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部 6.平安里(第2/2页)

王琦瑶和人相熟起来。人们知道她是个年轻的寡妇,自然就有热心说媒的人上门。王琦瑶见过其中的一个,是个做教师的,说是三十岁,却已歇顶。两人在电影院里见面,看一场农民翻身的电影,是王琦瑶最不要看的那种,硬撑到底的。其中有静默的间隙,便听见那教书的局促的呼吸声,带了一股胸腔里的啸音,是哮喘的症状。王琦瑶从此便对说媒的人婉言谢绝,她知道再介绍谁也跳不出教书先生这个窠臼。她不怪别人,只怪自己命运不济。她望着平安里油烟弥漫的上空,心里想,还会有什么好事情来临呢?人们有说她骄傲,也有说她守节,什么闲话她都作耳边风,什么开导的话她也作耳边风。虽是相熟,却还是隔的,这也是正常。平安里的相熟中不知有多少隔,浑水里不知有多少大鱼。平安里的相熟都是不求甚解,浮皮潦草,表面上闹,底下还是寂寞,这寂寞是人不知,己也不知。日子就糊里糊涂地过下去。王琦瑶是糊涂一半,清楚一半,糊涂的那半供过,清楚的一半是供想。白天忙着应付各样的人和事,到了夜晚,关了灯,月光一下子跳到窗帘上,把那大朵大朵的花推近眼前,不想也要想。平安里的夜晚其实也是有许多想头的,只不过没有王琦瑶窗帘上的大花朵,映显不出来罢了。许多想头都是沉在心底,沉渣一般。全是叫生计熬炼的,挤干汁,沥干水,凝结成块,怎么样的激荡也泛不起来。王琦瑶还没到这一步,她的想头还有些枝叶花朵,在平安里黯淡的夜里,闪出些光亮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