压弯的树枝:狂飘突进的民族主义(第4/7页)

这些人曾经是摩罗崇拜的巨人,而今却成了“为西方殖民者奔波操劳”的洋奴。摩罗给他们加上的罪名是:“他们那样片面地歌颂西方文化,围剿自己的民族文化。”14

比如陈独秀曾经说,西方文化才是人的文化,中国文化已经死了。

比如胡适曾经提倡全盘西化。

比如蔡元培。他在1919年为北大学生创办的《国民杂志》所写的序言中说:比起国家来,有更高的世界主义标准。“所谓国民者,亦同时为全世界人类之一分子。苟倡绝对的国家主义,而置人道主义于不顾,则虽以德意志之强而终不免于失败,况其他乎?愿《国民杂志》勿提倡利己的国家主义。”摩罗说蔡元培是在扑灭中国人的爱国主义,“让中国人自卑自虐”。15

至于鲁迅,摩罗说他终生致力于国民性批判,“实际上是按照西方殖民者对我们的污蔑性描述,来体验我们自己的精神生活。”

摩罗说:“无论是陈独秀、胡适,还是鲁迅,他们在主张全盘西化的时候,显然已经全盘接受了西方人建构的世界图式,而且把自己和自己的民族牢牢地安置在那个世界图式中愚昧、卑贱的位置上。”“五四新文化运动对于民族精神的摧毁,甚为严重,我们至今还在承受其恶果。”“五四新文化运动是一场主动将自己的国家纳入西方意识形态的文化运动,它给民族文化、民族精神带来的负面影响,今天正在突现出来。”16

最后,事情演变成只要是反对英美,就统统具有天然的正当性,难怪摩罗热烈地肯定德国的希特勒。他说:“希特勒带领自己的民族摆脱英法强权的遏制,这是值得敬佩的。”(摩罗采访录,广州《南都周刊》2010年3月5日)摩罗还肯定二战时的日本军国主义,因为日本勇于挑战英美的霸权!(参见《中国站起来》前言)这样的民族主义,岂不是走火入魔太甚?

摩罗,这位曾被誉为与权力绝不妥协的精神战士,一度曾皈依基督教。现在,他的图腾却是国家。他的民族主义与国家主义重合了。他这样定义爱国主义:“在国家成为人类社会分群界线的第一原则的时代,功臣与罪人、圣人与魔鬼的区分标准,与个人品德全无干系,全看它谋求的是哪国的利益,损害的是哪国的生命。这个标准简单地说其实就是所谓爱国主义。”17原来是非善恶、圣人恶魔都无所谓,也不再有什么道德判断尺度,一切都看对国家有利没利。摩罗称赞希特勒和日本军国主义,道理全在于此。

至于摩罗何以发生这样的转向,许纪霖写了一篇长文《走向国家祭台之路——从摩罗的转向看当代中国的虚无主义》,对此作了分析。该文在《读书》2010年8月号、9月号连载。许纪霖的意见是,摩罗实际上是一个缺乏内在定力的虚无主义者,他的几次转向,透露出中国知识分子普遍面临的存在迷失与认同困境。

反对中国加入世贸组织,主张中国在经济上“光荣孤立”

1999年11月,房宁、王小东、宋强等人合著的《全球化阴影下的中国之路》由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出版。此书的封底广告说:本书是继《中国可以说不》和《妖魔化中国的背后》,中国知识界又一次面对汹涌澎湃的民族感情所进行抉择。

此书的要点,一是反对全球化,二是提出中国需要光荣孤立。

先看第一点。此书书名中的“全球化阴影”就表达了作者的批判意向。这本书的结论是:

“西方是全球化最大的赢家,第三世界却在可悲地扮演者输家的角色。”18

“以发达资本主义国家构成的中心地带和以广大的第三世界发展中国家构成的外围地带,构成了未来世界的基本格局。”“中心与外围的矛盾,是当代世界经济体系中的一个基本矛盾。”

“在经济全球化时代,发展中国家通过国际循环的链条,逐步赶上西方发达国家的可能性进一步减少了。应当清醒地看到,经济全球化对于第三世界来说,风险多于机会,代价大于利益。”

“全球化导致了全球分裂化,部分第三世界国家的工业化进程落人发展的陷阱。”

但是事实是什么呢?作为发展中国家的代表,中国在全球化时代持续起飞30多年。2010年,中国国内生产总值超过日本,位居世界第二。西班牙《拉美新闻》网站2010年9月20日说:“巴西是新兴的世界强国”。美国欧盟2010年9月20日联合发表“2025年全球治理”的报告说,印度已经发展为世界第四大经济实体。当然,“金砖五国”中还有俄罗斯和南非。稍早的韩国、新加坡、马来西亚、中国台湾地区和香港的发展也得益于全球化。事实表明,全球化对于中国来说不是陷阱,中国的发展也不是梦。那些抓住机遇,实施了恰当政策的发展中国家,在全球化过程中得到了机会,也收获了丰厚的利益。

再看“光荣孤立论”。该书作者认为,中国无法利用美国、欧盟、日本之间的矛盾,连俄罗斯也不可靠。因此,“中国应该做好光荣孤立的思想准备和物质准备”。这不是要回到过去“自力更生”的局面吗?这一番言论提示我们,民族主义高涨的结果,会导致闭关锁国的封闭意识。

让我们看看邓小平是怎么说的。

1979年11月26日,邓小平讲话说:“我们建国以来长期处于同世界隔绝的状态。”19

1984年10月22日,邓小平在中顾委讲话说:“现在任何国家要发达起来,闭关自守都不可能。我们吃过这个苦头,我们的老祖宗吃过这个苦头。恐怕明朝明成祖的时候,郑和下西洋还算是开放的。明成祖死后,明朝逐渐衰落。以后清朝康乾时代,不能说是开放。如果从明朝中叶算起,到鸦片战争,有二百多年的闭关自守,如果从康熙算起,也有近二百年。长期闭关自守,把中国搞得贫穷落后,愚昧无知。”20

1988年9月5日,邓小平在会见外宾的谈话中说:“拿中国来说,50年代在技术方面与日本差距也不是那么大。但是我们封闭了二十年,没有把国际市场竞争摆在议事日程上.而日本却在这个期间变成了经济大国。”21

邓小平这些话实为黄钟大吕,一语中的。如果按照《全球化阴影下的中国之路》一书指的路走下去,会不会又一次“把中国搞的贫穷落后,愚昧无知”?

2000年5月,杨斌的《威胁中国的隐蔽战争》由经济管理出版社出版。这本书彻底否定全球化和世界贸易组织,号召全世界人民团结在中国周围,打倒美国英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