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8章 百万英镑

阿瑟的信在圣诞节之后到了伦敦。

“亲爱的妹妹:

得知我们的父亲去世了,我竟然有一种如释重负的感觉,我想你也应该跟我一样。大概会有人说我们太过于冷漠,但是,管他的呢!

有时候我确实会想,如果他在我们身边,看着我们长大,那会是什么样的一个家——但是,已经过去的事情不能‘假如’。就像你曾经说过的,种什么树得什么果,他没能做一个好父亲,就不要责怪我们不是他的乖孩子。

现在来说说一些有趣的事情吧!

我得到了邀请,将和吉拉尔丹一家前往新奥尔良,他们家要去那儿过圣诞节,也邀请我跟她们一起度过圣诞节。我想,他家是想要我跟他家的大女儿梅兰妮结婚。

梅兰妮很可爱,跟你同岁,比你大4个月,不过没有你长得美。要是我按照你的模样去找妻子,很大概率是没法找到了。我拿不准是不是想结婚,要是求婚的话,我必须很确定我想娶她。

……

吉拉尔丹家有一些店铺,一个不大的庄园,他家没有儿子,只有三个女儿,吉拉尔丹先生的意思,恐怕我娶他的任何一个女儿都会很高兴。要是我决定娶一位吉拉尔丹小姐的话,可能会留在美国。

我不太喜欢总是待在一个地方,成为庄园主不是我想要的生活,梅兰妮也没有美丽到能让我停留下来。

我得走了,马车停在外面,我要去火车站。

等我到了新奥尔良再给你写信。

爱你的,阿瑟。”

*

哎呀!阿瑟居然在考虑结婚了!

想想有点不可思议,但又不奇怪,他刚满24岁,青春正好,牛津大学毕业,是法国的著名诗人和作家,相貌英俊,小有资产,肯定会是很多父母眼中的理想女婿。吉拉尔丹听名字是一个法国姓,有庄园也就不算普通平民了。按照阿瑟的说法,梅兰妮一定是个温柔但没什么特色的传统女孩,所以他提都不提她性情如何。

她也用不着操心阿瑟的将来,他已经不是当年那个糊里糊涂的少年啦,他知道自己要的是什么样的人生就行了。

她的圣诞节过的不错,是跟奥兰夫妇一起过的。奥兰太太嘘寒问暖,关怀备至,并且没有让她感到婆婆只是因为她肚子里的孩子才会这么关心她。

奥兰夫妇都很高兴,也表示让她放心,是男是女都是宝贝,他家是需要一个继承人,但他们都还年轻,以后总会生出男孩。

维塔丽一听这话就觉得头皮发麻。

唉!她理解他们的思维方式,但并不表示就会默默接受。好在加百列实在是很善解人意了,马上就说:“我舍不得让维维生太多孩子,两个正好,再多就太吵了。”

他一本正经严肃认真,奥兰太太忙说:“两个刚好,两个刚好。天哪!我真是迫不及待想看到小宝贝了!预产期几月来着?3月底?非常好,3月底伦敦不会太冷了,等到他3个月大,正好可以推出去多晒晒太阳。噢,你们想好在哪里生产了吗?在这里也行,别担心,我准能把你照顾的很好。”

“我还没想好。母亲会提前来照顾我,我还没有问过她。”

“噢,她来照顾你是应该的,不过她毕竟不住在伦敦,她不知道什么对你最好。我已经约好了伦敦最好的产科医生,一定会顺顺利利的帮你生下小宝贝。好了,就这么决定了,你们3月份就可以住过来。”

维塔丽突然发现奥兰太太的控制欲还挺强的。

这种事情她不好总是拒绝,加百列当仁不让的又出面了,“母亲,您不用总是操心,我们都想孩子能在自己家里出生——”

“傻孩子,我只有你一个孩子,这儿将来也会是你们的。”

“我知道,母亲。”

奥兰太太叹气,“要是在法国,你会住在奥兰庄园,你的祖父在那儿出生,我在那儿出生,你也在那儿出生,本来你的孩子也该在那儿出生——”

“好太太,你不用总是想着那儿。要我看,你该放松一点,加百列不是孩子了,你该放心让他做事。那是他们自己的孩子,他们肯定会很小心的。”

“哎呀!我一想到当年那个小不点点的孩子现在也要有自己的孩子了,就总觉得他还是个孩子,我没法放心。”

加百列偷偷的对维塔丽笑。

“我们——真的要在你父母家生孩子吗?”上了马车,维塔丽才问。

“不用,你不想去就不用去。你想在我们自己家里,是吗?”

“嗯。”她点头。

“好。”他揉揉她头发。

*

她的肚子越来越大了,像是揣了一个圆球。怀孕的女人很少出门社交,大概是默认孕妇挺着大肚子“不雅观”,但生孩子又是一件喜事,真是矛盾。

她也不打算在寒冷的冬天经常外出,乖乖的待在家里,偶尔跟加百列一起去书店买书。

家里的藏书室原本只放了一些她从克罗斯瓦庄园带来的书,长途搬运麻烦,书籍又很重,她只带了200多本,连一面墙都没有放满。

加百列-->>

去了几次拍卖会,有的是财产所有人死亡后变卖家产清偿欠债,有的是家产继承人觉得书籍太多,急于变卖换钱,他颇是淘到一些不错的古早版书籍。

还很有计划的购买了一些政治军事历史地理生物方面的书籍,渐渐填充书架。

他不让她看太多书,每天吃过晚餐就会带她到客厅里,让她坐在壁炉边暖烘烘的烤着火,一边念书给她听。他声音还是很少年,听他念书是一种惬意的享受,她乐于接受他殷勤的服务,殷切的照顾。

圣诞节之前,阿方索先生给她寄来了几本样书,《断头王后》改名为《王后的衣柜》,12月初在巴黎出版,首印6000册。

维塔丽·兰波现在是法国很受欢迎的青年女作家,产量又高,6月份她的中篇《莲花》卖出了8000册,大受欢迎。她有了很多忠实读者,大多数是女读者,读者来信雪片一样飞到阿方索先生的出版社,人人都想认识她。

福楼拜觉得她还年轻,她现在写的题材相对来说局限性比较大,没有脱离“爱情”的范畴,不够“针砭现实”,还不如她最早的《巴黎梦》;左拉则认为她应该多出去看看,没能在美国多待一段时间确实挺可惜的,认为她做了母亲后就更没时间到处游历、增广见识了;

屠格涅夫也认为她对社会底层了解不够,不能感同身受,思考的也不够深入;雨果也表示,她的生活太幸福了,有可能局限于平静生活,而不愿意提升自己。

维塔丽表示虚心接受。

但当然,也不是一定得苦大仇深才能写出震撼人心的作品。就比如屠格涅夫、托尔斯泰都是贵族出身,从小锦衣玉食;缪塞、雨果、福楼拜家境富裕不差钱,就是众所周知出身小职员家庭的查尔斯·狄更斯,童年也过得颇是富足,都不是真正从最底层最贫穷的阶层挣扎出来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