觉到气息一次次冲击病痛的过程,也能体察到某个部位的病痛在身上所发生的每一个细微变化。人是一个隐患哪!人活着,处处都有隐患,连自身也是一个隐患,只是你没有觉察罢了。人往往就是这样,等你真正觉察的时候,就晚了。他依旧每天练三次,每次练过之后,他都会体验到一些新的感悟。这些细小的体感也总是给他带来喜悦。过去,他一直有胃寒的毛病,这病已有很多年了,是六一年吃凉红薯吃坏的。所以,他一口凉饭也不能吃,只要吃了凉的东西,胃就会疼痛难忍。可这几日,无意间,他发现他竟然可以吃凉东西了。有一天,他不经意地喝了一碗凉稀饭,要搁往常胃是肯定受不住的,结果也没有什么不好的感觉。早些时候,他开会熬夜多了一点,眼里曾出现了一个小黑点,那黑点像蠓虫一样,总在他眼前飞来飞去,可这一段,那黑点竟然自动地消失了。再一个体会是,他的胃口在不知不觉中淡了,不太爱吃那些荤腥的东西了。他过去常常失眠,现在夜里也睡得好了。老秋说,你的呼噜打得很有特点哪。他也就笑笑,不解释。后来,他怕影响老秋休息,就搬到隔壁去住了。

再后来,每当老秋“说说女人”时,呼天成的感受就不再那么强烈了。感觉还是有的,冲动也有,但那烈焰一样的灼烧感没有了。也没有了那种要发疯一样的狂躁。听了一些很刺激人的酸故事之后,呼天成竟然想,说来说去不就是那么点事吗?一旦说多了、说腻了,他的感触反而不那么深了。那时候他也才三十来岁,正是人生的旺季,心依然很大。可他居然能够挺住,这连他自己都觉得有些吃惊。不就是一股气吗,怎么就有这么大的作用呢?

正是这本书成全了呼天成。慢慢地,呼天成感悟到,这是一本诞生于苦海的书。这样的书肯定是来自无依无靠、无遮无拦、无凭无据的去处,肯定来自于一曝十寒、千灾百病之后,他也必是经历了万般的劫难,在苦苦修行之后,才凭着那么一口气,省出来的。此人是一个有大举的人。他就用这么一股气,锻出了一个金钢不坏之身?!

人还是活气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