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1章 东山(1)(第5/6页)

古人可没有人道主义这种概念…

对于军队,他们也乐意做这样的事。虽然说是上报了朝廷,但那只是因为规模太大,不上报也瞒不过去而已。实际上,交易的具体规模肯定和上报的不同…也就是说,军队得到的比外界知道的多!

多得的好处自然有整个系统的人去分…这在古代,甚至连违规违纪都算不上,只能算‘靠山吃山,靠水吃水’。古代军队么,不能用现代军队的标准去要求——事实上,就算是现代军队,也只有极少数国家的军队做到了军队不经商。而一旦经商,这种事情几乎是无法避免的。

而除了匈奴的奴隶,还有西南夷奴隶,这里本来就为巴蜀之地常年提供开矿用奴隶,业务可以说是很熟练了。只不过以前只需要保证巴蜀之地开矿所需,业务规模说不上大。现在有利益驱使,自然会有人弄来更多的奴隶!

一部分是西南夷中的强势部落打仗所得,也有搜获的野人,甚至有人搞到了天竺奴隶——表面上看,南亚次大陆被喜马拉雅山分割独立,实际上还是有山口可以进出的,如今天竺打仗正乱着呢,只要有商道可以往来,弄来奴隶非常简单,简直就是纯赚!

再有,南方地区的野人、南越那边的交易…总之各地奴隶纷纷送到了南方的种植园里…恍惚间,陈嫣甚至觉得自己是不是促成了一个可能在历史上臭名昭著的‘奴隶贸易’?

站在现代人的角度,她本能地觉得这样不太好。

然而站在这个时代的人的角度,她又没办法这样简单地去想这个问题了。国家、民族、生产力、战争…太多太多的东西是这个时代特有的了。而且说句实在话,市场已经做出了这样的选择,这个时候就算陈嫣想要停下这一切也不可能了!

这就像是潘多拉的盒子,当初是她选择打开的没错,但关上却不是她能做到的了。

那些在这一浪潮中被利益裹挟而来的人不会被说服,甚至市场的客观规律也不会支持陈嫣的‘决定’。现在的她,也不过就是浪潮中的一个而已,而人又怎么能对抗时代的浪潮、洪流呢?

即使是历史上数一数二的英雄豪杰,他们也只不过是在恰当的时候、恰到好处地顺从了浪潮而已。

想到棉花,甚至更早一些的甘蔗,刘彻就不能小看一种新的、有潜力的植物的未来了。所以非常谨慎地道:“难道这其中有下一棉花、甘蔗?”

陈嫣想了想,如实道:“我尚未见到,等一些日子,东西送来才能说是不是下一棉花、甘蔗…不过即使不是棉花、甘蔗,至少也是茉莉、胡椒之类了!”

胡椒刘彻是知道的,虽然胡椒的引进比茉莉其实要晚一些,成规模种植更晚,就是这两三年的事情。但胡椒比较特殊,它是一种调味料,呃…按照这个时候的传统,当成是香料也可以。

这个时代的食物味道其实是很单调的,即使是贵族也很难品尝到多丰富的滋味,这种情况下,任何一种调味料其实都不会便宜,也很容易受到欢迎。胡椒弄来之后,陈嫣就研发了几道要用到胡椒的菜肴,然后通过聚宝阁旗下的一些酒舍给传播了出去。

一旦有了这个开始,自然会有庖厨研究胡椒在菜肴中的应用。

在这方面,宫里走到了时代前列…这也很正常,当初陈嫣用素油,别的地方都没有,还是从少府搞到了一些茶油。背靠少府,宫里本来就会供应很多稀奇古怪的东西。用不用是一回事,有没有是另一回事!

宫廷之中自然要广收天下之珍!

不得不说,胡椒未来能成为重要的调味品之一,本身的也确实有不错的特质。传入宫廷之后,立刻有庖厨研究出相关菜色用来丰富宫廷菜谱,也是讨好宫中贵人。这种情况下,刘彻对这种黑色的小玩意儿至少是知道名字的。

反而是茉莉,现在在外面也算是大红大紫了,他却不太清楚(种茉莉是门好产业,茉莉香也是日化部门生产的香脂、香水、香皂的主要香味之一,女人们原本不知道茉莉花的,这个时候茉莉花却以极快的速度成为大众认知度最高的花种之一)。

刘彻自动忽略了自己不太了解的茉莉,以胡椒来思考问题,点点头道:“那倒是不错…对了,棉田…”

“?”陈嫣疑惑地看向刘彻,不知道对方在迟疑什么。

刘彻的迟疑只持续了很短的时间,很快他就往下道:“棉田在齐地如此之多,粮田恐怕会不太足…这几年却从未听闻青徐粮价暴涨,这是如何处理的…阿嫣可知?”

其实这个问题不应该问陈嫣,应该问管理地方的官员们才对。毕竟像是粮食、粮价这样的大事,完全是官府的工作范围。但刘彻并不觉得青徐那边的官员可以做到这个程度,她直觉是陈嫣的操作起了巨大作用。

刚刚之所以犹豫了一下,也是觉得这样太夸张了——粮食供应问题,这可以说是国家最大的问题了!如果这个问题那么好解决,国家就没有这么多麻烦了!事实上,绝大多数麻烦都是从粮食而来。

如果陈嫣真的能在这上面做到这个程度,未免让人太难以想象了。

然而,如果不这么想,那就更无法解释一切了!所以到最后,刘彻也只能接受这个听起来非常荒谬的解释。

“粮…哈!”陈嫣轻笑了一声,想了想道:“陛下这里可有地图?”

地图是非常珍贵的,但在刘彻这里,想要地图就太简单了。点了点头,就让人取来一幅绘制范围最大的地图,甚至连在大汉周围的势力也绘了出来。虽然有些简略,错误的地方也很多,但拿来示意也足够了。

上林苑有刘彻用来练兵的地方,驻扎的精兵也不少了,陈嫣并不觉得临时弄来一幅地图很难。所以直接展开地图,解释道:“陛下请看这一处!”

陈嫣指出的地方是南越,以及南越以南和周边的地区,轻轻点了点才道:“陛下以为,田地产粮多少看什么?”

刘彻其实并不了解农事,但作为皇帝,理论知识还是知道一点儿的,所以试探道:“地力、粮种…?”

就连农夫的勤劳与否都列举出来了,而陈嫣只是点头。

等到刘彻不说话了,陈嫣才道:“陛下说的这些皆是,不过最要紧的却不是这些,而是南北!”

其实陈嫣想说气候种类,但这个还要解释,所以她干脆简单粗暴地解释为南北了!

“越往南去越湿热,这似乎有些不适宜居住,然而却是适宜种粮的!中原的粟、麦、稻等,皆只能一年一熟。而在百越之地,若是细心耕作,一年二熟轻而易举。至于再往南而去,至于南越,甚至南越之南,一年三熟也是寻常…南越之难无冬日,根本不需停下耕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