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1章 击鼓(8)(第2/3页)

“自然的,若只是论各自学说要义,那还是很大不同的。”陈嫣最终还是安慰了一下桑弘羊。如果回归到学术本身,确实是这样没错,但也仅限于这个领域了。

到了两人要分开走的地方了,陈嫣上前了两步,笑着点点头:“明日再见了!”

陈嫣走的很干脆利落,好像和平常的同路分手没什么两样,就好像刚才说出那样了不得的话的人不是她一样!

桑弘羊摸了摸鼻子,原地站了好一会儿。

陈嫣这种完完全全的‘轻描淡写’有的时候是很惊人的——陈嫣自己对此一无所知,但在旁观者看来全然不是那样!

桑弘羊原本都因为这一段‘惊世骇俗’到了极点的话而坐立不安了,但陈嫣这种‘这都不算事儿’的微妙态度一时又让他有些哭笑不得起来。

往回走的时候桑弘羊正好遇到正准备出门垂钓的公孙弘,于是恭恭敬敬站到一边:“老师!”

公孙弘看到这个学生只是微微点头,忽而又道:“小子可曾垂钓过?”

桑弘羊迟疑了一下,而后实话实说:“不曾。”

然后就被带着一起去了庄园中的溪水钓鱼,主要是公孙弘钓鱼,桑弘羊纯粹就是个放钓竿的架子,他哪里知道该怎么钓鱼!

公孙弘分了一缕心思在钓竿上,另外的注意力却是去了桑弘羊身上——桑弘羊确实是个垂髫小儿,但硬要说的话也不是个孩子了!按照大汉的算法,他今年十二岁(虚岁)。

民间男女婚嫁说是‘男子十五,女子十四’!按照这个说法,再过三年桑弘羊都能娶妻了,还能算是个孩子吗?

而且公孙弘以自身经历推知他人,并不觉得成人不成人这种事由年纪来定,更重要的是内心!他自己属于很早就懂事的那种,桑弘羊这个学生其实也属于这种。之所以看起来稚气,那不过是因为过去的人生经历实在是太顺遂了!

富贵锦绣堆里长大的公子,从没尝试过用自己的肩膀担当,也不需要自己去想太多的事情!自然也就无法完成蜕变了…但这无法改变他这学生的本质。

“与翁主说了何事?见你魂不守舍。”公孙弘倒也没有迂回。

其实这些话是不太好复述给老师的,正如陈嫣会避开公孙弘说这些事,桑弘羊又不是傻的,难道不知道说出来大家会很尴尬吗?

但桑弘羊正处在一个降智打击中,人也挺迷茫的,下意识地就信任了公孙弘这位长者。

听完了所有话,公孙弘也无奈了…有些东西不需要说出的好嘛!而且由你一个小女童说出来,真的很让人心惊胆战啊!

公孙弘从很早开始就明白自己和一般人是不同的了!很多他能够一眼看出的问题,在别人那里就不是这样了!这就像是下棋,普通人只能看一步走一步,而换成是公孙弘,他能够看到这一步之后十步棋的交手!

也正是因为他看的到,所以很多眼前的手段在目光短浅之人看来就是不能理解的了!

他当初在海边牧猪的时候就选择了读书,其他卑贱之人根本无法理解他,要么觉得他好高骛远、痴心妄想!要么就觉得他应该先把日子过好一些再说!

那时候他在书里读到‘夏虫不可语冰’这一句,立刻拍案叫绝,明白过来自己为何与其他人格格不入了!那些活不过一夏的虫子,你和他们说‘冰’的事情,他们又怎么能够明白呢!

当时的公孙弘以为等到他继续读书,认识那些士人,就能结识许多与自己一般的人了。但真等到他成为读书人,才明白,这个群体虽然比平头老百姓普遍有见识的多,但依旧不够!

大部分也就是能看到五六步以后的情况而已。

这个时候他才明白,他确实是有些不同的…即使这点不同在很长时间之内不能给他的生活带来丝毫的变化,但是确实让他有了继续坚持下去的支撑!毕竟,他自己也需要说服自己——他的辛辛苦苦终有一天都是会有意义的!

而陈嫣所说的这些话,这个道理,在陈嫣的说法里,似乎是人所共知,只不过不愿承认,所以心照不宣。实际上哪里是如此!在公孙弘看来,这就是陈嫣从来未接触过几个普通士人带来的问题了。

就公孙弘所知的,能如此透彻、如此坚决明白这个道理的,只有各个学派的领袖了!甚至有的学派领袖也不见得明白了,他们很有可能自己也陷入了狂热之中。至于公孙弘本人,他大概是七八年前渐渐明白的。

也就是从那以后,他对于学说那些东西更加地冷淡了——他当然是个儒生,因为他还得依靠这一重身份行走,但也仅此而已。

因为是已经想通了的道理,所以公孙弘倒并不觉得受到了冒犯…相比起冒犯,他觉得惊吓更大了一些!

陈嫣的说法从某种程度上反映了她这个人的一些特质,虽然公孙弘一惯知道这个学生不同于一般,但此时还是难免感慨万千。

能看穿这些,第一要聪明敏锐,第二要体察人心…第三要足够冷静,冷静到跳开身处的环境,以一个完全旁观者的角度打量这一切,不然是不能得出一个这样刺痛人的结论的。

聪明这一点还好说,这是早就知道的。但一个年纪如此小的女郎体察人心?而且还能冷静到这个地步——体察人心和冷静,听起来都不是什么了不起的素质,因为很多人身上都能见到。但只有真正经过事的人才知道,这种素质有多难得!

很多人普通程度的体察人心和冷静,好像非常厉害的样子。然而只要环境稍微复杂,情况稍微危急,他们就变得普普通通了。

公孙弘被梗住了一会儿,连分给鱼竿的那一丝注意力也不知道跑到哪里去了。回过神来后问道:“翁主的话你是如何想的?”

桑弘羊有些心不在焉:“翁主说的应是确凿无疑的,但、但…”

但他可能暂时没办法泰然处之。

公孙弘明白的,当年的他也有这么个过程。从这点上来看,这个学生其实比他当年要表现的更好一些。当年他是自己一步步接近‘真相’,而当真正触摸到真相的时候他依旧难免踌躇、不安,甚至恐惧。

桑弘羊是被人不讲道理、突然灌输的,能够这样已经很不错了

“翁主的样子实在是太平淡了一些!”桑弘羊忍不住抱着脑袋。

“若是已然彻底思虑清楚了,那自然是平平淡淡的。”公孙弘对此的认识并不少,不过他也知道,很多人是没办法思虑清楚的。因为这个问题实在是太突破每个人的思想了,这等于是违背了过去多年早就已经认为是绝对真理的东西。

公孙弘之所以能够这样泰然处之,他认为有他特殊人生经历的功劳——等到他正式开始读书,将某一门学说彻底刻在心里的时候,他已经不是小孩子了,有一套自己原本的思考方式。这样一来,后来刻上去的东西自然没有那么刻骨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