贝蕾妮丝(第2/3页)

我生病的时候读的书,大多是些不合逻辑、天马行空的书,所以它们在很大程度上催发了我的偏执狂症状。我很清楚地记得,特别是那些尊贵的意大利文作品——克利欧·塞贡都·库利欧的《广阔天国的神祇》、圣·奥古斯丁的名著《上帝之城》,还有特士良的《基督的肉身》,书中某些模棱两可的句子,都曾使我连续几个礼拜努力加以研究,然而可惜的是,最后都没有获得惊人的发现。

生病的时候读的这些内容混乱的书,进一步摧残了我脆弱的精神状态,即便是极端细微琐碎的事物,也有让我精神失控的可能。努比亚地理学家何费斯提恩所说的海边峭壁跟我像极了,虽能抵御强风海浪的猛烈侵袭,也能和人类的暴行坚决抗衡,可是只要被娇弱的水仙稍稍一碰,我就会全身震颤。贝蕾妮丝得了怪病、整个身心发生彻底改变的事,不刚好能让我“在冥想中极度沉溺”的病态心智得到满足吗?这也就是说,我可以尽情地想象、猜测她所患的怪病,不就是这样吗?可是,事实并非如此,我从贝蕾妮丝得怪病这件事中获得的,并不是冥想的快感,而是巨大的痛苦啊!不错,在我的病情较为缓和时,我经常痛苦地思索:上帝为何会把这种怪病带给贝蕾妮丝?为什么要把她那美好温润的生命夺走?而这么剧烈地侵入她的全身、使她整个人发生了如此严重变化的,到底是什么样的疾病?这种对贝蕾妮丝生病、对上帝产生的思索和疑问,不算是反常吧?无论谁处于我这种状况下,都会向苍天质问吧?这完全无关乎我的偏执狂病状。可是,话说回来,外表这回事我虽说一直都很不重视,然而自从贝蕾妮丝生病后,她那恐怖扭曲乃至于变形的外表,却毫无道理地使我极度着迷、偏执沉溺。

以前,对于那个开朗漂亮、灵动活泼的贝蕾妮丝,我可以肯定地说自己从未动心。我对自己的反常和怪异一清二楚。所以,我那时并未对贝蕾妮丝产生感情上的爱恋,而仅仅是一种理性的、精神上的感觉。以前,在那些树影掩映的午后、薄雾笼罩的清晨、安静阅读的夜晚,我的眼前就会闪过贝蕾妮丝的身影,可是,我看到的实际上是我幻想中的贝蕾妮丝,而不是现实中的贝蕾妮丝;我看到的贝蕾妮丝是一种抽象的灵魂,而缺少血肉的质感;我没有爱慕那个眼前的贝蕾妮丝,她仅仅是我想要加以分析的对象;我没有对眼前的贝蕾妮丝有所爱恋,她仅仅是个我难以理解的对象。现在,每当看到贝蕾妮丝我就忍不住战栗,她只要稍稍靠近我,我就吓得脸色煞白;然而即便如此,看着她的身形日渐枯槁,我还是感到无比不舍与悲痛,我真想帮她做点什么。我想到,一直以来她都在爱着我,所以在这时,我跟她说,请她嫁给我,我向她求婚了。

我跟贝蕾妮丝举行婚礼的日期一天天接近了,我记得在某个午后(那是某个冬天的午后,一个难得多雾、祥和而温暖的午后),我独自一人在图书馆的一个角落里坐着。我忽然抬头,竟然看到贝蕾妮丝就在我面前站着。

到底是因为外面浓雾的气氛的影响,还是因为受到了图书室中的日暮光影的影响,抑或是贝蕾妮丝身边灰色褶皱挂毯的原因,或者仅仅是因为我的想象力太过丰富,总而言之,贝蕾妮丝出现在我眼前,轮廓显得朦胧模糊。她就那么静静地站着,我也不知道该说什么。我浑身战栗,被巨大的焦虑感挤压着,我的灵魂还是被强烈好奇心所占据,就一直在盯着眼前的这个人。我整个人朝后坐了坐,深深地在椅背上靠着,一动不动、全神贯注地凝视着贝蕾妮丝,就这么看了好一阵子。天啊,在我这么认真观察她的时候,才发现她现在已经憔悴到了极点,现在,往日的神采在她身上一点都找不到了。最后,她的脸庞吸引了我灼热目光的全部能量。

她有着高而苍白的额头,看上去非常平静;她那曾经乌黑漂亮的头发,现在全都变得焦黄,无数黄色卷发遮盖着两边凹陷的太阳穴,还有些黄发在额头上覆着,这些诡异奇怪的特点跟她忧郁的脸庞很不相称。她目光呆滞、双眼无神,谈不上有任何光彩,看上去就跟没有瞳孔一般,我的目光不自禁地退缩了,转而观察她纤薄干瘪的嘴唇。她的嘴唇微微张着,带着一丝意味深长的笑,她缓缓地笑着露出了牙齿,在她生病之后,这是我第一次看到她的牙齿。我的天啊,让我死了吧,我真希望这些牙齿从未被我看到过!

忽然我被一阵关门声所惊醒,回过神来一看,这是贝蕾妮丝离开时关门的声音。可是,我混沌错乱的脑海中还是停留着她那两排尸体般惨白的牙齿,怎么也赶不走那让人惊骇的样子。不要误会,贝蕾妮丝的牙齿没有跟她的外表一样变形扭曲,相反,她的牙齿没有任何凹痕或污渍,很是光洁,为何我会对她洁白的牙齿产生那种印象呢?如今,这些牙齿的样子我反而看得更清楚了——牙齿、牙齿,这里是牙齿、那里是牙齿、到处都是牙齿,我的眼前都是牙齿;尖细的、惨白的牙齿,随着贝蕾妮丝毫无血色的苍白嘴唇到处蠕动,这种景象是多么骇人啊!然后,我的偏执狂症状又异常猛烈地发作了,不管我如何做,都必须要承受这个后果。对我而言,周围那些经常使我陷入沉思的事物已经无关紧要,贝蕾妮丝的牙齿吸引了我全部的注意力,我是多想得到它们啊!我的脑海中到处都是这些牙齿,它们是有思想的生命,我心智活动中最重要的主角就是它们,我在各色灯光下翻来覆去地把玩它们,对它们的特色认真研究,我总是想着它们的奇特古怪,我研究着它们的构造,我想象着要是它们的本质发生了改变又会怎样;我甚至战栗着把感知的能力赋予它们,期待它们即便从那双唇上脱离,也能将其心智思想充分表达出来。啊,我相信这些牙齿即便从贝蕾妮丝的双唇脱离出来,一定还会说出、表达出贝蕾妮丝的思想。不错,的确是贝蕾妮丝的思想,不错,这该死的思想就是我渴求的,我把自己搞得人不人鬼不鬼、疯疯癫癫乱七八糟,就是为了这思想;可是我相信,要是这该死思想的化身——这牙齿为我所得,我就可以恢复理性和平静。

然后,天色逐渐昏暗,天黑了天又亮了;太阳重新升起,日子又翻过一页,渐渐地,日影西斜,夜露又在沉默中悄悄包围了我。可是我,还是石头般在与世隔绝的图书室中待着,一直在沉思默想中沉溺着。谁让那可怕牙齿的影像还在我的心头?最恐怖的是,随着外面光影的变化,那恐怖的牙齿竟然也会变幻,漂浮游荡于屋中、于我的眼前。最后,我的幻梦被一声慌乱惊恐的尖叫声戳醒;尖叫声随即停止,然后,焦躁不安的人声夹杂着痛苦悲伤的呜咽声又传了过来。我站起身来,走到图书室的门口,将门推开,看到图书室前的接待室中站着一个女仆,她含着泪水跟我说,贝蕾妮丝已然——已然去世了。今天早上,发作了一番癫痫症后,贝蕾妮丝就再未醒来;现在已是深夜,众人已经安排好了贝蕾妮丝的后事和墓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