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章 昙花(第2/9页)

于是这半个月间孟九催促着雕匠日夜赶工,总算在今天上午将玉观音完成。白天做了最后的细致加工,并包装妥当。趁着夜色刚刚降临,孟九如约来到龙庭湖上的游船,找到了李公子。李公子很高兴,叫来表妹和她的女伴,三人在船头围坐,于月光下细细品赏这尊来之不易的玉观音。三人本来看得十分高兴,孟九心中也颇为欣慰,却不料那表妹的女伴突然指着玉观音笑个不停,李公子和表妹满腹狐疑,问了半天,她才说出这观音的面容很像家里的三姨奶奶。此话一出,李公子表妹的脸顿时挂了霜,撂下李公子,站起身便和女伴回了船舱。李公子的脸也黄了,气呼呼地对孟九说要退货,这孟九哪里肯干,一定要李公子收货付钱,两人捧着玉观音互相推搪,突然间李公子一松手,玉像在甲板上砸了个粉碎。

见此情景,孟九更要拖着李公子付钱,可李公子却一口咬定是孟九砸的雕像,不仅不肯付钱,还要孟九连先前的五千定金一起赔出,两人顿时闹成一团。船上的其他人等纷纷聚集,七嘴八舌,议论纷纷,遂成一段公案。

狄仁杰静静地听孟九讲完,眼睛的余光早已扫过地上玉观音的残肢断臂,再看那位李公子,镇定自若地站在一边,脸上的神气清朗润泽,好像说的事情与他完全没有关系。狄仁杰也不开口,只朝这位李公子微笑点头,李公子会意,洒脱地向狄仁杰一拱手,朗声道:“区区小事,竟然劳动了法曹大人,在下愧不敢当。”

狄仁杰还礼:“公子不必客气,虽是小事,却也要论个是非曲直。公子对孟九所说的情况,有什么补充或者不同意见吗?”

李公子笑了,不慌不忙地表态说,他对孟九前面所说的一切都无异议。唯一的出入就是,他坚称砸碎玉观音的是孟九自己。狄仁杰环顾四周,问旁人可有看见当时情景者,都说没有见到事情的经过,是玉观音砸碎以后才围拢来的。

狄仁杰站在原地,默默思索着。突听船舱内有个女声在说:“什么了不起的破玩意儿,把官府都给闹来了!表哥,我看你就把钱给了那伙计算了。”

李公子朝舱内答道:“表妹少安毋躁,这不是钱的问题。”

船舱里又传出另一个女声,一边咯咯笑着,一边道:“不是钱的问题,难道是脸面的问题?那三姨奶奶的脸不是都砸碎了吗?”

就听李公子的表妹叫起来:“郁蓉,还不都是你闹出来的事情,你偏在这里不依不饶的!我这个生日都让你给搅了!”

李公子的脸微微泛红,朝狄仁杰看看。狄仁杰猛见他满眼的无奈,心中不觉好笑起来。于是便走到李公子的身边,压低声音对他说:“公子,这本是件小事,如今闹到众人围观,公子还带着女眷,本官不觉替公子感到尴尬。”

李公子忙道:“法曹大人,我现在也有些乱了方寸,还请大人给个主意。”

狄仁杰皱起眉头,煞有介事地道:“这个案子要查清楚嘛,本官恐怕还需要些时日。说不定要请公子和二位女眷一起去公堂对簿……”

“啊?”李公子大惊失色,连连摆手,“不可,这万万不可。”想了想,他一跺脚,低声道,“罢了,就算我今天倒霉。法曹大人,这件事情请您不要再追究了,我如数付钱给孟九就完了。”

狄仁杰眼神闪烁,示意李公子先别急,转身来到孟九跟前,宣布道:“孟九啊,那位公子已经承认是他砸碎了观音像,会如原数付钱。”

孟九大喜,跪倒在地就磕头,狄仁杰摆手道:“不过我看这玉像碎的还都是大块儿,既然是最好的和田玉,也不要浪费了。李公子,我倒可以介绍个识玉弄玉的行家给你,让他把这几块完整的玉材,再替你分别做成玉器。”

李公子还未答言,孟九却脸色大变,欺身上前,谄媚笑道:“大、大人,还是让我们珍珑坊再给李公子做吧。”说着,就要去收拾地上的碎玉,狄仁杰一脚拦在他的身前,喝道:“你们把人家的观音像做成那样,人家怎么还会让你们来做?也不放脑子想想,你拿了钱就赶紧走吧。”

李公子取出钱来,往地上一扔,就进船舱去了。孟九从地上捡起钱来,回身看到狄仁杰捏着块碎玉左瞧右瞧,孟九的神情越发紧张了,他像是想跑,可身在船上又无处可去。猛抬头,见狄仁杰朝自己逼近,眼神锐利非常,孟九彻底乱了手脚,慌不择路地跑下踏板,跳上狄仁杰原来的那条画舫。狄仁杰一声断喝:“把这个人拿下!”

那画舫中本都是汴州文武官员,正巧有狄仁杰手下的两个军曹,不由分说便把孟九推倒在地。

孟九杀猪似的喊起来:“大人为何拿小的啊?小的冤枉!”

狄仁杰面沉似水,隔着船舷,对孟九喝道:“你这个以劣质玉石代替和田脂玉,妄图滥竽充数、李代桃僵、牟取暴利的刁滑小人!事到如今,你还有什么可说的?”

孟九一听狄仁杰说出个中原委,立即如烂泥般瘫倒在甲板上,再说不出一句话。

李公子听到动静从舱中出来,见风云突变,不禁又是高兴又是困惑,连忙向狄仁杰请教。狄仁杰这才正告,据他的推断,孟九是见利起意,私底下用劣质的伪玉换下了顶级美玉,找人雕成观音像后,妄图趁着夜色难以辨别的机会,骗住李公子,然后再携带真玉和一大笔钱逃跑。但他万万没想到,李公子表妹的女伴看出来玉像雕刻得粗俗,孟九害怕事情因此败露,便索性失手打碎雕像,企图以此来要挟李公子。

李公子听得连连点头,好奇地问:“法曹大人,我说这厮怎么打碎了雕像,又反来诬陷于我,原来竟是这么回事。可大人是怎么看出端倪来的?莫非大人会相玉不成?”

狄仁杰大笑:“我哪里会相玉。我只是察言观色了一番而已。”

“察言观色?”

“是啊。首先,我从公子的神态和同女眷的对话中断定,这些钱对升斗小民十分巨大,但对于李公子来说,恐怕算不了什么。表妹不喜欢雕像,李公子最多面子上过不去,应该不会为了不付钱而砸碎雕像。可如果是孟九砸碎的雕像,便一定是雕像本身有鬼。所以我便以言语分别激了激公子和孟九,果然公子意欲破财消灾,而孟九一听说我要再找人相碎玉,便慌了手脚。从中,我便断定了事情的始末。”

李公子大为感慨地叹道:“原来断案还可以这样啊。”

狄仁杰微笑:“其实探案真正要靠的是证据。像今日之事,如果拿碎玉去找人识别,也可以查出真相,只是要费些时间。而且难免牵扯到舱内的两位小姐,所以我便用了点急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