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 再入军校(第2/6页)

姜玉英向前一步,向着鼓掌的学员敬了个礼,又后退回原地站立。

魏校长:“这位教官叫钱国梁,负责军事课与技术课的教学。”钱国梁向前一步,向着鼓掌的学员敬了个礼,又后退回原地站立。

魏校长指着一位外籍老师道:“这一位,想必大家都听说过了,他是我们尊贵的美国贵宾,也是我们军统局的顾问德莱恩先生。他是当今世界举世公认的、首屈一指的破译大师,专门破译日本海、陆、空军的密电码。在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他领导的美国军情六处曾破译了5万多条外国密电码。能够请到这样的教授来给你们上课,是你们的福气,下面,请德莱恩先生讲几句话。”

学生们报以热烈的掌声。杨锦帆和林闻涛交换了一下会意的眼神,期待地望着台上。

德莱恩跨前一步,还是那副平心静气的表情,用熟练的汉语说道:“同学们,你们好。我叫卡梅尔•德莱恩。我从遥远的太平洋的另一边来。有人问我为什么到中国来。中国那么穷,那么苦,那么危险,日本人正用飞机大炮蹂躏着这片土地。

“脚下踩的是地雷,头上顶的是炸弹,为什么?因为我是一个经历过一次大战战火锤炼的军人,也是一个极端热爱和珍视和平的人,但我看到一个学生在欺侮他的老师,一个孙子在侵略他的爷爷,我实在看不下去了。中国有句老话,路见不平,拔刀相助,我来了,我要贡献出我的智慧和力量,帮助你们破译日军的密电码!我坚信,我们中美携手,一定会打败小日本的!”德莱恩激动地挥了挥拳头。

全场顿时报以热烈的掌声。魏校长上前一步道:“还有这几位都是你们的教官。你们在校期间将向他们学习特工工作需要的全部本领,包括游击、情报、行动、爆破、警政、缉私及密电码破译等十几门课程。你们这500名学员,是从全国9大战区的2000余名军官当中经过五轮淘汰优选出来的精英分子,你们要珍惜这次难得的学习和晋升机遇,认真刻苦地学好各门功课,不负党国的厚望。下面,我宣布几条校规和纪律:从现在起,全体学员在受训结束之前,不经特殊许可不得离开这个院子,不得与外界通信联系,不许写家信,中途不得无故辍学。最后,我要你们大声回答我4个问题。”

魏校长:“同学们,你们做好了不成功则成仁,随时为党国牺牲的准备了吗?”

同学们声色雄壮地回答:“时刻准备着!”

魏校长:“你们做好了破译日军密码,以一人之智当敌十万之师的准备了吗?

同学们声色雄壮地回答:“时刻准备着!”

魏校长:“你们做好了发奋学习,刻苦训练,成为军统合格成员的准备了吗?”

同学们声色雄壮地回答:“时刻准备着!”

魏校长:“你们做好了永不泄密、永不背叛、永不降敌的准备了吗?”

同学们声色雄壮地回答:“时刻准备着!”

魏校长露出赞许的目光,“好,很好。你们听着,进了这个学校,要有精神准备,不脱10层皮,瘦20斤肉,流10吨汗水,甚至是受几次伤,就别想走出这个门。下面,请军统局戴局长训话。”

戴局长一身戎装,40来岁,中等个头,长着狮子鼻、虎眼、马脸。他笑容可掬地走上前台,扫了一眼全场学员,兴奋地说:“我知道,你们都是我的学生,是我们国家最优秀的干部。今天,你们很荣幸地被选入第三期特工训练班学习。明天,你们将是革命的先锋、事业的保障。现在许多人不了解特种工作的性质和它的重要。特种工作是我们革命工作不可或缺的一环,一定要对党国和领袖绝对的忠诚。

“特工是国家民族的灵魂、领袖的耳目,要有坚忍不拔的精神,抱定不成功便成仁的决心,方可完成所负之使命。尤其现在,国难当头,抗战进入最关键的时刻,责任更为繁重。第一应有高尚之道德,革命革心,养成纯洁人格,而为社会所敬服。第二应有勇敢之精神,明死生,履艰险,命令所在,虽赴汤蹈火,皆锐利向前,毫不犹豫,以牺牲报国为光荣,足以达成其任务而立伟大之事功。”全体学员报以热烈的掌声。

开学典礼结束后,教务处门前顿时挤满了学员。学员们正在围观墙上的一张告示,标题是“口试注意事项”,下面开列着详细的条文。

许多学生在围观,指指点点,杨锦帆和林闻涛挤进人群,驻足观看。一个漂亮的女学生挤了进来,杨锦帆立刻眼前一亮,失声叫道:“你?!白若璃,你怎么也来军校啦?”

白若璃早注意到他了,调皮一笑道:“怎么,只准你来,就不许我来吗?杨锦帆先生。”杨锦帆高兴得有些失语,一边拉住她往人堆外挤,一边急切解释道:“不、不、不……我不是那个意思,我是说、我是说……我差点儿把你当成我过去的一个同学啦。”

林闻涛在一边打趣道:“他的意思是看见你很高兴,大美女,大家以后是同学了,你们俩还可以再度合作嘛,钢琴和小提琴,还有……”林用手肘捅了他肋骨一下,边向杨锦帆挤挤眼。

杨锦帆推了林闻涛一把,“去去去,少掺和,话到林闻涛嘴里都变味了,我是说能和你成为同学,是我杨锦帆的荣幸。”

“扑哧”一声,白若璃乐了,大大方方地伸出手说:“能认识你我也很高兴,那天在船上闹误会了,原来你们不是流氓啊,真对不起。哎,杨锦帆,你钢琴为什么弹得那么好?”

“噢,我原来就是学钢琴的呀。”

“你是慕尼黑音乐学院毕业的?”

“不是,还没毕业我就转了学,进了德国慕尼黑情报局间谍学校,学谍报。”

白若璃更惊讶了,扑闪着大眼问:“哦,学谍报?怪不得你会来军校。”

杨锦帆笑着说:“你这个学音乐的高才生,为什么也会来军校?”

白若璃刚要回答,突然一个声音从前面传来,一名校董站在礼堂门口大声宣布:“学员们注意啦,口试马上开始,请立即到礼堂前门排好队,每人只回答两个问题。点到名的请进来。”学员们纷纷排入了队列,大礼堂前秩序井然。

几百个学员们排好队,焦急地等待着入学口试。一个学员对身后的学员小声道:“喂,伙计,听说口试完就分班了,明天就开课了。”

校董在大门口高声唱名:“林闻涛!林闻涛口试进场。”

“到!”林闻涛高声回应,回身对杨锦帆挤了挤眼睛,“哥们儿,看我的。”说罢迅速跑步进场。

大礼堂内即是口试现场,一排桌子摆在大厅正中,桌子后面坐着8个老师。主考官是魏校长。